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迎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隆重举办

编辑:何婧|2023-06-08 12:42: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即将于本月16日起在福建隆重举办。7日,海峡论坛主题歌征集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由余帆作词、蒋舟作曲的《我们相信》被选定为海峡论坛主题歌。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论坛大会上,台湾歌手陈立农和大陆歌手单依纯将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参加海峡论坛主题歌征集活动的创作者来自大陆26个省市以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中间,有海峡论坛的新老朋友,有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界人士;有90岁的大陆艺术家,有88岁的台湾老兵,也有“90后”“00后”的两岸青年;还有两岸婚姻家庭和两岸音乐人。大家谱写出一首首“两岸一家亲”的动人旋律,真切呼唤两岸同胞情感共鸣。《我们相信》这首歌的歌名和主题,表达的正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我们相信——迎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隆重举办

 

第十四届海峡论坛论坛大会资料图片。(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我们相信,两岸扩大民间交流、促进融合发展、增进同胞心灵契合,符合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和福祉,也是两岸主流民意。1987年以来,两岸同胞冲破历史的隔绝藩篱走向交流合作,走向交融交心。创始于2009年的海峡论坛,一直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特色,在前十四届的活动中,累计吸引了30多万两岸同胞共同参与,深受两岸各界认可,成为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交流盛会,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年来,无论两岸关系发展中遇到什么困难,海峡论坛都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帮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即将在厦门拉开帷幕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主办单位是来自两岸的84家机构,论坛主题仍然是“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设置的四大板块仍然是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本届论坛将安排系列活动37场、有关设区市活动14场,共计51场活动。相信在盛夏中的鹭岛,海峡两岸的家人们将再次欢聚一堂,交流互鉴,洽谈合作,谱写出两岸亲情交汇、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相信,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台湾同胞必然不会缺席。大陆持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持续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支持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路、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些有力的举措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事实证明,祖国大陆始终是台湾最坚强的后盾;台湾正是有强大祖国做依靠,台湾同胞的民生福祉才会好,发展空间才会大。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将面向台湾青年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1000多个实习实训岗位;两岸有关单位和企业将签订多项协议,内容涵盖乡村振兴、台青创业、科技、教育、文化、金融合作等。

 

我们相信——迎接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隆重举办

 

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部分活动(图片来源: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我们相信,两岸融合发展需要两岸双方相向而行。两岸同胞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对两岸关系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在“台独”势力及外部干预影响下,台海局势呈现了复杂严峻的现状。不过,这些都没能阻止两岸成为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相信广大台湾同胞能够看清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秉持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信念,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与大陆人民一起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享民族复兴荣耀,把幸福和梦想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我们相信,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同心同行,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一定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5月30日,第十五届海峡百姓论坛正式发布《海峡百姓宣言(厦门)》(以下简称《宣言》),呼吁两岸同胞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携手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宣言》指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闽南古谚称:“吃果子,拜树头。”意为饮水思源,有树才有果子吃。透过中华姓氏的生生不息,中华文化世代相传。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95%以上都是从大陆迁徙去的汉族移民。5月31日,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上,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会主席团主席、前副秘书长张荣恭致辞表示,“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两岸人民都姓中国姓、讲中国话、写中国字、过中国节,同属中华民族,希望两岸继续加强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一起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提速振兴中华而努力。(作者:常滨)

快评:隔着那海峡的牵挂放不下 同唱一首歌

2022-01-13
展开全文

“我们同唱一首歌

 

落叶归根是唐山

 

寻根路 你我对话

 

穿越了海峡 两岸从来是一家”

 

以上是《我们同唱一首歌》中的几句歌词。《我们同唱一首歌》由周杰伦老搭档方文山作词,台湾歌手萧敬腾、欧阳娜娜、陈立农等参与演唱,1月2日上线,一经推出迅速引发两岸广泛关注。“我们同唱一首歌,落叶归根是唐山……”与那“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民进党当局12日指称《我们同唱一首歌》是统战歌曲、无法获认同。参与创演的台湾音乐人近期遭到不同程度的网络攻击。民进党当局及其支持者的作法,只会让《我们同唱一首歌》更加红火。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昨天指出,《我们同唱一首歌》是两岸音乐人送给大家的“一份新年礼物”。对于两岸的亲情,对于两岸的联结,任何造谣扯谎、恶意煽动、挑拨生事,都是苍白的,台湾同胞堂堂正正表达对祖国的感情、表达认祖归宗的思念,是任何人离间不了、打压不了的。

 

《我们同唱一首歌》曲调优美,歌词细腻入微,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网路上好评如潮。两岸本来就是同文同种同源,是一家人,不是当权者否认就可以抹灭的。认祖归宗是中国人之本性,谁也阻挡不住。

 

隔着那海峡的牵挂放不下,触动了中国人灵魂,《我们同唱一首歌》引起强烈共鸣是必然的。中评社快评

收起全文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2023-04-17
展开全文

我是一名从台北来北京念书的台湾青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课余时间我参加过台资企业参访、长城文化采风等两岸交流活动。这些活动让我有机会深入背包客旅游不容易到达的地方,体验最在地的文化特色与美丽风景。我抱着能再次发现新风景的期待和对当地文化的好奇,跟着第四季“掌上蜀show”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活动再次出发。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本文作者在泸沽湖采风拍摄(供图:花山)

 

这次的参访目的地是四川省的攀西地区。攀西地区是攀枝花、西昌两地的合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行政划分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共计20个县、市。出发前,我在网上查阅了两地的介绍,阳光明媚、风光旖旎、文旅资源丰富等关键词让我对那里充满了期待。在此行中,我沉浸在春天的暖阳之中,除了从心底感到快乐之外,更为攀西地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蓬勃发展的产业、城市快速的发展和蝶变而赞叹,这真是一个宝藏攀西!

 

产业蓬勃之美

 

行程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米易县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这里日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宜,该基地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训练,因此成为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唯一冬训基地,每年都会接待很多省队来这里训练,也会承办国际国内的赛事。我看到运动员们在体能训练馆刻苦训练,在赛道上激流勇进,还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水上项目。运动员们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坚韧的毅力使我们由衷钦佩和赞叹。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作者体验皮划艇运动(供图:霍建阳)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运动员在四川米易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训练(摄影:王毅)

 

在西昌钒钛产业园区,我们看到了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多种相关产业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和特色产业体系。我们戴上安全帽,有序进入车间观看产品生产过程,亲眼看到工业原材料经过千锤百炼变为成品的过程。离开车间进入智慧管控中心,大家又被墙上的大屏幕所吸引,不禁对智能高效的监测管理系统连连称赞。

 

农旅产业也是攀西地区产业的一大亮点。这里有集旅游观光、生态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米易枇杷生态产业园,有宁南县蚕桑产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这些都是农业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好榜样。其中,冕宁县的台资企业油橄榄种植基地经过十年的发展,已颇具规模,成为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冕宁县的油橄榄产业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也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橄榄油和橄榄油咖啡体验环节,我发现橄榄油带有一丝青草香,而且橄榄油还能中和咖啡的苦涩,使咖啡口感更佳。在观景台上,我俯瞰安宁河谷美丽的风光,啜饮着橄榄油咖啡,品尝着橄榄油制成的甜点,惬意怡然。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台湾青年在冕宁县品尝橄榄油咖啡(摄影:王毅)

 

人文风情之美

 

独特的人文风情与绝美的自然风光是攀西地区的又一大亮点。在数天的行程中,我们泛舟邛海湿地感受生态之美,沉醉于泸沽湖的碧水蓝天里,徜徉在彝族和摩梭人深厚的文化中。初到泸沽湖,我们便受邀参与摩梭人待客的礼遇——祖母宴。摩梭人的风俗文化和特色美食,带给我们惊喜而美妙的体验,当地的热情好客和篝火晚会上的狂欢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泸沽湖美丽风光(摄影:王毅)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第四季“掌上蜀show”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团泛舟邛海湿地(摄影:王毅)

 

在西昌市,我参观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和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了解到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感受到了民主改革带给彝族社会的巨变,也看到了如今的凉山摆脱了千百年来的贫困。我不禁为这里创造的人间奇迹而感慨,很多人几乎难以想象该地的生活条件曾经有多么艰苦,而又是经过多少努力和奋斗,当地人才拥有今日的美好生活。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甲甲沟新村,村民告诉我,和之前相比,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听说新村还将依托附近的螺髻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乡村旅游,祝愿这里的居民生活会越来越好。

 

台青手记:我眼中的宝藏攀西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甲甲沟新村(摄影:王毅)

 

“掌上蜀show”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活动将攀西地区的发展变化和美好现实尽善尽美地呈现了出来。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产业蓬勃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所有的美好化作鸟儿自在的鸣翠,化作人们脸上幸福安逸的笑容,而有些东西则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人们热爱的土地,是如仙境般美丽的泸沽湖,是滋养大地的邛海……

 

我对参加两岸交流活动总是充满期待,每一次的感受总是充实且美好。在行程里,所见所闻构建了属于在地的独特体验,令人向往和着迷。这次走访了很多地方,使我对不曾了解的四川有了全新的认知。经过此行,那些曾经对我而言陌生而遥远的人、事、景、物,都从原本地图上的一个个标记、书本上的几行文字变成了我对四川最初、也是最美好的记忆。

 

两岸同胞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并不了解彼此所在的地方和所处的生活环境。两岸交流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用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代替头脑想象,消除信息偏差,还能结实更多朋友。希望有更多台湾小伙伴能来大陆多看看,亲身感受这里美好的风景、淳善的民风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我相信那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和充实的感受。(作者:花山)

 

收起全文

台湾学者吕正惠:用一生思考中国、拥抱中国

2023-05-31
展开全文

“在‘台独派’的逼压下,我下决心要重新认识我热爱的中国,我用20多年的时间努力读书,尽可能走遍大陆每一个角落,从书本中的中国走向实际上的中国。”台湾学者吕正惠在70岁时为自己文集写下的序言,概括了他的心路历程。

 

吕正惠生长在台湾嘉南平原的滨海农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南部人。生性内向,惟喜读书,然而时代风云激荡,让这个安静的台湾知识分子冲破局促的岛屿书房,思考更加宏大的命题——何谓中国?如何讲述真实的中国?

 

中国情感

 

在台北万华区一个老社区,早已退休的吕正惠教授过着充实的读书生活。客厅里除了祖宗牌位、沙发和过道,几乎堆满了书籍。那些书名看似纷杂,却有一个中心:重新认识中国。

 

整整一下午,吕教授用带着浓浓闽南话口音的普通话,讲述思考心得,梳理自己中国情感、中国史观、中国理念的形成之路。

 

小学六年级,吕正惠离开南部农村,来到台北。初中后,他偏爱地理和历史,老师还没教到,他就把课本读完了。地理课上,老师分省份讲解,而他喜欢把各地地图摊在窗玻璃上,用白纸描下来,再仔细标出河流和城市。

 

“那时起,我就对中国山川地理非常熟悉。我对国家的感情,是透过一张张地图描绘出来的。”吕正惠说。

 

高中时,学校隔壁是旧书摊集中的牯岭街,他常去“寻宝”,从中熟识历代掌故,连起来成为一部中国史。他大量阅读中国史书、现代史资料,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又研读了大量古代文史书籍,“自然形成了中国意识和中国感情”。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此事深深震撼了吕正惠。那年,刚大学毕业的他认知到:法理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是明确的,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那么台湾同胞当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

 

在吕正惠学生时代,台湾当局所谓的“大陆同胞”是抽象的,需要被“拯救”的。1971年后,因为坚持中国认同,他开始关注长期被妖魔化、刻板化的大陆和大陆同胞,进而反思当时岛内“亲美反共”的思想框架。

 

中国史观

 

长期积淀的中国情感,让年轻时的吕正惠自然而然接近岛内统派的立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开始在岛内公开主张“台独”,这让他困惑、痛苦甚至愤怒。

 

当时,有人问他“明明是台湾南部人,怎么会是统派”“中国那么落后,为什么还当中国人”……因为争论,他失去了一些朋友。

 

1992年,吕正惠毅然加入中国统一联盟,同时从新竹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位置上退下来。这是放弃学界“功名”之路的表态,宣示他决心公开主张他的中国认同。

 

“为了在‘台独’思想抬头的台湾,好好当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重新认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加入统盟只是一个开始。”吕正惠说,上世纪90年代是他这辈子读书最认真的时期。“避居斗室,苦读群书,遐想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面对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杂音,我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统盟中的“老政治犯”给了他激励,其中陈明忠先生对他影响最大。吕正惠回忆说,陈先生出身大地主之家,天资聪明,一直学业优异,在当时的台湾,可从政或从商,也可成为大学教授,却早早加入中共地下党,走上革命道路,九死一生,从不后悔。

 

这些幸存的中共地下党人,让吕正惠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的革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这条路?”他说,只有当你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现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才会真正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也最宝贵的时光。最艰苦,因为台湾像我这样想的人不多;最宝贵,因为我摸索出自己的历史观。”吕正惠说。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吕正惠花了20年时间阅读和思考,完成自我改造,走出了自己的认同道路。“我转换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我因此而自豪,并感到幸福。”他说。

 

中国理念

 

1987年两岸探亲开放后,吕正惠终于能跨越海峡,走进大陆各地,对祖国山川有更深刻体会。“我早年在窗玻璃上描中国地图时,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一天。我终于从课本上的中国走出来,走进广阔的神州大地,那是我从小念兹在兹的中国。”他说。

 

因为有对大陆的亲身观察,吕正惠认为,他40岁后的生活远比前半生要丰富得多。“我走过的、看到的、重新学习的,让我的中国观产生了很大变化,我关于世界文明的知识结构随之大为改变。随着中国不断发展,我的生命越来越充实。”

 

进入新世纪以来,吕正惠看见更多希望。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完成……这些大事件让他确认,中国的现代化工程已站稳脚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民族走向复兴已是明摆的事实。

 

吕正惠依旧把目光投向过去,投向中国文化的深处。他深信,中国复兴的深厚根基,离不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现代知识几乎都来自西方,而那些已不足以看清世界的变化;我们要有温故知新的智慧和勇气,才对得起身处的大时代。

 

说到中国,说到传统,这位75岁的老人滔滔不绝,神采奕奕,尽管正遭受病痛折磨,刚结束治疗,他说还有心愿要完成,就是把课件整理出来,重新挖掘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对他来说,中国是古老的,也是全新的。

 

吕正惠说,“中国”作为一个理念,涵蕴一套有召唤力的价值与实践,能提供给人类新的安身立命以及与万物相处共荣的道路。这个理念也必定会给区域以正义、和平与尊严,为台湾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根本解决之道。

 

台湾正面临“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吕正惠渴望与更多台湾同胞分享思考,让大家重新看见真实的中国。“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总要为家乡做点事。”

 

新华社台北电 记者章利新、尚昊

收起全文

民进党信口雌黄,但是抵不过真实的数据

2023-06-02
展开全文

先来看几组真实数据:

 

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在江苏省昆山市落户。三十三年后的今天,这个“1”已经“裂变”到了5800多。据昆山市台办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昆山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832个,其中2640个项目选择持续增资。仅仅在最近三年,昆山市新批台资项目就达600个,增资项目179个,新增投资总额72.21亿美元。去年,昆山市的GDP历史性地迈上5000亿元大台阶,整个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工业总产值的40%、利用外资的50%、进出口总额的60%来自台资企业的贡献。

 

再看江苏省台办官网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苏州新设立台资企业98家,实际利用台资6.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台企数量增加6.5%,实际利用台资增加96%,新增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台企9家,合同台资6.4亿美元,有38个增资项目的增资总金额为2.46亿美元。

 

另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项目由8.8万个增加到12.97万个,实际使用台资由570.5亿美元增加到720亿美元,先后有60家台资企业在大陆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民进党信口雌黄,但是抵不过真实的数据

 

5月17日,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在京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旺旺集团驻京首席代表林天良连任常务副会长。他表示,新时代走过的十年,对于广大台商台企而言,是共同成长和蓬勃发展的十年,不仅投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也吸引着更多台胞在大陆扎根。(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鲜活的数字与事实说明,三十多年来,广大台胞台商台企积极参与两岸经济合作与融合发展,在大陆广阔天地中实现了更好发展。大陆一直是广大台商台企投资的最大最佳目的地。在昆山开发区,占地12.3万多平方米的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已经全部竣工,现代化的厂房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将成为六丰在大陆最先进的生产基地,这座智慧工厂生产的轮毂将从铸造、加工、涂装、下线等全程实现无人化操作。这就是成立于1992年的台湾六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落户昆山开发区已经三十多年了。“预计整条产线的工作效率将提升近50%,产能提升30%,实现全面降本增效。”六丰机械执行副总经理魏授桐高兴地说,“我走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像昆山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备的供应链。”

 

面对事实,岛内仍有媒体不遗余力地炒作“昆山当地台商有三分之一已撤离”的假消息;民进党主席赖清德也信口雌黄,说:“大陆经商条件已大不如前,同时已不再是台企投资的最大基地”。可以这样说,违背事实、无中生有,就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毫无操守、甘当绿营“传声筒”的台媒,就是没有遵守新闻职业中真实报道这条基本原则。上述两者的目的,除了别有用心地“黑”大陆,就是在有意误导台湾民众。

 

民进党信口雌黄,但是抵不过真实的数据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台企联新一届会长、监事长就职典礼上,国台办主任宋涛勉励台商“观全局、看大势、谋长远,把握大陆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大陆经济长期向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现出超强韧性、巨大发展潜力和充分活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台商台企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纵观全球,大陆为台商台企提供各方面支持的力度之大,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日前,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在苏州参会时接受采访,他说,台商绝对不能忽略大陆市场,因为台湾本身市场狭小。台企要发展壮大,必须依托大陆市场,与大陆相互配合。有数据显示,做为台湾重要的工商团体,“三三会”的成员企业中,八成以上在大陆投资。

 

在5月31日举行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为台胞台商台企营造更好的发展、投资环境。大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最佳选择。(作者:常滨)

收起全文

“宝岛情缘——台湾知名画家邀请展”在港开幕

2023-03-23
展开全文

由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艺术香港联合主办的“宝岛情缘——台湾知名画家邀请展”22日在港开幕。展览以文化为轴搭建交流平台,共展出60余幅作品。

 

香港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张强在致辞时表示,两岸民众长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种类繁多的文艺作品为载体,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命运认同。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在促进两岸民众文脉相连、情感相系、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会长林广兆表示,本次邀请展是两岸深化文化艺术交流的良好契机,将加深两岸艺术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是一个长远的主题,只要持之以恒开展下去,必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以新风貌新姿态谱写两岸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艺术香港出品人张锦洲表示,海峡两岸文脉相承,除了共同传承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也一起分享着当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希望通过本次展览,让两岸艺术家围绕文化与情怀交流对话,进而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

 

台湾画家、粤港澳大湾区水墨概念画会会长江玉庭本次画展带来4幅作品。她认为,港台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了解,也可为艺术创作提供新契机。她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希望可以和大湾区的艺术家们有更多交流。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由寰亚汇睿协办,共邀请18名台湾画家参展,展品包括水墨画、版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展期为3月22日至30日。展览结束后,作品将在香港珠海学院展出,以更好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谢妞

收起全文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2023-05-25
展开全文

“年少不知词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和青春永远不说再见……”前几天,我的一位北京好友专程坐高铁去上海观看刘若英的演唱会,对我发出这样的感慨。

 

多少年来,两岸数不清的流行音乐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因为那是许多人的青春记忆。三年疫情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随着大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线下演唱会陆续恢复,五月天、任贤齐、伍佰、张信哲等台湾歌手会陆续登“陆”举办演唱会。有消息报道说,五月天将于5月底至6月初在北京鸟巢举办的6场演唱会近30万张门票开票数秒便售罄,附近酒店的预订数量也增加了九成。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今年一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宣布自2月16日起恢复对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对此,台北演艺经纪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王祥基认为,大陆恢复受理营业性演出,对于港澳台演艺相关从业人员“绝对是一大利多”。台湾歌手张惠妹的经纪人也对大陆开放营业性演出抱持正面看法,同时透露已经收到大陆主办单位的邀约参加巡演,下半年有望赴大陆举办演唱会。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纽带。音乐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好的音乐作品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深化两岸的音乐文化交流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随着大陆经济和社会生活快速全面恢复正常,两岸同胞相互交流交往的热情高涨,来大陆参加线下交流活动的台胞越来越多,来举办演出的台湾艺人也会越来越多。

 

《牵手》《没那么简单》《梦醒时分》《让我欢喜让我忧》《不能说的秘密》《当爱已成往事》《言不由衷》《天黑黑》《水手》……一首首让大陆同胞耳熟能详的宝岛金曲在两岸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上呈现时,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感动。“爱音乐的人都是自己人”,主持人何炅这句开场白表达了无数观众的心声。有网友说:“节目用心讲台湾音乐故事,歌手们用情唱宝岛金曲。即使隔着千山万水,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再次感受华语乐坛曾经的模样让人泪目,(这)是在真正地促进两岸音乐文化的交流”。该节目深入人心,在海内外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52亿。

 

“这是我们的音乐,我们彼此都懂”

 

台湾记者叶君远在《联合报》上撰文称,台湾歌曲因版权问题早已出现断层,在台湾综艺节目上几乎不会再听到那些过去传唱多年的好歌。自己听12岁的侄女哼《张三的歌》(1986年发行)感到非常吃惊,询问了才知道小侄女熟悉的《天天想你》《橄榄树》等不同年代的好歌,竟然来自大陆的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

 

文化“共振”现象无时不在提醒着同胞们:两岸同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大陆方面一直以此为努力的方向,积极搭建形式多样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致力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弘扬中华文化。这些努力在两岸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音乐强音,但绝不止于音乐。两岸歌手之间的音乐交流令两岸同胞产生的音乐共鸣,也不仅是怀旧,更是望向未来。正如台湾音乐人胡德夫所说:“桥面会越来越宽的,浪声会越来越大的。我们就是汹涌的海洋,生生不息。”(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2023-05-16
展开全文

5月12日,是妈祖诞辰1063周年纪念日,海内外各地举行了众多隆重的纪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湄洲妈祖祖庙,来自世界各地近万人参加了纪念妈祖诞辰的大会和春祭大典;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漕运文化广场,隆重举办了“妈祖大爱·两岸情缘”的文化交流暨纪念妈祖诞辰的活动;在台湾,从台中大甲镇澜宫启程的妈祖9天8夜绕境巡安活动,仅在嘉义县就吸引了超过10万名信众参与。

 

“台湾与大陆,人同根、神同源,文化一脉相承。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峡两岸源远流长、割舍不断的妈祖情缘。”新党主席吴成典在湄洲妈祖祖庙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大会暨春祭大典致辞中表示,妈祖信仰早已深深根植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千百年来,妈祖文化日益成为联结两岸同胞、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妈祖故里”湄洲岛举行春祭大典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图片来源:央视网)

 

台中大甲镇澜宫董事长颜清标在妈祖福寿大典仪式结束时致词表示,妈祖是和平的使者,也是台湾的海神、女侠,“希望妈祖来帮我们两岸和平”。

 

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妈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岛,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不幸遇难。当地人对她的精神非常敬仰,创作和加工了她的生平事迹口耳相传,最终塑造了“海上女神”的妈祖形象,形成了一系列妈祖信俗,并逐步发展成为内涵与外延都非常丰富的“妈祖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湄洲妈祖祖庙也入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批文物点。

 

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目前,全世界的妈祖信众有3亿多人,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宫庙”的独特文化现象。在台湾,有数千座妈祖宫庙,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信仰妈祖,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

 

妈祖信仰敦睦两岸和平 中华文化连接同胞根脉

 

湄洲妈祖祖庙新殿依山临海,气势恢宏。(图片来源:新华社)

 

台湾高雄的妈祖信众苏庆和经常赴大陆参加妈祖信俗文化活动。他说,随着今年春节前夕两岸“小三通”航线的逐步复航,台湾的信众前往湄洲妈祖祖庙拜谒妈祖更加方便和快捷,相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也会持续热络起来。

 

“希望台湾年轻的妈祖信众都能来大陆看看。”台湾信众孙福祥说,天下妈祖,祖在湄州。妈祖信众到湄州妈祖祖庙拜谒妈祖就是“回家”。台湾的年轻人应该多多参与和观摩这类庆典活动,在增进两岸民间交流的同时,也能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两岸同胞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生命源泉与集体记忆,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宿。信仰妈祖,因为她是和平与美好的化身。期待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因为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美好愿望。(作者:常滨)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