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南开园畅谈十年昆曲之旅

5月9日晚,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作客南开大学,畅谈自己与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之旅。(摄影:钱琳)

 

白先勇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与昆曲的悠久情缘。(摄影:钱琳)

 

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叶嘉莹教授出席本次讲座。(摄影:钱琳)

 

青春版《牡丹亭》十年之旅讲座现场。(摄影:钱琳)

 

5月9日晚,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作客南开大学,畅谈自己与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之旅。此次白先勇到天津,是应邀参加由南开大学组织的“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晚的南开大学省身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著名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叶嘉莹教授也莅临现场,并完整聆听了整场讲座。白先勇首先讲述了个人与昆曲的悠久情缘。童年时听戏曲大师梅兰芳唱昆曲,中年重回大陆再度看到久违的昆曲演出;巧合的是,这两次演出唱的都是《游园惊梦》。“再次在大陆看到昆曲演出我特别激动,当天演出都结束了,我一个人还站在那里使劲鼓掌。”相隔数十年的这两出昆曲,一个在白先勇心中种下种子,另一个则促使种子最终“破土”,白先勇说自己终于对推广昆曲这件事“动心起念”了。

 

与任何一项抢救文化的工程一样,要推广昆曲,白先勇首先面对的是昆曲的危机。“昆曲本身以及演员、表演方式、观众都在老化。因为节奏太慢,年轻人把昆曲叫成‘困曲’,意思就是说昆曲是让人犯困的。”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成为白先勇及其身后团队的重要课题。在一次面向香港中学生的讲座中,白先勇给讲座起名为《昆曲中的男欢女爱》,并大胆启用了来自苏州的年轻演员演绎《牡丹亭》,因为“俊男靓女肯定能让人关注。”这也成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起点。

 

讲座中,白先勇回忆了青春版《牡丹亭》的编排过程,用他的话来讲,一个草台班子在1年的时间里用“血、泪、汗”给生生磨出来了,并于2004年在台北完成了2轮共6场的首演。白先勇笑说,因为整个剧目有9个钟头,首演时自己直担心这些年轻演员会忘词。

 

到今年,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了十年。十年间,剧组总计演了232场,国内到过如兰州这样几乎没有昆曲基础的城市;国外也征服了美、英等国挑剔的戏剧同行与观众。讲座中,白先勇通过期间积累的珍贵照片为到场观众完整展示了青春版《牡丹亭》从无到有、最终走遍天下的“十年之旅”。

 

“昆曲并不是拿来赚钱的,昆曲演出完全不能考虑商业价值。每一次昆曲演出。我的心情都像是在展示青铜器这样珍贵的文物。”白先勇说,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国内的30多所高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观众,这已是十年间的最大收获。而在《牡丹亭》之后,《玉簪记》等昆曲作品也都在陆续恢复中。

 

作为自封的昆曲推广“义工队长”,近年来白先勇的关注重点已从昆曲演出转向昆曲教育,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台北大学开设了昆曲课。据白先勇介绍,其在北大的课程已开办5年,课程以欣赏为主,并邀请昆曲名家现场演绎。“我很高兴的是,学生们已经开始自己组台演戏,并且演得很不错!”

 

讲座最后,面对南开大学发出的演出邀请,白先勇表示期待青春版《牡丹亭》的第300场演出能落户天津。

 

与任何一项抢救文化的工程一样,要推广昆曲,白先勇首先面对的是昆曲的危机。“昆曲本身以及演员、表演方式、观众都在老化。因为节奏太慢,年轻人把昆曲叫成‘困曲’,意思就是说昆曲是让人犯困的。”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成为白先勇及其身后团队的重要课题。

 

现场观众向白先勇提问。(摄影:钱琳)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坐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学生。(摄影: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