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编辑:何婧|2022-12-30 13:35:45|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2022年的台海局势实在不平静。有台媒说,2022年的台湾处在近些年来最动荡的时刻。尽管如此,台湾社会的绝大多数民众坚持认为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应该继续谋求两岸和平。

 

岛内《远见》杂志最近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主张两岸应该增加互动的比例接近六成;超过半数的民众不愿意亲自或者送家人上战场,这在20岁-29岁青年群体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这说明,谋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但是,民进党当局置主流民意于不顾,逆潮流而动,坚持所谓的“抗中保台”,以谋求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继续执掌政权。当然,眼看着“抗中保台”牌逐渐失灵,不仅被台湾大多数民众识破,还让民进党在上个月的“九合一”选举中失分多多,于是民进党最近换了一个口号,让“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赖清德抛出了所谓“和平保台”的提议,试图将民进党打扮成区域和平和台海和平的追求者,将大陆方面渲染为要改变台海现状的压迫者。另外,民进党当局继续推动“以武谋独”,决定延长台湾地区的义务兵役时间,从现在的四个月延长至一年。延长义务兵役时间的决定立即招致台湾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说,改善两岸关系是要增进两岸之间和平交流互动,不是要民进党当局在大陆面前以武抗衡。

 

谋求两岸和平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尽速改善社会经济现状是台湾社会多数民众最关心的议题。2022年的台湾经历了罕见的通货膨胀,CPI连月增幅超过3%,创下十几年来新高,而基层劳工实质薪资不涨反退。这在台湾选出的2022年度代表汉字就有充分的体现——“涨”!排在其次的是“撑”“骗”“假”等一系列负面含义的字眼,说明台湾社会经济状况不佳已引发多数民众强烈不满。至于对2023年的经济前景展望,台湾多数民众持悲观态度。《远见》杂志的民调显示,认为来年经济继续变差的比例高达43%,认为能变好的比例仅占31%。因此,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成为大多数民众向往的目标。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二是民进党当局的政治信用在岛内民众心目中破产。在台湾地区2022“九合一选举”中,民众看不到民进党候选人的政见主张,满眼看到的是连环爆炸的各类弊案,尤其是绿营中所谓光鲜亮丽的政治明星如林智坚、郑文灿、蔡适应等人都被曝出有重大问题。选举过后,民进党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追杀政治对手,放任“黑道”“黑金”合流……对此,在上述民调中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应该让民进党在2024年下台!

 

三是大陆持续对台释出善意与美国不断“掏空”台湾形成鲜明对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战略不动摇,坚持“硬的更硬,软的更软”,主张更精准地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更有力反制外部干涉势力。2022年的台海确实经历了惊涛骇浪,但大陆依旧坚持“以融促统”,各省市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措施不断丰富升级,对台释出的善意与岛内期盼两岸和平互动交流的声音形成良性互动,也使两岸关系转圜的空间不断扩大。相反,美国大幅升高打“台湾牌”的强度、频度和力度,已经引发岛内各界的强烈不满,尤其是美国逼迫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等行为加深了台湾社会的疑美情绪,也使美台勾连在岛内愈发不得人心。

 

新年专稿:2023年,谋求两岸和平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维护台海和平、促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仅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也是两岸民众共同的心声。但是,和平不会从天而降,谋求和平环境需要两岸民众共同努力。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衷心希望两岸民众和衷共济,勿让“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破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两岸民众齐心聚力,两岸关系必定能够行稳致远。(作者:李牧野)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2022-12-15
展开全文

由两岸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年度汉字日前在台北揭晓,“思”字以最高票当选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代表着在疫情阻隔之下,两岸、异地的相思,同时对两岸关系的前景也需要深思。与此同时,“涨”字获选台湾地区2022年度代表字。据台媒报道,对于台湾来说,2022年可谓多事之年。在俄乌战争、能源吃紧以及疫情冲击的三重影响下,“物价上涨”最能代表当前台湾的社会面貌。“思”与“涨”,均由两岸民众投票选出,可以说体现了民众的真实感受和代表了广泛的民意。

 

先说说台湾年度代表字“涨”。民进党当局执政不力,乱象横生。鸡蛋涨、电费涨、肉价涨……台湾地区的物价涨个不停且居高不下,迭加薪金缩水,百姓苦不堪言。据台湾统计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台湾地区CPI为2.35%,连续16个月超过2%的通胀警戒线。有台媒报道说,已经有17项民生物资年平均涨了6.53%。另外,预计台湾地区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将出现两年半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台湾地区明年的经济增长保不了“3”,而且会远远低于“3”。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涨”,不仅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齐“涨”,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不满的民怨也在增长,这种情绪从今年推选的年度代表字就可以看出。除了高居榜首的“涨”,此次票选第二到第十的代表字依序为“撑”“骗”“假”“望”“盼”“困”“乱”“转”“伪”。台湾媒体和网友感慨,“这十个字充分代表台湾现在有多乱”“今年从疫苗到选举,怎么看都该选‘黑’”“听蔡英文说,(台湾)今年是二十年来经济最好的”“‘骗’字每年都在前五,笑死了”。

 

再来看海峡两岸年度汉字“思”。思,是亲朋相思,是对两岸关系深思,同时也是两岸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一手造成两岸关系紧张、两岸交流往来不畅的控诉。民进党当局意欲“台独”,变本加厉打“抗中保台”牌,企图与大陆“脱钩”。三年疫情,无数的“小明”(指两岸婚生的孩子)在民进党当局的层层阻挠下久久不能赴台湾与家人团聚;分居两岸的夫妻因为民进党当局对两岸配偶出入境的苛刻条件而难以相聚;两岸民众、特别是台湾民众和台商台企往来交通需要经过的“小三通”(指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的通道),也在2020年初就被民进党当局单方面中断,至今没有恢复。近日,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竟然口无遮拦说大陆疫情严峻,贸然重启“小三通”恐让对岸民众“来台抢药”。此言一出,引起网友们哄堂大笑并纷纷留言说“苏贞昌是自己吃药吃多了”……

 

两岸年度汉字“思”与台湾年度代表字“涨”

 

持续加强两岸交流和往来是两岸绝大多数同胞的共同愿望。据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台湾有70.2%的民众赞同重启“小三通”。台湾多所大学校长也表示希望能在2023年重启“陆生来台读书”,让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增进了解。台湾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表示,两岸教育交流不该中断,“只有增进彼此了解,未来发展才会更好”。

 

台湾中时新闻网最近发表署名文章说,在金门大学校园,我们看到“战争无情,和平无价”八个大字,笔者期盼两岸应该尽速恢复各项交流合作。相信只有交流才能互利互惠、只有合作发展才能创造多赢局面。文章还说,当人民觉得“民主进步党”已经名不副实,那么,“下架民进党”便会成为台湾人民的最大共识。(作者:常滨)

收起全文

民进党当局要延长兵役 台湾民众一片反对之声

2022-12-06
展开全文

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预计于本月底前发布关于延长台湾地区义务兵役的服役时间的公告。此消息在岛内引起普遍恐慌和质疑,民众一片反对之声。

 

台湾地区的“兵役制度”是以志愿役为主的“征募并行制”。征兵部分的内容规定,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役男必须接受为期4个月的军事训练。如今的消息说,民进党当局准备将年轻人的义务兵役服役时间延长到一年。另外,台湾地区兵役工作负责部门已经明确规定,2004年出生的男子自2023年1月1日起,也就是达到了年满19岁征兵年龄的男子,即正式成为役男。若没有履行兵役义务,则必须在出境(旅游或读书)前向当局申请核准。

 

民进党当局要延长兵役 台湾民众一片反对之声

 

民进党当局穷兵黩武的政策引发岛内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反对。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文章说《其实没人想要延长当兵啊》。这位网友说:“我可以体会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一定跟我当时(注:当年)一样,怎么可能会想当兵呢?”文章还说,本来规定只当几个月的兵就可以退役,谁愿意当一年呢?此文发表后引来诸多网友跟帖“当然没人想当兵啊”“民进党的‘抗中保台’就是口号,想骗选票,才这样不停地拉仇恨值”......更多的年轻人则表示对于这项政策感到“很崩溃”。

 

生活在两岸和平相处年代的台湾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当兵,更不愿意为了民进党当局可能挑起的两岸军事冲突去打仗。如果民进党当局真的决定延长服兵役的时间,那么对年轻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上战场的概率。台湾《远见》杂志曾经公布一项民调结果,说如果两岸之间爆发战火,超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表示“自己不愿意、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人上战场”。在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受访民众中,这一比例达到了70.2%。

 

民进党当局要延长兵役 台湾民众一片反对之声

 

其实,民进党当局的算盘打得山响,岛内民众却对此看得明明白白。他们说,民进党在刚刚举行过的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中失利,不思悔改,又在强推“倚武拒统”,完全是无视民意、罔顾百姓利益。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延长兵役 为谁而战》。文中说,如果延长兵役的目的是为了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虚幻的“台独”而战,或是为了帮助美国保卫所谓的“第一岛链”、也就是为了美国人而战,那么,台湾人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台湾人生命的价值究竟何在?香港中评社发表评论认为,当台湾拒统与大陆促统对撞,发生战争的机率就很高。两岸以统一为目标开展民主协商、政治谈判,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出路。

 

靠编织谎言不可能永远欺瞒民众。民进党当局违背民意,逆历史潮流地煽动“抗中保台”,强推“倚武拒统”,完全是为了谋求一党之私而将台湾民众推向战争,用心险恶至极。要知道,顺应发展潮流,推动国家实现完全统一,台海才能迎来真正的持久和平。(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

“这一次,台湾人民做出了选择”

2022-11-28
展开全文

本月26日,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投票。当晚,据台湾当局选务主管机关的票数统计,除嘉义市市长选举因故延期外,在已选举产生的21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3席,民进党获5席,民众党获1席,另有2席为无党籍。

 

对于上述选举结果,岛内民众纷纷用“大败”一词形容概括民进党的选况。有评论说,这一结果反映了岛内“求和平、求稳定、要过好日子”的主流民意。

 

“这一次,台湾人民做出了选择”

 

台湾作家杨渡26日晚间在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评论说,我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早已厌倦了那些不断升高的“两岸冲突”恫吓,受够了“反中”之类的政治口号,更对电视台每天狂扫的名嘴、网军、侧翼感到难以忍受,我甚至不再看电视。我只是等待,等最后用手中的一票,去表达自己的愤怒。杨渡说,“这一次,台湾人民做出了选择”。

 

有报道说,蔡英文2012年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的时候,曾经以“过去四年,你们过得好吗”当做竞选口号。在这次“九合一”选举投票前夕,国民党籍前民代蔡正元借用了蔡英文当年的口号,只改动了其中一个字,问台湾民众:“过去六年,你们过得好吗?”结果,台湾民众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喊出了心中的答案,他们对民进党当局说:不!

 

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一个能过上好日子的社会,是民众最朴素的意愿。然而,在台湾地区已经执政六年的民进党当局,带给台湾百姓的却是极不稳定的社会、充满重重危机的台海形势、一路走向下坡的民生现状。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大搞意识形态“反中抗中”,在台海制造动荡的紧张局势;他们“挟洋谋独”,吃里扒外、掏空台湾;他们在处理能源、治安、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民众健康等问题上,败笔重重。民进党当局“只顾政治操弄,不顾民生福祉”的本质被台湾民众看得一清二楚,于是,民众对民进党彻底失望了,也逐渐形成了讨厌民进党、讨厌蔡英文的社会氛围。

 

面对台湾民众的投票选择结果,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26日晚声明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随即转头离开了现场。蔡英文的举动激怒了岛内的网友,纷纷指责她傲慢到不行。杨渡说,当权力的峰顶被利益包围变成分肥分赃的肉桶,当公平正义的价值消失不见,民间哀哀无告、掌权者却扬扬自得,我们就要像26日早晨这样,用一张选票,去教训傲慢到忘乎所以的民进党当局。

 

“这一次,台湾人民做出了选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不可逆,民意不可违。民进党当局忤逆天地,背离了民意,百姓必弃之。中评社发表社评说,广大台湾民众已经做出民意的抉择,用选票来教训民进党当局。民进党这次选举惨败,仅仅是民众对其倒行逆施惩罚的开始。评论还说,台海要稳定,唯有靠台湾自我觉醒。

 

所以,辨明是非、认清利害,坚决反对和抵制“台独”分裂,坚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台湾才会从根本上好。这是台湾同胞的安全保障,这是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

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需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

2022-08-25
展开全文

日前,台湾当局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岛内7月份的失业人数达到44.8万人,较6月份增加6000人;7月份的失业率为3.78%,创近9个月新高,预计8月份的失业率还将微幅上升。另外,台湾制造业在7月份的高压以上用电量较去年同期降低2.25%,说明制造业景气放缓态势渐明,半导体业已经过了荣景高峰。同样在7月份,台湾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36%,是今年连续第五个月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

 

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需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

 

台北街头一处交通灯因为停电而无法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面对如此的经济形势,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却经常对台湾民众说:现在是岛内二十年来经济最好的时候!为此,台湾中天新闻展开了街头采访。受访的民众多数直言并不认同当局的说法。他们对记者说:“(当局的)这句话超好笑!”“若经济真的好,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冒险去柬埔寨了。”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台湾经济的国王新衣,谁来脱掉?》。文章说,台湾民众实际感受到的台湾经济状况非常差;万物齐涨、只有薪水不涨;实质生活变差,街头名店纷纷歇业,市面冷清了不少……但是,当局挂在嘴边的话却是“台湾经济非常好”。

 

街头受访民众说出了台湾百姓的切身感受,底层民众的生活已经被严重的通货膨胀冲击得一塌糊涂,薪资不涨,日常生活成本却越来越高,民众的痛苦指数不断飙升。例如每天要吃的鸡蛋,现在的价格已经比今年3月份涨了23%;每天要用的电,从7月1日起调涨8.4%;生育率持续下降,预计今年的生育率将有可能创历年最低。受少子化效应的影响,台湾今年共有51所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缺额达14493人,创历年新高。

 

然而在民进党当局的眼里,“台湾经济非常好”。因为打着这个幌子,就可以不断扩充所谓的“军费”开支,就可以花大价钱购买美国的武器,就可以动用巨资在国际上大搞“政治游说”寻求反华势力的“加持”和“保护”,就可以用“金钱外交”去稳定那几个仅存的“邦交”——民进党当局把台湾变成了为一党一己私利的“提款机”。

 

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需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

 

 

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清了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的丑恶嘴脸。《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纪欣日前撰文《“讨厌民进党”可能再次成为最大党》。文章列举了民进党当局的种种丑陋:以改革为名大砍军公教年金、林智坚论文抄袭案、数千名台湾年轻人被骗到柬埔寨、已有9600多人死于新冠疫情、防疫不力的陈时中居然要参加竞选台北市长,等等。文章直言:岛内一连串的衰事,让人在今年这个炎热的八月天难以平静。纪欣在文章中说,8月10日,大陆发表了《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重申愿意推动两岸各政党、各界别开展民主协商。文章说,凡真心爱台湾,认同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台湾)各政党、各界人士,理当积极参与两岸民主协商,更应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和平统一大计提出具体建议,从而(使台湾)恢复爱好和平、期待长治久安的主流民意。

 

台湾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系于民族复兴。2300万台湾同胞需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2022-12-21
展开全文

在20日闭幕的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与会的两岸嘉宾一致认为,三十多年来,两岸经济合作的领域逐步扩大,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产业依存融合不断提升,两岸之间经济脱不了钩、断不了链,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近十年来,大陆出台了多项惠台政策和措施,不仅惠及台商台企,更是使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和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地。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总数达12.4万个,增加了近45%。在大陆的许多台企还增资扩产,仅今年在大陆上市的台企就新增了9家,使在大陆上市的台企总数达到58家。与此同时,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由2011年的1600亿美元增长到去年(2021年)的3200多亿美元,翻了一番。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大陆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从今年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到2945亿美元,这充分表明大陆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郭金龙说,两岸经贸合作充满动力和机遇,也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出席了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刘兆玄说,由于新冠疫情不断蔓延、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加剧、全球产业链分工态势丕变,加上气候变迁、通货膨胀、俄乌战争等各种复杂多变的危机接踵而至,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严重不确定,阻扰了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两岸产业的交流合作。两岸如何携手合作,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考验着两岸产业的智慧和韧性。刘兆玄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化双边经贸交流,拓展未来新兴商机。二是加速数字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创新链合作。三是协助拓展内需市场,积极掌握新的商机。四是落实各项惠台措施,纾解台商经营困难。刘兆玄还表示,许多台商都希望疫情之后两岸能尽速开放航点、增加航班,让人员交流和贸易往来恢复正常,以便企业展开新的冲刺。

 

据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0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台湾地区的外销订单总金额为501.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53.6亿美元,下降23.4%,是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台湾淡江大学财金系教授李沃墙分析了今年两岸经贸数据,并说由此可以看出台湾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如果两岸关系一直无法修补,特别是民进党当局不尽快改变目前执行的两岸关系政策,那么未来对台湾经贸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两岸经济唯有继续加强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

 

日前,台湾《经济日报》举办了“2023年经济关键字预测”票选活动,“韧”字以最高票当选。报社总编辑费家琪表示,这体现了台湾各界期勉经济在多重不确定因素下能够实现逆势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这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撑,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岸中国人是一家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只有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多造福两岸同胞。(作者:左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