新疆巴州启动维修33处2000多年烽火台遗址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9-23 17:05:08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3日电 (陈英)9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的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在西域都护府故地轮台县正式启动。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文物局和轮台县政府在群巴克镇拉依苏烽火台举行了开工仪式。
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是国家和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在巴州实施的最大的一个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座烽火台、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座烽火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座烽火台。巴州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将坚持遗址现状保护,遵循原材料、原结构、原做法、原工艺的原则。工程投资总额1040万元,工期13个月,将对分布在州域内轮台、尉犁、且末、若羌、焉耆、和静、和硕7个县的33处烽火台遗址进行维修加固,防止继续受到风蚀、雨蚀、裂隙和生物破坏,恢复现有原貌。在保护加固的同时,还将同步进行考古清理、遗址测绘、图片资料录入、信息资料采集,树立保护标志,设置围栏等工作,对具有代表性、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高的烽火台,还将铺设栈道,修筑部分参观道路。
据介绍,新疆长城资源设施的修筑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地长城遗址不同的是,新疆境内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而是根据特殊的地质特点修建以城池为重心,建构烽火台、戍堡、驿站等呈点状、块状分布的防御体系,但却延续了中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历经汉唐至清的2000余年,新疆仍保存有600余座烽燧、戍堡、城池、关隘、驿站、卡伦等军事要塞。巴州作为西汉王朝开发西域的首站、屯垦戍边的要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通衢,遗存有665处不同历史时期的用以戍边固边、稳边兴边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完)
新闻推荐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2025-07-25
- 东南有海浩无穷——从闽人与海解码中华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香港在全球变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2025-07-25
-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