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上海:作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新业绩
海报设计:赵丹阳
一片敢闯敢试的试验田,不断结出制度创新成果;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基础,加速释放科创动力;黄浦江、苏州河滨水空间实现还岸于民,一条条“生活秀带”向市民敞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到上海考察、五次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上海提出殷切希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增添新的荣光。
聚焦群众需求建设人民城市
曾经的滨江老工厂旧址,如今是游人如织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早年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畅通无阻的开阔大道……十年来,上海杨浦滨江岸线变美了,在芦苇飘荡、白鹭纷飞中,高耸的塔吊、锈迹斑斑的工业遗存改建成为老少咸宜的休憩场所、国际大牌的“首秀场”;变“新”了,昔日厚重的老工业基地孕育了新业态,宜居宜业新环境逐渐形成。
上海杨浦滨江公司副总经理钱亮参与了杨浦滨江岸线贯通的全过程。经过一轮轮摸底,超过60幢老工业遗存被保留。“那时有座老仓库,‘爬山虎’已与外墙‘共存’,设计师们勘察后当即决定:连墙一起,为居民们留下这片绿植。”
这是位于上海杨浦滨江区域内的一幢由老厂房改造的景观建筑(2022年7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上海滨水空间还在持续提升吸引力。上海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体育、文化、休闲功能注入苏州河沿线空间,计划今年底正式开通苏州河水上游览航线,相关服务功能也进一步向腹地延伸……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
人们在上海苏州河边漫步休闲(2021年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十年,黄浦江45公里、苏州河42公里岸线陆续贯通,曾经的“工业锈带”转型“生活秀带”,“一江一河”成为城市“名片”;600余处红色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星罗棋布,中共一大纪念馆在建党百年前夕开馆,红色风貌和基因闪耀城市;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过去五年累计改造308万平方米,这一民生难题在2022年将得到解决……
听民智、汇民意,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深入上海城市肌理: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市16个区,从红色资源保护到数据立法、从垃圾分类到中华鲟保护,持续完善的法律充分体现社情民意……
人们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2022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长宁区虹桥街道最早开行“立法直通车”,完成了62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工作,整理建议1200余条,其中101条被采纳。“自己提的建议意见被立法吸收,这也是最强的参与感、获得感。”长宁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说。
聚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直径7米多的圆环形同步加速器“跑道”上,质子束正一圈圈加速,并精准照射到患者的肿瘤部位。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内的质子同步加速器区(2022年5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这一治疗癌症的新设备——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是上海光源和转化医学两个大科学设施“联姻”的结晶。“瞄准最顶尖医疗科技,从原始创新突破到集成研究发展、产业应用,我们走了一条新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说。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十年来,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从15条线站增至27条,上海光源开放多年来,这台“超级显微镜”服务了3万多名国内外用户;地下30米深,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加紧建设,将推动中国光子科学从“跟随”到“引领”的飞跃;1拍瓦、10拍瓦,再到向百拍瓦功率迈进,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进入运行模式……如今,上海在用在建的大科学设施已有14个,居全国首位。
这是在上海拍摄的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2021年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强化创新驱动、对标世界一流,上海不断取得新突破。
十年来,上海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两个大台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
走进上海联影集团,磁共振(MR)、分子影像设备(PET-CT)等高端医疗设备一字排开。经历多次迭代,国产设备首次走出国门,销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自觉有为进行结构转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实现了自身能级的提升。”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说。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上海继续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推动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新兴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作人员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作业(2020年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聚势改革开放谋划长远发展
走进外高桥综合服务大厅,曾经封闭式的服务柜台,已变成开放式工位,看似只是小变动,却让企业办事交流更加便捷。九年前,这里诞生了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系列商事登记改革举措发轫于此,最早施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最早探索先照后证、证照分离。逐步深化的改革举措,给企业带来更多活力。
“把扩大开放同改革体制结合起来,把培育功能同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海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这是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海鸥门”(2022年6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如今,上海自贸区已诞生3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向全国复制推广。2021年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800余户,千人拥有企业数居全国首位;2022年6月,新设企业数已恢复到今年一季度月均水平,金融服务业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189%。“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创新不止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学军说。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殷殷厚望、重任在肩,上海坚定不移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三大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加速孕育,上交所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不断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断走深走实,沪苏浙共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后推出了70多项含金量高、示范性强的制度创新成果。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拍摄的住宅区建设现场(2022年2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一个平台”带动效应明显——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五届进博会筹办工作稳步推进,已签约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60家。截至2022年5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上海继续成为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
一个发展引擎的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起点推进。
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上海正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正奋发有为踏上新的征程。(记者姜微、周琳、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