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香港七成公屋居民拒购新居屋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4-11-08 10:24:33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公屋居民表示不会购买新的居屋楼花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新居屋快将推出,为研究公屋家庭对购买新居屋的意欲,公屋联会于本年度9至10月期间,以街头随机抽样访问形式成功访问了1216名公屋居民,发现只有约四分之一的300名公屋住户愿购买新居屋。
在是次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公屋居民表示不会购买新的居屋楼花,当中占整体受访者的六成一,而只有约两成居民表示会购买新居屋,有一成的受访者表示无意见;结果反映现时公屋户购买居屋的意欲仍然很低。
至于公屋户的可负担能力方面,调查发现只有约两成公屋户有能力负担200万元以上的居屋。结果显示,有超过七成的公屋户只能负担200万元以下的居屋。但今年底预售的楼花,按市值七折后,最少亦约为190万元,远远超过公屋被访者的负担能力。
公屋联会副主席文裕明表示,要推动公屋流动,就要设法提高住户的负担能力,房委会需要实施或恢復过去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直接降低售价、提供按揭资助等的措施来协助公屋居民上楼。
另外,结果又发现了购买居屋的意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当中,有近38.2%年龄介乎18岁至35岁的受访者表示“会购买新居屋”,其次36岁至45岁则佔32.1%,而46岁至60岁就只佔24.4%。结果显示青年人的购买意欲较其他年龄组别的为高。反映上一代的公屋户安于现状,而年轻的新一代则会把置业成为安居的最终选择。
文裕明补充说,现今的房屋政策,把年轻人放于供应的末端,甚至是拒于门外。房委会售卖新居屋亦没有给年轻单身人士名额,更说不上有其他的资助措施。他建议政府可以进一步延长居屋的供楼期,以近乎“以租代供”的形式来协助年轻家庭购买居屋单位。(中新网11月8日电)
新闻推荐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2025-08-01
- 政策“不松劲”、消费“有新招”、市场“反内卷”——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2025-08-01
- 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湾美食带到福州2025-08-01
- “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长沙启动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