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驿站里飞出欢乐的歌

编辑:左妍冰|2022-02-22 15:48:21|来源:东南网

紧扣“第一家园”建设,我省出台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吸引越来越多台胞来闽就业创业。吴正隆很喜欢组织这样的沙龙活动,他觉着这样可以让更多台胞有互相交流分享的机会,能让大家在这里找到更多的朋友。

 

福州:驿站里飞出欢乐的歌

 

第五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营毕营仪式在交流中心举行。(资料图片)

 

18日,窗外阴雨绵绵,屋内温暖如春。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一场围绕如何更好服务台胞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发挥紧邻台胞公租房优势,让更多台胞参与进来”“硬件条件有了,必须在软件上多下功夫”“要细化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真正帮到心坎上”……

 

走进交流中心,台湾名师工作室、多功能会议室、服务吧台、沙龙交流室……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以蓝色、棕色、黄色等为装修主色调,让人倍感温馨。“我们以打造台胞登陆第一家园驿站为目标,集服务台胞创业就业、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帮助台胞处理难题等为一体。”交流中心主管祝晓娟介绍,交流中心由晋安区打造,2020年6月正式运营,2021年11月引入福建新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运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让更多台胞感受浓浓暖意。

 

创业就业来这里就对了

 

16日,交流中心会议室,一场社区营造规划会在这里举行。台湾注册建筑师吴正隆教授团队与晋安区桂溪社区负责人等,就桂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进行讨论。

 

吴正隆来自台北,主要从事装修、景观等行业,已参与福州多个社区营造改造工作。他是这里的常客,也是最早入驻这里的台湾名师工作室。中心提供临时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等,还可以享用接待、茶水、复印等秘书服务。“这里是一个对接的窗口和平台,让许多登陆的人才、项目在这里聚集。”吴正隆说,有这样一个平台,为台胞就业创业提供很大的帮助。

 

如果台胞刚到大陆,创业就业有困难,那么来交流中心就对了。在这里,还有“榕台交流人才驿站”“‘智汇晋安’台湾人才驿站”两块牌子,为来福州就业创业的台胞提供项目对接、政策咨询、临时办公等服务,福建新通途还通过“台陆通”App线上发布就业创业信息,让台胞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岗位和创业项目。

 

不仅如此,这里还成为两岸项目人才交流聚集地。去年12月4日,我省“师带徒”台湾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会暨台湾高层次人才认定政策解读活动在交流中心举办。当天,线下主会场共有30多位在榕台湾专家学者参加,线上共有80多位台湾人才参与,还有200多位省内驻村干部、各县市产业部门和投融资机构代表线上观摩。“这是面向台湾优秀人才举办的专场活动,旨在将台湾专家学者的优秀产业项目引进福建,通过互动也让更多台湾人才找到合适的项目。”福建新通途董事长刘向东说。

 

紧扣“第一家园”建设,我省出台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吸引越来越多台胞来闽就业创业。交流中心通过梳理,不仅能为台胞解答政策、法律咨询,还提供创业就业所需要的证照、人才认定等服务。接下来,还将带着“台湾人才项目”走入各县市区、产业园,举办项目资本对接会;同时,征集了全省各高校、企业共1392个工作岗位,为台胞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对接服务。

 

小伙伴交流聚会好场所

 

虎年元宵节,是台青李京机在福州过得最快乐的一个节日。

 

李京机在福州市民行政服务中心工作,2016年来到大陆,他称自己是一个“新福州人”。虽然融入当地生活,但每到节日还是会想念家乡,特别是一个人过节的时候。这一次,他和10多位台胞朋友一起到交流中心过节,大家一起搓汤圆、吃汤圆,欢聚在一起分享在大陆打拼的故事和感受。“我就住在隔壁的台胞公租房,有这样一个浓浓台湾味的交流中心,让我们感觉就像在台湾过节一样。”李京机说,交流中心给台胞提供了一个交流聚会的平台。

 

这样的活动在交流中心经常举办。祝晓娟告诉记者,中心可以提供沙龙活动室、会议室等活动场所,还有免费茶水及自助咖啡机,台胞只要通过“晋我家”小程序线上预约即可。

 

吴正隆很喜欢组织这样的沙龙活动,他觉着这样可以让更多台胞有互相交流分享的机会,能让大家在这里找到更多的朋友。去年,吴正隆多次邀请台胞朋友来这里举办沙龙活动,他们分享在福建创业、生活的故事,还会带来一些项目信息,不少年轻人互相加个微信就成为朋友了。

 

今年1月18日上午,紧挨交流中心的台湾社区一号楼公寓迎来第一批45户台胞租户。李京机就是首批入住公租房的台胞之一,那一天选房交房手续就在交流中心举行。“这里已成为台胞聚集地,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台胞入住这里。我们经常去串门,也相约一起到交流中心多举办一些活动,让小伙伴们都在这里聚集。”李京机说。

 

“有困难找小小”

 

施筱筱是交流中心“有困难找小小”负责人。“90后”的她来自台湾花莲,长相甜美、说话温柔,待人接物特别热情。

 

“筱筱”“小小”同音,她原来在“台陆通”为在榕工作的台湾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办理职业资格证书、代缴社医保等。来到交流中心后,中心以她名字谐音命名,在“台陆通”App和“融聚人才”小程序上线“有困难找小小”。如今,“有困难找小小”已成为中心一张名片。

 

“我们有一个团队在运营,台胞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在线上找到我们,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和帮助。一般的咨询都免费提供,如果要线下服务,也就收个跑腿费。”施筱筱点开手机,她的微信好友名单里大部分是找她帮忙的台胞朋友。

 

台青刘喆在福州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去年,福州出台《疫情防控期间返榕就业创业台湾青年申报一次性生活补助实施细则》,他根据流程进行申报,没想到等申报上去后已经过了申报期限。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有困难找小小”。施筱筱就向晋安区台港澳办反映相关情况,经核实的确有一些台胞错过了申报时间,后来有关部门延长了申报时限。“这笔钱对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分担了疫情隔离成本,小小的帮助和有关部门的做法让我们感觉很暖心。”刘喆说。

 

不仅是线上,还可以直接到交流中心找“小小”。14日,施筱筱接待了来自大田县的卢先生。卢先生今年已70多岁,他要找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到台湾的四叔。上世纪70年代,有一封从新加坡辗转而来的信到村里,因为他没在家而丢失了,从此杳无音信。这些年,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亲人,但因为只有一个名字,始终没有消息。施筱筱详细记录后,马上联系省台联。“信息量太少,找到的希望渺茫,我会在网络上发布,让更多台胞一起来帮忙寻找。”施筱筱说,这是两岸血浓于水的感情,她会发挥交流中心台胞聚集的作用,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忙。东南网2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