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影视文化赶超需更多“精气神”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4-03-07 19:26:59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曹可凡认为,中国的影视文化要发展,就必须汲取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中国台湾网 高斯斯 摄)
中国台湾网3月6日北京消息6日下午,在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审议会议间隙,曹可凡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身为上海“名嘴”,也是演艺圈中的一员,曹可凡从自身感悟出发,对中华文化在影视界的传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认为,中国的影视文化要发展,就必须汲取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谈华人导演李安——传承儒家文化精髓典范
谈到中国的电影文化,曹可凡提到了导演李安。他曾研究和比较过李安的几部作品,并与之探讨。曹可凡认为,《卧虎藏龙》虽然是一部中国的古装片,但褪去外包装以后,就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断背山》虽然是外语片,但却体现了中国的儒家传统,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李安导演也曾向曹可凡表示,当时拍这部《断背山》的时候,并没有把里面的人看成是有性别的,他们就是两个纯粹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水乳交融。《少年派》则是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虽然看似一个外国片,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
曹可凡用人们对林语堂的评价来讲对李安导演的感受: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认为,李安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儒家传统文化的儒雅,今天我们将看不到李安,看不到今天这个伟大的艺术家李安,也看不到他拍摄的电影给人们的力量。”
谈韩流美剧热——我们的电视剧就缺“精气神”
说到电视剧,曹可凡例举了最近在大陆大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及美剧《纸牌屋》。相比海外剧里面运用到的一些中华文化的元素,曹可凡认为现在中国的影视剧往往都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内涵。
中国的电视剧制作相对来说是比较粗糙的,种种的原因导致韩剧在中国观众心目中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追捧。曹可凡说:“我们的电视剧为什么不好看?就缺三个字‘精气神’,我们在做电视剧、艺术创作的时候那种传统文化恰恰是被我们丢失的。我们可以从这个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气神,树立我们的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中国台湾网记者 高斯斯)
新闻推荐
- 这份“答卷”含“金”量足!多重优势吸引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深耕中国2025-07-22
- 江西旅台同乡会到上饶参访交流2025-07-22
- 第三届湖台青年“追梦 筑梦 圆梦”交流暨体育嘉年华活动在吴举行2025-07-22
- 2025“相约醋都 放飞梦想”台湾大学生实习体验营在镇江举办2025-07-22
- “情牵两岸 相约运河”苏台青年文化之旅活动在扬启动2025-07-22
-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注意防暑降温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