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夯实统一基础的路径思考

编辑:左妍冰|2022-08-26 11:29:18|来源:华夏经纬网

唐永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夯实统一基础的路径思考

 

唐永红

 

8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两岸融合发展(重庆)论坛于重庆开幕。来自于海峡两岸的80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围绕“共探融合发展共促民族复兴”主题深入研讨,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发挥积极作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永红会上做主题发言时表示,现阶段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坚持适宜的原则、思路与政策取向,并探索突破障碍的路径,才能“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唐永红表示,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实践多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更明确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重大政策主张。问题是,在实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多年之后,为何又提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对于和平统一的意义又何在?又该如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起到“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作用呢?

 

唐永红观察,两岸融合发展的提出,既是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关系的理论再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近年来旨在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践之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的结果。

 

理论上,和平发展并不必然会和平统一,和平发展既可能和平统一也可能和平分裂,端看如何和平发展;和平发展要迈向和平统一,需要双方都有共同的意愿与相向而行的行动,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然而,现实中,当前的台湾社会显然没有这一意愿与行动。

 

不仅如此,对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统独意愿的型塑有着根本性的主要作用的台湾社会的政治体系、教育体系与舆论体系,近30年来基本上是基于“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定位在运作,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仇中”、“恐中”、“敌中”与“台独”分裂意识的型塑与传播,在持续不断地疏离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削弱台湾民众的统一意愿,明显消减了两岸和平发展、交流合作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促进作用。

 

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要起作用,是需要内因的支撑与配合的。可见,现阶段,作为外因的和平发展、交流合作起正向作用的条件并不具备;在根本上型塑台湾民众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的内因,不仅不支撑、配合两岸交流这一外因发挥作用,而且是反向操作,完好地冲销了交流的作用。

 

因此,他认为现阶段不能简单地夸大和平发展、交流合作对增进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的作用;不能为了和平发展而和平发展、为了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更要避免和平发展、交流合作为和平统一设置障碍,需要有效防止台湾方面通过和平发展、交流合作取得抗拒统一、谋求独立的软硬实力,有效防止已经成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障碍的台湾当局不断增强其障碍作用。

 

唐永红指出,实践中,要通过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特别是自愿性的和平统一),就需要不断增进两岸民众的国家认同,不断增强两岸民众对两岸统一的意愿。这就需要两岸双方在和平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基于“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立场,秉持共同的意愿,采取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共同利益、国家认同、统一意愿的行动, 让两岸交流合作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层面逐步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因此,不仅需要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而且需要通过两岸融合发展,形成休戚与共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增进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在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等方面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从而有助于和平发展迈向和平统一。

 

理论而言,两岸融合发展在内容方面大致包括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两岸社会(文化)融合发展、两岸政治(安全)融合发展,在目标方面就是要形成休戚与共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包括形成利益攸关的经济共同体、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互信包容的政治(安全)共同体。因此,两岸融合发展在功能方面可以为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包括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

 

实践中,两岸要融合发展,就需要两岸双方相互开放,最好是两岸相互给予对方的民众与企业以同等待遇政策措施,从而有助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融合发展格局。但当前,台湾民进党当局不仅不愿意向大陆开放,不愿意两岸融合发展,而且运用党政资源及力量大力推动台湾社会文化“去中国化”,推进其“台独”分裂企图,并勾连国际反华势力以谋求台湾独立、遏制大陆发展,已导致两岸对抗且不断升级。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又该如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呢?

 

唐永红人表示,特别值得注意并重视的是,台湾社会系自下而上的选举社会,实行政党政治与选举政治,并且存在追求“台独”分裂目标的政党与国家认同疏离的民众;现阶段,台湾当局及各主要政党多无意愿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推进和平发展迈向和平统一,并认为紧密的两岸交流与联系,虽然有助于台湾民生经济发展但不利于台湾政治主体性的维系或者“台独”分裂企图的实现,因此多不愿意开放以形成双向融合发展局面。面对这样的台湾社会政治生态,又该如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呢?

 

有鉴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上述动因、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以及当前两岸融合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条件,唐永红认为,现阶段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坚持适宜的原则、思路与政策取向,并探索突破障碍的路径,才能“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事实上,两岸融合发展内涵各部分之间存在的辩证互动关系,也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路径。鉴于经济的根本性、两岸的差异性、互信的脆弱性、民意的多元性,虑及内容的敏感性与现实的可能性,宜遵循“先经济社会后政治安全、先单向后双向、先局部后整体、先易后难”的路径,不断丰富两岸融合发展的内涵。

 

实践中,首先,必须以增进“国家认同”为目的,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中,宜坚持“同等待遇政策取向”,就是要在政策方面对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尽可能补齐开放不够、待遇不足之处,同时取消那些超过“同等待遇”的政策安排。

 

其次,必须以认同“九二共识”为前提,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中,宜坚持“差别化待遇政策取向”,就是要基于台湾社会对“九二共识”态度的不同,对不同的台湾当局、政党、县市、民众,给予不同的政策待遇。一方面要让“台独”分子及“台独”势力为其“台独”分裂行径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另一方面要让认同“九二共识”的台湾同胞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次,宜以“群众路线”为路径,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中,宜坚持“以民逼官政策取向”,就是要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以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为主体,让两岸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红利切实惠及到广大基层民众,以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统一意愿,进而透过选票达成“以民逼官”的作用。

 

此外,宜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中,宜将台胞台企密集区域,纳入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加上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单边自主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并在两岸毗邻的厦门(闽三角)与金门、福州与马祖建设双边跨关境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先试更高程度的融合发展,以为将来在两岸整体层面推行这种更高程度的融合发展探索经验、累积互信、奠定基础。

 

最后,宜继续以“单向融合”为先导,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在当前台湾方面不认同“九二共识”、大搞“台独”分裂、不愿意向大陆开放因而两岸难以双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大陆可以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以“操之在我”的方式,继续先行对台实施基于差别化待遇政策原则的同等待遇政策措施,即只对台湾的蓝营资本、蓝营民众实施与大陆的资本、民众同等的待遇,从而促进两岸产业、民众在大陆地区融合发展。华夏经纬网8月24日讯:

标签:两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