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追索非法流失文物 重点系圆明园流失文物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7-09 16:33:00 | 来源: 钱江晚报 |
当下,中国正大力开展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一方面公开敦促海外拍卖公司取消售卖争议物品,或通过国有企业赎买。特别是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通过对圆明园等地实施大规模劫掠所得的文物,更是中国文物追索的重点。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共有四次外流浪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清末民初时期。此时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仍有太监又偷又买。第二次浪潮是二战日本侵华时期,这是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
第三次浪潮是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当时政策规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却允许大量出口。嘉庆、道光时期的很多官窑瓷器、书画以极便宜的价格流失海外。第四次浪潮是改革开放之后。此时,香港成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内地的文物到了香港,随后流散到了美国、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最远甚至流失到了挪威、丹麦等国。
新闻推荐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2025-09-11
-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宾所谓的“抗议”2025-09-11
- 国家林草局公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2025-09-11
-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9月17日至19日举行2025-09-11
- 央视快评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2025-09-11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经达到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