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中一青”扶上马送一程——台湾青年孟宪霆和他的“两岸金桥”

编辑:霍建阳|2017-12-26 09:59:39|来源:中国台湾网

【题记】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仍在续写“两岸一家亲”的同胞亲情。

 

将“两中一青”扶上马送一程——台湾青年孟宪霆和他的“两岸金桥”

 

台湾青年孟宪霆。(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汽车驶过平潭海峡大桥,正式进入平潭,写着“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巨大展示牌在不远处依山而立,迎接来客,向人们宣告这个地方对于台湾同胞的满满热情。2015年8月平潭“台湾创业园”正式开园,台湾青年孟宪霆和他的“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入驻的企业,与园区里大多数创业台青不同,彼时,1989年出生的孟宪霆早已在大陆生活差不多10年之久,就在2015年,他完成了从台生到“创二代”、台商身份的转变,开启了为台湾“两中一青”来大陆创、就业“搭桥”的梦想。

 

“很感谢我爷爷有写下一本书,他七十五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七五溯往》,其实那是写给我们后代的……”坐在孟宪霆位于平潭“台湾创业园”的“两岸金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从一本回忆录到一把中国军刀,这个台湾小伙儿在采访的开始给我们讲述了他祖辈的故事。

 

一把带血的中国军刀

 

孟宪霆很小的时候,偶然间在自己床头柜的深处发现一把中国军刀,他感到奇怪,拿给爸爸看的时候,爸爸却一把夺过,呵斥说“这东西你不能碰!”当时的孟宪霆不能理解,“既然我不能碰把它摆在我的床头柜干嘛?”直到长大后,从爷爷撰写的回忆录《七五溯往》里,孟宪霆才了解到,让爸爸如此紧张的中国军刀背后尘封的是爷爷的过往和一个国家战火纷飞的悲怆年代。

 

时间回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祖籍山东淄博洪沟村的孟家共有兄弟六人,孟宪霆的爷爷在家中排行老二,孟爷爷的大哥在一次日军进村找人的时候惨遭杀害。当时在村里当小学老师的孟爷爷决定投笔从戎,带着六弟一起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参与到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列中。虽然孟爷爷在《七五溯往》中从未提及自己参军原因,但在孟宪霆看来爷爷和六爷爷之所以参军,国仇家恨不言自明。

 

参军后的孟爷爷成为国民党防炮部队的空军上校,“我爷爷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一弹三机’,一发炮弹上去三架飞机掉下来,爷爷当时打中的是一个要害点,一架撞一架,三架掉下来。”孟宪霆说着,语气里似乎透漏着隐约的自豪感。 

 

而那把孟宪霆的爷爷和爸爸“死都不让碰”的中国军刀正是爷爷在抗日时期留下来的,上面还沾着日本人的血。“我爷爷始终对日本没好感,对日本人的概念很明确,就是敌人。”如今,那把“带血的中国军刀”虽已锈迹斑斑,仍然放在孟宪霆的床头柜里。

 

到了1949年,孟爷爷和六弟跟随国民党军队去到台湾,此后便与大陆的亲人音信难通,只剩思念。直至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后,孟爷爷在儿女的陪同下回到山东探亲,彼时,祖坟还在,亲人却早已搬离洪沟村,孟爷爷最后通过当地政府的帮助才辗转找到,终于圆了几十年的思念之情。78岁时孟爷爷因心脏病不幸离世,据孟宪霆说,爷爷就是为了写《七五溯往》才延误了就医。“去年的时候,大概是去年9月份,我爸爸还带着六爷爷回了趟山东。” 

 

孟宪霆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在游览故宫时被里面各代皇帝的蜡像吓到的场景,那是他第一次来到大陆。1993年,孟宪霆还是被抱在身上的年龄,和爸爸一起跟随浙江当地政府组织的一次返乡活动从香港绕道上海北京再回到山东,认识亲戚,彼此交流,孟宪霆的名字也依照传统被刻在了祖坟的墓碑上。“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孟宪霆是孟家的宪字辈,他的三个儿子遵循族谱,为“庆”字辈。

 

“我们家在我爷爷的渲染下,就不会有别的概念,本身就是中国人,都知道自己的祖籍就是山东淄博,知道那边有亲戚,也知道怎么回事来的,所以那种不承认是中国人的事情在我们家是不会发生的”孟宪霆告诉记者,从小他的书桌上就摆着两样东西,一个是刻着蒋经国讲话内容的时钟,另一个直到长大后他才知道,那是中国国徽,“这两样东西就一直摆在我的书桌前面,现在回台湾都还在哪里。”

 

在第一次来大陆探亲后,孟宪霆从小学开始又因母亲被公司外派深圳工作之故,几乎每一年的寒暑假都在大陆。直到高二才正式转学到福州,孟宪霆“寒暑假来大陆”的惯例变成了“寒暑假回台湾”。(中国台湾网记者 张丽媛 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