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解读冬奥里的两岸温情:台湾,早点“回家”

编辑:左妍冰|2022-02-22 10:56:33|来源:华夏经纬网

2022北京冬奥会于20日落下帷幕,但是关于北京冬奥的话题,仍在两岸引发热议。台湾实践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副教授方信渊认为,大陆和台湾长期处于不同的社会氛围中,面对同样的问题两地民众会有不同的思考模式和解读,但是通过冬奥会的两岸舆论可以看出,体育有助于两岸民众增进理解和包容,“应当让体育运动成为促进两岸融合的原动力之一”。

 

台湾青年解读冬奥里的两岸温情:台湾,早点“回家”

 

“一鸽都不能少”传递两岸温情。

 

在折柳送别的中国式浪漫中,北京冬奥即将送别各国冬奥友人,然而开幕式“一鸽都不能少”的表演环节,半个月后的今天仍然让两岸青年津津乐道。在开幕式《闪亮的雪花》节目中,数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鸽模型灯笼,一个掉队的“小鸽子”被姐姐牵回队伍,共同组成一个大大的心形。这一情节被网友称为“一鸽都不能少”,网友直言“早点回来,说的就是中国台湾”。岛内媒体对此也争相报道,台湾联合新闻网、TVBS新闻网等媒体报道中更以“‘掉队小鸽子’有深意?”问句为标题,指出网友认为该节目隐喻台湾早点“回家”,引发两岸民众的广泛关注。

 

方信渊教授提出,数据显示起初台湾民众对于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度并不高,且关注点大多聚集在负面消息上。由于两岸信息不对等,台湾民众对于冬奥会关心的议题与大陆人民并不相同。不过有趣的是,从冬奥会开幕式开始,台湾民众的情绪好感度渐渐“正负趋近”,随后正面情绪渐渐超过负面情绪,并且延续至今。

 

台湾青年解读冬奥里的两岸温情:台湾,早点“回家”

 

台湾学者方信渊也是台湾“职棒”的粉丝。由受访者提供

 

台湾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教授程绍同认为,本次冬奥会面临较大疫情考验下,中国大陆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和了解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平台,从文化、科技、人权、环保、疫情管理等方面展现了大国风范。体育运动原本应该是单纯的竞技场,但在暗潮涌动的国际态势下,却成为了没有硝烟的博弈场,此次冬奥会的圆满举行是一个伟大的的成功。两岸体育人互动频繁友谊深厚,体育运动应该有能力成为“两岸政治冲突的润滑剂和沟通渠道”。

 

陈文成,既是台籍人士,又是本次冬奥会志愿者,作为北京冬奥会亲历者,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北京冬奥会的软硬件设施,不但处处彰显了大国科技的魅力,同时考虑到了细微处的人文关怀”。包括为冬奥会特地打造的京张高铁、可持续利用的奥运设施、低碳无污染的新能源场馆、城市综合服务等。他说,在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背景下,以北京2022冬奥会为契机,大陆的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自然降雪丰富的同时,人造冰雪设施也很齐全。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国家在体育运动方面,也为台湾运动员来大陆提供了一系列便利条件。他呼吁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实际感受大陆冰雪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精神,希望用体育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让两岸的民心更亲、更近。

 

台湾青年解读冬奥里的两岸温情:台湾,早点“回家”

 

台湾青年陈文成,也是本次冬奥会的志愿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文成表示,北京冬奥会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让台湾民众对大陆有了更多了解,志愿者的身份让他体会到了来自两岸人民之间更多的温暖,未来希望可以从民间的角度,让两岸的体育运动有更多的合作,搭建两岸体育交流的桥梁。华夏经纬网2月21日讯:(记者 李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