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5-10-30 09:24:13 | 来源: 新华网 |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的绿化设施(2015年5月12日摄)。
香港每年平均降雨量达2200毫米, 是太平洋地区降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为减低水患影响,香港自1989年以来投入240亿港元提升防洪基础建设,水浸黑点已由20多年前的130多个减少至11个。香港共建有3条排水隧道,总长度达20公里,隧道最大直径超过7米,每秒钟排水量达220多立方米。香港共有18座饮用水库,总容量约5.86亿立方米,可以提供香港居民150天的用水量,其中85%的水来自万宜水库及船湾淡水湖,另外也有一些水塘是用于供应灌溉水、咸水和康乐之用。
绿化设施方面,香港的绿化覆盖率达70%,自2001年开始,政府在可行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新建政府建筑物工程项目中引入屋顶绿化设计,包括学校、火葬场、医院、办公大楼和社区中心等。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https://cri-media.cri.cn/M00/19/76/CqgNOlYyxxuAIR-zAAAAAAAAAAA664.560x368.jpg)
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的绿化设施(2015年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https://cri-media.cri.cn/M00/19/76/CqgNOlYyxxyAGDpHAAAAAAAAAAA579.560x364.jpg)
香港启德邮轮码头的绿化设施(2015年8月26日摄)。新华社发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https://cri-media.cri.cn/M00/19/76/CqgNOlYyxxyAMwiMAAAAAAAAAAA453.500x374.jpg)
这是2015年7月3日拍摄的香港启德五号污水泵房,它采用可持续发展设计,建有垂直绿化工程以及天台花园、天窗、雨水循环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和活性炭除味系统。新华社发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 香港打造海绵城市 既防洪又可供水](https://cri-media.cri.cn/M00/19/76/CqgNOlYyxxyAPf0PAAAAAAAAAAA344.560x358.jpg)
香港荔枝角雨水排放主隧道的内部结构(2011年12月13日摄)。新华社发
新闻推荐
- 游戏、网文、影视剧……中国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
- 突破、创新、布局,新年新干劲!人工智能加速在各行业“落地生花”2025-02-17
- “想带更多同学来见识大陆的精彩”2025-02-17
- 香港故事丨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李焯芬:做中华文化的“老义工”2025-02-17
- 外交部:中国消费市场正实现从“量”到“质”的变革2025-02-13
- 元宵节,解放军用闽南语喊话台舰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