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果蔬农残排行出炉(一)
编辑: 霍亮 | 时间: 2015-12-23 09:12:59 | 来源: 海峡飞虹 |
毒韭菜、毒草莓、毒豇豆……新闻上充斥的这些“毒”菜,让人们在选购果蔬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中招。不久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一份《2015中国一线城市果蔬农残排行榜》,看看你最爱的菜有没有上榜。
在这份跨时一年、由466项欧盟农残检测得出的榜单上,高毒农药检出率下降,但果蔬最突出的混合农残问题依然严峻。据榜单数据,果蔬农残排在首位的是:油麦菜,而最少的则是:西葫芦。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374.4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以除草剂增长最多,产量为180.3万吨,同比增长了2.8%。
有农残不一定有害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检测出农药残留,并不代表一定有害。我们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上可能难免有一些低毒、微毒农药残留,但农残的危害跟摄入量有关。
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对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规定了农残最低标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业部的全国抽查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接近国际水平。如果农药使用规范,上市前经过严格检测,残余量符合标准,对健康的影响较小。
如果农残超标并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研究表明,农残超标可能影响神经、免疫、生殖、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农残的危害还与身体状况有关,肺、肝和肾功能不好的人以及孕妇、老人、儿童,受到的威胁相对更大一些。
专家爱挑这种菜吃
杨忠岐说,自己虽然跟农药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辨别哪些蔬菜农残少,也不是件容易事。他笑称自己的鼻子很灵,走到甚至路过农田,就能闻出农作物用了哪种农药。“有一次我吃火锅,一下子就闻出了蒿子秆有666(一种有机氯农药)的味道。”可即便如此,绝大多数时候,杨忠岐也无法分辨出哪些果蔬用了过量的农药。他选菜时的依据只有一个:“哪些菜基本不生虫,我就选择哪些。”比如,西葫芦、茄子、丝瓜、冬瓜等,就是不易生虫的蔬菜。除了最基本的选择方法,杨忠岐还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普及了果蔬农残里的“知识”:
豇豆、韭菜最易有农残
韭菜农药用量较大,容易残留在叶中。豇豆也要使用大量农药,且不同成熟期的豇豆会同时打药,这就会导致一些已成熟的豇豆还没等到农药自然分解,就被拿到市场上售卖。
大棚蔬菜也并非安全
大棚里通常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反季节蔬菜生长,也适合病害虫生长。不仅如此,大棚里多数都是同一块地,连年种同一种蔬菜,违反了传统农业中“不重茬” 种植的习惯,造成土壤中的同一种病虫害,有了连年繁殖蔓延的机会。如果大棚中不是采用生物防治等安全手段防治病虫害,就必须大量使用防病防虫的农药。
土豆比红薯、花生农残少
红薯、花生虽然在地下生长,但非常容易生线虫,而对付这种线虫的“杀线剂”毒性非常强。相对来说,土豆生虫较少。
圆白菜、大白菜比较安全
圆白菜、大白菜一般在秋季种,距离冬季上市时间较远,农残较少。且这两种菜都是从里向外逐步生长,最外层的叶子可能接触到农药,所以吃时只需把外层叶子多剥掉几层即可。
新闻推荐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2025-05-08
- 两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资6.4亿美元2025-05-09
- 欧盟将对美国关税准备反制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2025-05-09
- 多项指标刷新纪录 广交会彰显中国外贸底气2025-05-09
- 2025两岸(庐山)青年交流发展大会开幕2025-05-09
-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省际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