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外商共同的期盼”——多位外企高管谈《外商投资法(草案)》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会外,这部新的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也备受关注。对于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来说,这部法律的制定意味着什么?回应了哪些现实关切?将对企业在华经营带来哪些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华外企高管。
彰显扩大开放决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俗称“外资三法”。从“外资三法”到《外商投资法(草案)》,许多在华外企见证了中国不断适应外资形势所作的努力。
“为适应外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开放进程,过去‘外资三法’曾经过了多次修订。在此期间,外国投资者目睹了中国对外商投资监管特别是对各行业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宽。”昭胜年利达联营办公室合伙人刘坚中说,新外商投资法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中国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统一基础法律。这一大突破也将为未来外企在华发展奠定基调,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享有与本国企业相同的待遇。
罗森(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文焕关注到,以前的“外资三法”更注重于企业管理和经营,本次《外商投资法(草案)》以投资角度来立法,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最大限度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管理外商投资,非常期待它的出台。
“20多年来,欧莱雅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也是获益者。尤其在过去几年,从减税降负到‘放管服’方方面面的利好政策和新举措加速出台,落实效率不断提升。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的新起点上,全国人大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是在华外商共同的期盼,也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推动开放、改善营商环境、拥抱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说。
企业经营切实获益
确立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待遇;加强对外企权益的保护……《外商投资法(草案)》从多个方面着力优化中国投资环境,这些能切中外企所需吗?
“草案既是对国外一些批评的回应,也反映了外国投资者的期望。”刘坚中说,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将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这将使中国政府从“投资前监管者”转变为“投资后管理者”。目前负面清单已经过多次修订,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的决心。
车文焕认为,外商投资企业最看重的是广阔的消费市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外商投资能享受平等国民待遇。“在实际经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平等参与。”他介绍,所在企业曾享受过房租优惠、税收退返等国家支持政策,还参与了行业规范的制定。草案以法律形式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这是企业很重视的。
默克集团中国总裁安高博很高兴看到草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默克是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都有领先的技术和专利。一个包括专利审核和执行的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将会刺激创新,而创新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默克乐见在这方面的发展。”安高博说。
投资者信心有保障
那么,对于《外商投资法》可能对中国市场带来的影响,企业家们又有怎样的预期呢?
“这些新法规必然会受到来华投资的外国市场参与者欢迎,并引领下一轮外商投资热潮,尤其是数字新媒体行业。虽然立法和实践仍有很多变化,法案通过后对科技行业的进一步影响还有待观察,但可以预见这种影响将会是积极的。”刘坚中说,“从政策角度看,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鼓励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中国。随着草案的审议,我们认为现在是外国投资者考虑在中国投资的良好时机。”
安高博表示:“总的来说,我看到《外商投资法》对外资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护,长期来说对投资者信心有保障,也有利于改善中外在创新方面的合作,使中国的营商环境更健康。”
“更加公平、高效、便利、可预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将帮助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也将支持我们集中精力在华投入产品研发、创新、生产、服务、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最终让中国消费者和市场更多获益。”斯铂涵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上庞大的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消费升级需求,相信中国仍将是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记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