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遇到轰动事件 台湾没有How的新闻
编辑: 李思媛 | 时间: 2014-10-15 11:05:16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台湾中时电子版15日发表评论说,台湾媒体遇到轰动新闻,内容总是遵循一定模式:情杀案─幼教女老师为台大高材生刺杀,就是挖当事人隐私,越挖越膻腥,等到另一个大新闻出现才罢手;台北捷运杀人,就是找出凶嫌的父母,一定要让大众看到这对父母跪下道歉才甘心。
文章说,新闻有很多不同的面向,最基本的新闻元素中有5W(Who,When,Where,What,Why),1H(How),就是给新闻记者的一个准则,让阅听人清楚看出新闻脉络,进而能够寻求解决之道,促进社会和谐。
因此这些新闻发生时,记者应该扩展报导角度,尤其报导How很重要,How是指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台北街头情杀案,关涉年轻人的两性关系,行凶者的性格背景,因此不应只报导其私人恩怨,而是放大时空,年轻人如何有正确的两性观,遇到挫折如何自处,如何结束感情。
很多高中及大学都有生命教育课程,尤其关于爱情,从传统到现代的哲人之文章,也有实做练习,互动环节等,记者可以访问这些学校的生命课程内容,表扬做得好的学校,让他们举出例子,具体可帮助学生之处。
近年来,台湾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勇于追寻新科技,又因地处小岛,人心容易震荡焦虑,特别需要安身立命的信仰及价值观,媒体应该引导读者建立价值观,增强信仰。
例如汕头大学出版的《全人生命教育读本》,强调年轻人如何培养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另有一篇专章《生活智能篇》,有“你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人”、“爱上不完美的自己”,都是针对易受挫折的年轻人设计,另外有一篇谈“爱情”甚至举出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互动环节来阐述爱是“包容”、“自足”,而不是“欲望”与“强迫”。
同样地,高雄气爆事件,如果媒体只报导死伤,连续数天都是号啕大哭,满目疮痍,观众看到麻木,反而失去同理心,媒体应该更关心,谁应负责,石化专业区如何发展,政府如何加强防灾救灾体系,使城市可以避灾、减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这些都需要长期追踪,而不是只采访新闻热点。
又如每次灾难,总有人生还,有人死亡,记者可以花些时间,去报导为什么有人可以生还,在危难时应如何自保,每人都希望趋吉避凶,读了后下次真能化险为夷,记者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两岸携手工程创新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4-11-25
-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青年企业家篮球邀请赛落幕2024-11-25
- 马龙确定访台,台湾球迷直呼“请假去看龙哥”!2024-11-25
- 朱立伦强调“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本” 马英九12字批赖清德“新两国论”2024-11-25
- 青春相约·逐梦燕赵——2024首届冀台冰雪嘉年华暨冰雪产业推介会在张家口市举办2024-11-25
- 台胞“首来族”的专属福利——福建土楼(永定)景区免票之旅盛大开启!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