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地两检”有充分必要性、可行性 不破坏“一国两制”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邹平学27日在北京分析指出,香港高铁西九龙总站实施“一地两检”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不破坏“一国两制”,不损害香港高度自治权及香港法治。
当日,“香港高铁西九龙总站‘一地两检’法律问题透视”讲座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办。讲座由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邹平学出席并主讲。
对于目前“一地两检”方案存在的主要质疑和争议,邹平学指出,香港高铁不能实施“两地两检”或“多地多检”,因存在高铁运输规律、运行模式、旅客上座率、香港高铁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等难点。
他分析,香港高铁实施“一地两检”,有三个方面的必要性:实现香港高铁与内地高铁网络的无缝接驳;促进经济融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新的经济实惠。他表示,这符合香港的最大利益,并有利于香港成为21世纪“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
邹平学进一步指出,西九龙总站实施“一地两检”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一地两检”已不再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且没有对出入境人员和物品施加新的限制、增设新的义务;香港特区政府在规划设计西九龙站时,就已经为“一地两检”预留了充足的场地,实施“一地两检”没有改变内地与香港的出入境制度,没有不可克服的法律障碍。
在落实“一地两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的方案是借鉴适用深圳湾口岸“一地两检”模式、采用“三步走”方式实施,即内地和香港达成合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及确认合作安排、特区进行本地立法。
邹平学表示,“一地两检”不破坏“一国两制”,不损害香港高度自治权及香港法治,所涉及的出境和入境事务,不属于香港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同时,寻找“一地两检”在基本法上的明确依据,需要开放和系统思维。
此外,与会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认为,探讨“一地两检”应把真正的理论问题找出来,且中央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具有主导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指出,“一地两检”争议是香港问题的缩影。现阶段,香港与内地在政治上的统合、经济上的合作,越来越成为必要。相关问题值得继续探讨。
目前,香港高铁西九龙总站“一地两检”方案是香港将西九龙站约四分之一的面积,租予内地划为内地口岸区,由内地机构和人员负责通关查验执法,执行内地法律。(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