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年轻人为何喜爱“云登陆”?
在大陆社交平台抖音上,做健身直播的台湾艺人刘畊宏火了,带着年轻人掀起一波健身热潮。在台湾,TikTok(抖音海外版)的影响力也不遑多让,据统计,其每月活跃用户高达300万。大陆互联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社交应用软件在网络世界崭露头角,拥有大量“粉丝”。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也与这些软件结缘,有的还成为内容创作者,在两岸交流中找到了一个“云端”互动、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被形象地称为“云登陆”。
忠实“粉丝”
来自台湾的小学老师林怡辰说,她班级里的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手机和网络,“TikTok音乐一响,全班几乎都可以跟着顺口溜。”她随便点开一个视频,全班响应。TikTok风靡岛内,由此可见一斑。
台湾地区谷歌应用商店的热门应用程序排行榜上,小红书居首位,已有500多万次下载量。“题材丰富又好‘刷’、创意足又紧跟潮流”,来自高雄的庭瑄这样概括她下载小红书的原因。
25岁的庭瑄是岛内网民的典型代表。像她一样,台湾“Z世代”正成为大陆社交软件的忠实“粉丝”。他们作为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年轻人,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或“数媒土著”。台湾媒体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TikTok每月活跃使用者近七成为24岁以下人群,小红书用户中以18岁至24岁占比最高。
据统计,除了抖音和小红书,台湾年轻人爱用的大陆手机软件还有新浪微博、微信、淘宝、腾讯、哔哩哔哩、爱奇艺、百度百科和知乎等。台湾联合新闻网称,追大陆影视剧、看大陆明星和综艺节目、刷B站或抖音、聊小红书上的美妆教程,已成为台湾“Z世代”习惯的日常生活。
在“Z世代”年轻人眼中,好玩、有用是小红书自带的标签。上面有很多同龄人会推荐好看的漫画,还有编辑照片的教学,直至怎么绑头发、穿搭和化妆,“真的是百科全书!”台湾“风传媒”称,台湾年轻人已从Meta公司旗下的社交媒体“照片墙”转往小红书,照片墙被调侃“是老年人玩的”。
拉近距离
在庭瑄看来,台湾是高度娱乐化的社会,这样的属性使抖音、小红书在岛内走红成为必然。她举例说,身边有个朋友下载抖音就源于一则搞笑视频。而娱乐资讯和各类有趣视频也是两岸年轻人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贸系副教授张弘远表示,对衣食住行、流行文化的品位和感动,两岸年轻人是互通的。台湾年轻人在TikTok上观看的视频,多半在大陆版抖音上也有。正因为这种内容的共通,不少台湾青年从未来过大陆,却对大陆热门的手机软件了如指掌,熟知大陆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流行语。受小红书等塑造的网络社群文化影响,连大陆小学生喜欢吃的零食“魔芋爽”,也在全岛年轻人中引发热议。
“Z世代”年轻人生来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对互联网流行文化及信息极为敏锐。而这一时期,恰逢大陆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快速发展,许多台湾青少年自然而然开始使用大陆互联网社交平台,即使没有到过大陆,也不妨碍他们热衷于“云登陆”。“云登陆”让两岸年轻人的共同话语越来越多。通过这些软件,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关注度和好奇心提升了,不少人还萌生了到大陆实地旅游、学习或工作的念头。原本在台北工作的宛宛,几年前选择登陆西进。如今,她已是小红书和抖音上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人,粉丝量近20万。
“我分享的内容多聚焦两岸生活的同与异,也有个人的心得。”宛宛说,评论区常收到大陆网友暖心回复,一些台湾网友私信咨询来大陆发展的事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两岸青年之间的距离被社交媒体软件“拉近了”。
方兴未艾
然而,在民进党当局和“台独”政客眼中,这些来自大陆的社交应用软件却成了洪水猛兽。
民进党“立委”林楚茵近日在台立法机构质询时,对抖音、小红书及西瓜视频等大陆社群媒体开炮,攻击大陆通过所谓“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认知作战”。随后又在脸书发文,重提大陆“渗透模式转化”,告诫年轻人上网“随时可能被渗透”云云。
对此,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朱松岭分析说,民进党当局编织的“信息茧房”里,大陆的形象是闭塞、负面的,“如果让年轻人通过社交软件看到大陆真实情况,民进党和‘独’派如何继续愚弄民众?”
“网上渗透说”还没传多远,很快就迎来180度反转。林楚茵被网友曝出,她自己就设有抖音账号,填写的自我介绍是“新闻主播、节目主持人”。非要事事上纲上线,结果啪啪自我打脸。
有岛内网友明确表示,选择小红书单纯就因为好用,看视频、查资料,内容与政治无关,使用时没感受到什么“统战”。台湾空中大学的学生小王说,岛内一些政治人物喜欢拿大陆做文章、扣帽子,“我们有时看到一些新闻也觉得莫名其妙”。
台媒评论称,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社交平台的接受度很高,通过新媒体平台让两岸年轻朋友多多互相认识、了解,久而久之,会形成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客观、理性的声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岛内年轻人认同。
“待到疫情结束,我想带老公回趟台湾,从他作为大陆人的视角拍摄短片,帮助更多大陆朋友了解台湾、喜欢台湾。”宛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