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启动复活计划 已失传200多年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2-21 13:40:49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清乾隆珐琅彩宫碗复刻计划日前在京启动。失传200多年的宫廷珐琅彩技艺即将恢复,为世人揭开了宫廷珐琅彩工艺的神秘面纱。
珐琅彩瓷器的前身为景泰蓝,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式起于清代康熙年间,盛于雍正、乾隆年间,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因制作工艺极度费工,自乾隆以后珐琅彩就销声匿迹了。后世虽然屡有仿制,但与当年工艺相去甚远。
据政合宫宫廷珐琅彩研究院创始人孙赫阳介绍,完成一个宫廷珐琅彩瓷器要经过167道工序。为了将该技艺“复活”,专家团队从1999年开始研制瓷胎画珐琅。历经十三年之久,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反复试验之后,终于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将宫廷珐琅彩瓷器再度呈现给世人。
新闻推荐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增至22个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传感器成为万物互联“神经末梢” “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迈进2025-07-25
- 东南有海浩无穷——从闽人与海解码中华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香港在全球变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湾青年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暨中国陶瓷文化研习营成功举办2025-07-25
-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