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4》上映10天票房13亿 6成观众为赶潮流而看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7-07 16:51:41 | 来源: 成都商报 |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有7部商业大片突破10亿元票房,包括《阿凡达》《变形金刚3》《泰坦尼克号》《泰囧》《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变形金刚4》(以下简称《变4》)。而第二次进入“10亿元商业大片”名单的《变形金刚》第四部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最大赢家,仅仅7天就刷新中国内地10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吸金速度,到昨晚票房已高达13.7亿。《变4》已成为世界杯期间中国内地的另一大热点现象。
《变4》在世界杯期间横扫中国电影市场的热闹背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边敲响:这部高票房商业大片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很能赚钱的商业大片真的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娱乐需要吗?在紧跟潮流追看《变4》的观众中,有多少人可以真心地给出点赞?从《变4》6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以来,成都商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
现场调查
为什么追看《变4》?
67%的观众:赶个潮流
有家长反思:会不会让孩子很暴力?
《变4》是世界杯期间中国的另一大热点现象。影片上映当天,成都商报记者先后在成都万达电影院线、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两大成都院线的市中心影城摸底调查走访,发现成都万达电影城(财富店)、成都王府井影城,都排起长队等候购票的观众。一打听,全是抢看《变4》的观众。而6月28日,《变4》上映第二天,成都影迷王小姐在朋友圈抱怨:“早上十点不到的万达影城,一万多人,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后无果,怒走。”《变4》的网络售票系统也一度瘫痪。
在后来进行的数据统计中,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回复。67%的观众回答“为什么追看《变4》”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赶个潮流,不看感觉不时尚,在朋友圈不谈谈《变4》会落伍。”22%的观众回答的理由是:“我是资格变形金刚迷。好莱坞大片视觉冲击力强,《变4》里的擎天柱、大黄蜂等角色很经典,每一部打斗戏设计都很精彩。”此外,还有11%的观众这样回答:“打发周末休闲时间而已。”
“看完《变4》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数据显示:63%的观众说:不满意。21%的观众说:满意。16%的观众说:很满意。
不满意《变4》的观众回复的理由是:“老是打打杀杀,剧情非常糟糕。虽然看到了李冰冰等熟悉的中国演员,却是打酱油的。《变4》剧组给中国演员设计的戏,太粗糙了。”也有观众直言:《变4》的特效并无创新,还是老套路。
满意《变4》的观众回复的理由是:“感官享受!这就是《变形金刚》的风格,独一无二的风格,视觉冲击力强烈,看了很震撼。”
此外,成都商报记者特别对陪同孩子观看《变4》的家长群体进行了随机采访。让人意外的是,13位接受调查的孩子观众(6岁~12岁)给出的观后感都是好看,理由竟然都是“打得好看”。13位接受调查的家长观众中,只有2位家长觉得还可以看,另外11位家长都不满意。家长邓女士甚至流露出担心:“其实,我也是随大流带孩子来看的《变4》。看了非常担心,这种暴力元素很多的电影看多了,会不会让孩子产生暴力情结。因为看完电影,孩子很兴奋,张口就是打打杀杀,一路上都在动手动脚。”
数据分析
中外商业大片
多是赚票房赔口碑
据“百度电影票房吧”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有7部商业大片突破10亿元票房,包括《阿凡达》《变形金刚3》《泰坦尼克号》《泰囧》《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变形金刚4》。
从“10亿元商业大片”这个数据不难看出,外国商业大片占了4席,其中《变形金刚》系列占了2席。中国商业大片占了3席。一个有趣的现象立即凸显,除了《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其它5部商业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质疑、批评过,多是赚了高票房、赔了差口碑。
其实,随着《魔戒》《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商业大片这些年不断进攻中国吸金捞钱,成为屡创票房神话的吸金电影,中国也有不少商业大片玩着这种捞钱游戏。
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被业界认为进入商业大片时代。陈凯歌随即推出了《无极》,冯小刚推出了《夜宴》,姜文推出了《让子弹飞》,张艺谋又相继推出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徐峥导演的小成本商业片《泰囧》更是创造了12亿元票房奇迹。一时间,中国商业大片对抗好莱坞商业大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道风景。但是,热闹背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边敲响:这些高票房商业大片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对我们生活产生了怎样积极的效果?陈凯歌导演的商业大片《无极》一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声音,甚至产生“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样的经典恶搞事件,气得当时的陈凯歌多次失态。徐峥导演的小成本商业片《泰囧》,曾一段刷新中国国产电影票房纪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被观众质疑:喜剧手段低劣,为了搞笑而搞笑。不少观众批评,中国商业喜剧片原创乏力。
回到反思样本《变4》。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变4》的高票房火爆的背后,不仅在中国观众中质疑声遍地,在北美口碑极差,“烂番茄”影评网站上新鲜度只有15%,普遍认为《变4》是该系列电影中最差的一部。著名影评人“哈迷疯子”直言,“《变4》对中国观众缺乏诚意。我觉得中国观众应该试着摆脱好莱坞化,中国电影人也要更加努力,拍出更多类型,能够打动内心,让人心悦诚服的优质电影。”
纵深反思
中国观众应
更理智地选看电影
《变4》在世界杯期间,成为一部刷新中国内地票房吸金速度的热门“神片”,目前也在业界成为反思样本。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许多电影院线、电影城,遇到《变4》等好莱坞商业大片,几乎把大部分影厅集中安排放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观众的“追风热潮”,实际上观众买票看《变4》的“一票难求”现象,正是一种“饥饿营销”。北京电影人李先生就直言:“《变4》这种一票难求的饥饿营销,实际上是对中国观众的不负责任,是一种不健康的引导。最终是影城和片方双双赚了票房赔了口碑。同时,《变4》高票房背后的差口碑现象,也提醒中国观众应该更理智地选择观看电影。”
业内反思:
中国观众太容易
被好莱坞电影控制
四川太平洋院线业务部经理秦立为分析,《变4》从题材来讲对男性观众吸引力大些,很多女性观众无非是去看热闹,“前几天买不到票没关系,很多女生不看都没关系,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家对植入广告反响很大,觉得很搞笑,从口碑来说,大家普遍感觉没有超越《变3》,现在微博、微信对一部影片的口碑传播非常快,与当年《阿凡达》时的传播口碑是不一样的。”
著名影评人“哈迷疯子”直言,《变4》中国内地票房火爆背后暴露出中国电影市场以及中国观众的诸多问题,“《变4》在烂番茄、媒体综评的口碑反馈并不理想,北美票房最终也难超前作,影片却在中国内地展现了雷霆万钧之势,狂破多项票房纪录。这种火爆局面反映出的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观众容易被好莱坞化。”回头看《变形金刚》系列前三部中国票房,几乎是“跨越式”增长,观众的疯狂追捧,让《变形金刚》在中国成为现象级大片。“哈迷疯子”认为,现在很多好莱坞电影为了更容易打入中国市场而加入中国元素,在中国市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赢得高票房,而《变4》更是被打造成了真正的“中国特供片”,只要《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来到中国,中国观众马上就会变得“偏食”,甚至是饥不择食,其他影片也纷纷避让。在美国并没有如此火爆,这也反映出中美观众的审美差异。“其实,《变4》的故事其实并没有过人之处,它就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但它在中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是其他影片很难相比的,这说明好莱坞很成功地掌控了中国观众的观影心理。”
据不完全统计
此次植入到《变4》的企业有近20家,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超过10家,这要比《变形金刚3》(下称《变3》)多出三倍。
记者了解
若以100万美元的植入费用计算的话,中国企业给《变4》带来了上千万美元的植入费,再加上票房(预测达人民币15亿元)与衍生品销售,仅中国市场的收益就可以让《变4》制片方收回四分之三的成本。
幕后调查
抢中国市场
只要给钱多露脸就不难
成都商报记者粗略计算:如果平均票价50元,7天突破10亿元票房的《变4》,平均每天有280多万人在看。但《变4》除了赚钱,难以赚取观众口碑。很多观众表示:看《变4》如同看一部广告片,有些不值得。
品牌植入乱
个案1:机器人在美国建行ATM机取款
美国德克萨斯州。《变4》男主角马克·沃尔伯格成功逃出中情局的追捕,身无分文的他利用遥控机器人去ATM机取款。巨大的LOGO显示——中国建设银行。这个场景引发网友热议: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中国建设银行的提款机?太荒唐了吧。负责植入广告牵线的上海影工场市场营销策划有限公司CEO刘思汝表示,建设银行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在影片里有角色拿着建行信用卡购物消费的情景。
个案2:7位数换周黑鸭出镜三秒
去年,当周黑鸭的品牌LOGO出现在《变4》的芝加哥片场。网友一片震惊——难道汽车人要啃鸭脖子吗?“我们当初的确有这么想过”,周黑鸭的合伙人郝立晓笑言,但这个想法被片方否决了:变形金刚不能喝牛奶,当然也不可能吃鸭脖子。电影中,躲避追击的斯坦利·图齐坐在居民楼的露台上,打开冰箱拿牛奶的瞬间只见冰箱上有盒周黑鸭,观众普遍反映,这样的植入方式藏得有点儿太深奥了!三秒钟的暴露时长,一错眼珠的功夫就过去了。据悉,“周黑鸭”为了植入《变4》花费7位数人民币。
个案3:千万植入没有“中国武隆”字样
武隆景区植入费花了千万,却未能在电影中出现“中国武隆”的字样,这让武隆景区很受伤。与武隆景区签订合作协议的并非电影出品方派拉蒙,而是电影联合制片方一九零五(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双方争执的主要问题即电影中并未出现“中国武隆”的字样,对此,一九零五(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先生承认这是失误,称“本来青龙桥那个地标最后要换上‘中国武隆’这四个字,但制作团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而且他们对中文并不了解,一部分人误将‘青龙桥’地标当成了‘中国武隆’”。据了解,景区方和一九零五公司就补救措施、是否赔偿都还在洽谈之中。
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品牌植入《变4》大都通过中介公司牵线,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植入理念也导致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
演员植入乱
个案1:赵茜被观众嘲笑“赵一秒”
中国女演员赵茜是从7万人中海选加入《变4》的,可最终她在电影中的戏份只有一秒,网友笑称她为“赵一秒”,对此,赵茜回应:“是的,我只出现了一秒,但我很感激有这一秒的机会让大家认识我。”除了赵茜,韩庚、巫刚、吕良伟、王敏德等出演在《变4》里,另外拳击奥运冠军邹市明也客串了一位电梯乘客。有观众表示,《变4》植入的许多中国演员,其实与剧情推进没有关系,完全是映前造势忽悠中国观众。
个案2:李冰冰38句台词,被笑称“打酱油”
李冰冰是《变4》里戏份最多的中国演员,尽管她的台词也不少,仍然有不少观众在网络上笑称,“实际上是打酱油。真正的主角还是擎天柱等机器人。”对此,李冰冰回应:“自己演的是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李冰冰说,她在片中共有38句台词,当初做造型时一共试了22身服装。最后迈克尔·贝挑了他最喜欢的一个品牌。
电影中,李冰冰喝怡宝矿泉水的镜头非常直接,对此,李冰冰称,这是导演要求拍的。对于影片的广告植入,李冰冰觉得《变4》是中国元素植入最为彻底的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我觉得中国的广告也应该是中国元素的一部分,如果中国的商业品牌是广告,那中国的地标建筑,鸟巢、小蛮腰、香港算不算广告,当这些出现在电影里时,我相信中国人都会觉得亲切和自豪。现在从媒体的观众的反馈来看,《变4》的广告植入成了热议话题,观众观影时‘数品牌’,也是种乐趣,其实也是蛮有意思的。”
变形金刚,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
导演迈克尔·贝已经把《变形金刚》改编得离本质越来越远了,太失望了。变形变成了随意的流动元素组合!小的时候,每天按时守着电视机看《变形金刚》动画片,那“咔嚓咔嚓”的声音太有冲击力了。每看到一个变形金刚玩具,都会爱不释手地拿起来翻来覆去检查,最大的乐趣就是研究怎么把一辆车变形为一个机器人。那些精妙的组合结构设计让我对科技产生无比的崇拜。这是种神奇的玩具,变化的过程充满奇妙的乐趣。
变形金刚,其精髓在于“变形”,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但迈克尔·贝抛弃了这个最朴素的初衷。在他眼里,变形金刚不是什么奇妙的机器人,而是一种披着钢铁外衣的外星人而已。连他们的变形也懒得设计了,一盘沙抛到空中,落下来就成了一个机器人。(记者 彭志强 张世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