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 中国现代曲棍球鼻祖
| 编辑: 李思媛 | 时间: 2014-07-28 15:48:16 | 来源: 搜狐旅游 |

达斡尔族 中国现代曲棍球鼻祖
居住在中国北方嫩江之滨的达斡尔族人民,很早就喜爱曲棍球运动。曲棍球是达斡尔族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流传在民间。达斡尔语称曲棍球为"波列",称曲棍为"波依阔"或"贝阔"。
由于冬季漫长寒冷,达斡尔族人民对被称之为"波依阔"的体育运动情有独钟。曲棍是由当地山上生长的柞木制作。击球部分长而扁,如同冰球杆。达斡尔族的曲棍球队已经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称为"曲棍球之乡",达斡尔族地区成为中国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发源地。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历史溯源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辽王朝的契丹人最爱打曲棍球。辽代以前的唐、宋年间也颇盛行。中国古代曲棍球的先驱者姓名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初期,古代曲棍球运动就已经盛行了。现存大英博物馆的一只唐朝彩色花瓶和现存日本正仓院的一块刺绣丝绢上,都绘有唐代儿童打曲棍球的图案。
令人惊奇的是,当时打曲棍球的竟然都是女子,唐代宫词上就载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之句。这里说的步打球就是指曲棍球运动。当时的宫女到寒食节这一天,要到宫殿前表演曲棍球给皇帝看。
唐代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击"游戏,以及达斡尔族的波依阔,同现代曲棍球极为相似。"步打球"的形象,还可以从保存至今的两条唐代花毡上见到(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西北的正仓院北仓内)。达斡尔族人民所用的球棍,形状与唐代花毡上"步打球"所用的球棍相似,除长度、重量之外,也与现代曲棍球相似。
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唯有在莫力达瓦被达斡尔族世代相传下来,成为达斡尔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当地人称这种游戏为"波依考",意思是"弯曲的棍"。他们把所用的球称为"波列"。
新闻推荐
- 习近平: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25-11-21
- 钧声丨所谓“存亡危机”暗藏军国主义余毒2025-11-21
- 外交部:如果日本想重走军国主义老路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2025-11-21
- “回家的路不在地图上,而在心里头”——洪秀柱呼吁两岸同心,共启民族荣光2025-11-21
- 港澳代表人士吁台胞亲身前来 实地感受“一国两制”成效2025-11-21
- 智利“车厘子快线”启程 见证中国市场全球机遇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