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人才“雁阵”牵动产业“矩阵”

编辑:王瑞颖|2022-12-02 12:20:04|来源:光明日报

前不久,宁夏银川灵武市现代养殖基地的一间牛舍内,宁夏首批采用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的良种奶牛陆续诞生。

 

“这是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养殖场内建设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繁育计划的条件下活体采卵-体外生产胚胎高效批量繁育,给良种奶牛装上了‘中国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奶牛种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宁夏灵武奶牛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靳亚平说。

 

早在去年4月,灵武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后备奶牛繁育基地示范项目,30多名专家联合攻关,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应用转化,还在本土人才培育中取得“溢出效应”——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

 

如今的银川,正前所未有地重视人才。“这几年,我们从顶层设计开始破冰,陆续出台了一揽子人才政策,构建起‘银川人才兴市30条’1个通则、科技创新等N项配套专则、精准支持产业发展X项定则的‘1+N+X’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暖心、活力四大工程,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43.68万人,人才‘雁阵’驱动高质量发展逐渐形成‘矩阵’。”宁夏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张静说。

 

量体裁衣,人才工作围着产业转

 

面对人才短板,银川求贤若渴。但事实证明,撒大网引才,一味追求“高才”“洋才”,带来的是人才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流失。欠发达地区如何构筑人才引育新优势?

 

“我们围绕‘三新’产业布局、‘两都五基地’建设,量体裁衣,重点抓好高精尖缺人才的引进和优秀青年人才、实用人才的引育,积极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最大程度释放人才‘智动力’。”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银川市贺兰县是西北响当当的水产养殖大县,但养殖期间的水质问题长期困扰养殖企业。这两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段云岭和团队攻克了这项难题。“我们利用微生物脱氮工艺对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进行水质管理。现在一年养两茬也不用换水,只需补充蒸发水量和少量废固无害化处理用水。”段云岭说,这里温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一茬亩产量达到1000多公斤,明年计划养殖3茬。

 

近年来,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通过组建“高质量发展智库”等方式,先后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5000余名、人才团队200余个,组织实施各类人才合作项目300余项,借“外智”不断强“内功”。

 

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研究院院长夏明许是银川市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的一员。2017年以来,他带领研究院为50多家企业提供了4000余份测试分析服务,协助隆基、宁夏机械研究院、中色东方等宁夏企业解决多个产业技术难题,推动了5个纵向项目的实施。

 

如今,越来越多创新型人才加入银川特色产业技术攻关。据了解,银川市建立各类专家服务基地24个、科技服务团6支,会聚200余名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实施东西部合作项目200余项,联合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瓶颈。

 

优“育”重“用”,让人才发挥最大效能

 

走进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围绕光伏发电系统中高速焊接机和汇流条焊接机定制开发的细节,研发人员正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们的研发人员不拘泥于项目部或项目组,而是根据工作任务参与具体项目,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研发效率。”该公司电气总工程师、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首届“凤城工匠”称号获得者雍刚说。

 

据了解,银川市实施凤城工匠锻造计划,鼓励引导建设市级优秀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现金奖励支持。2019年以来,当地共支持建设人才“小高地”项目110个、人才合作基地22个。

 

选才的同时,更要优“育”重“用”。银川结合本地实际实施科技领军人才选拔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引领等重大人才工程,累计选拔培养高层次人才616名、学术技术带头人1003名。探索建立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双轨制分类认定体系,人才原创能力、学术水平、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等被纳入市级人才工程认定标准,新增人才认定标准73项,累计认定5批616名高精尖缺人才。

 

通过给平台、给项目,激励人才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一些领域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对我们搞好科研工作是很大的激励。”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周荣说。他是银川市认定的高精尖缺人才,这些年依托共享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宁夏先进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平台和资源,先后参与国家创新方法1项、主持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与重点研发计划6项,开发了多个新产品。

 

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银川市还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创新建立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产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近悦远来,人才效能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前三季度,银川市经济承压上行,“三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0.5%。经济增长的背后,是重点产业的规模聚集,也是人才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前几年,在外打拼的马风勇看到银川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与工艺分析的发展潜力,回乡创业。2020年,他主导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电路竞争力分析项目”获得银川市首届优秀返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补助20万元。

 

“银川对科技创业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爱才、重才、用才的氛围非常浓厚。”马风勇说。如今,他的企业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50多人,年产值翻了10倍。

 

为让人才安心、安身、安居,银川市实施人才暖心工程,通过“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3年累计为240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就学,组织开展专家体检疗养近千人次;投资5.5亿元打造“揽秀苑”高端人才社区,投入2.3亿元购置装修130套人才公寓、327套共有产权房,兑现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等7000多万元,各县(市)区、园区筹集人才公寓及共有产权房2600多套。

 

随着人才政策效应加速释放,银川市各类人才总量从2015年至今增幅达84%。

 

在人才“雁阵”牵引下,银川单晶硅RCZ拉晶、铸造砂型3D打印、煤基烯烃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工业蓝宝石、半导体大硅片、智能配网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单晶电池量产转化效率世界领先,全国首条“石墨烯3.0版”生产线落地转化,奶牛选育、枸杞分子研究攻克技术瓶颈。

 

人才集聚还带动了创新驱动不断取得新突破。去年,银川市R&D经费投入45.53亿元,增速44%。今年前三季度,银川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7%,增速快于规上工业17.6个百分点。

 

(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通讯员 杨云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