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由来与孝道有关 催生一大批精妙诗句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07-22 16:22:46 | 来源: 中新网 |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不仅是气象学上的重要气候节点,而且大多与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相关联。比如小暑节气的由来,据说就与孝道有关。相传“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只有小暑这一天可以归家。“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这也被认为是小暑雷雨多发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这短短几句话不仅包含了最朴素的气候学规律,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迎面吹来的风中裹挟着阵阵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热;而平时喜欢低空盘旋的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返回了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循着这些朴素的生活智慧,古代的文人墨客撰写了不少与小暑有关的诗词歌赋,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近10篇,如唐代诗人元稹撰写的《小暑六月节》:“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这首诗用简单却充满意境的语言,描写出了小暑节气期间诗人看到的一系列气候和物候现象,可谓细致入微。
除此之外,南北朝的庾信、宋代诗人陆游、唐代诗人孟浩然等,也都撰写过以小暑为主题或相关的诗词,其中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其中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写景出色,诗句“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则是抒情的名句,被传为千古佳话。
新闻推荐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2025-08-01
- 政策“不松劲”、消费“有新招”、市场“反内卷”——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2025-08-01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湾美食带到福州2025-08-01
-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长沙启动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