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编辑:王瑞颖|2024-05-21 15:38:55|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1日是第五个国际茶日,中国是茶树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中国人对茶的利用,经过了从食用到饮用的过程,茶的制作工艺、饮用方法、茶艺茶俗也一直在演变发展。古人是怎么饮茶的?和我们现代人的饮用方式有什么不同?

 

国家图书馆馆员 吉艺龙:我们现在喝茶,基本就是把散茶、茶叶放在杯子里,用沸水给它沏开,这在历史上有一个名字叫散茶撮泡法。这是到后来才产生的一种方法,具体饮茶的方法在中国历史上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的。

 

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据记载,在唐代以前,人们流行在茶中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等调味料与食材,制成“菜汤”、“茗粥”等。

 

到了唐朝,则出现了煎茶法或者叫煮茶法。

 

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国家图书馆馆员 吉艺龙:把茶叶末投放在锅中煮制,我们根据陆羽《茶经》恢复了唐代的煎茶法,还不是后来这种清饮,还会往里面加作料。

 

到了宋代,则变成了点茶法。

 

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国家图书馆馆员 吉艺龙:笔记小说中还记录了宋徽宗亲自给大臣点茶,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乳白色的泡沫漂浮在茶盏上,如舒朗的群星和幽淡的月亮。

 

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至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废团兴散”,即废除团饼茶,改用散茶,才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散茶撮泡法。

 

珍贵典籍展现茶文化魅力

 

茶的故乡在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诞生于中国,这就是享有茶圣美誉的陆羽于公元8世纪撰成的《茶经》。此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茶学著作,这些珍贵的古代典籍,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向后人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

 

唐代饮茶之风日盛,茶叶生产贸易蓬勃发展,陆羽的茶学专著《茶经》对此前的茶事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将普通的茶事升格到文化艺术的层面。在“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展览中,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多种《茶经》版本,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版本是南宋咸淳九年《百川学海》本《茶经》。

 

煮茶、点茶、散茶撮泡……古人是怎么饮茶的?

 

国家图书馆馆员 吉艺龙:茶叶的专著我们一般叫茶书,宋刻本因其存世稀少,非常珍贵,而这个版本的《茶经》就是后来所有《茶经》的祖本,从文献版本价值来说非常重要。

 

而清《四库全书》本《宣和北苑贡茶录》中收录的贡茶插图,标有贡茶名称、模具、尺寸等信息,弥足珍贵。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许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