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实施冲击岛内——绕开一中原则 台湾经济没有出路
新年伊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顺利实施成为台湾各界关注焦点。有岛内学者认为,随着RCEP的生效和区域自由贸易的发展,台湾经济将面临冲击,“产业空洞化”等问题会逐步显现出来。
民进党当局却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对外表示“无需过度担忧”,企图淡化冲击的影响,把台湾民众的注意力引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与美国商签所谓“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TIFA)。
事情果真能如其所愿吗?
大事不妙
说不担忧肯定是假的。加不加入RCEP,民进党当局态度已经几度反复。2016年蔡英文就职时承诺“带领台湾加入RCEP”,后来发现实现不了,立马改口,告诉台湾民众RCEP对台经济“影响不大”云云。
影响大不大,事实会说话。目前台湾约六成出口流向RCEP地区,其中仅对大陆就占比四成多。RCEP地区毫无疑问是当前台湾发展对外经贸的重中之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授唐永红分析认为,RCEP的实施必定会影响台湾部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冲击台湾金融、电商、电信等服务业领域进军RCEP市场。
展望未来,RCEP成员间经贸合作与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台湾经济体越来越被孤立。随着资本不断外移,岛内“产业空洞化”、经济增长减速,呈现所谓“闷经济”状态。
经济不好,民众早就有感触和反弹。民进党当局当然不希望把RCEP生效实施带来的冲击讲得很严重,以免造成整个社会对民进党执政的不满。
民进党到现在还嘴硬,除了怀揣政治私心,主要还是指望美日等“外援”,因此眼巴巴盯着CPTPP和TIFA。
作茧自缚
作为“拓展对外经济空间”的两大重点目标,蔡英文把CPTPP列于“施政优先项目”,甚至不惜顶着岛内如潮民意开放“莱猪”(含瘦肉精的美国猪肉),希望对美经贸合作有所进展。结果呢?抛了半天媚眼,连个靠谱的回应也没有,“单相思”而已。
这种“单相思”是一种必然,因为它回避了问题的实质——台湾能不能加入CPTPP,或与其他经贸伙伴签订官方层面的经贸合作协议?
台湾地区想要参与更多国际经济协定,怎么可能绕开一个中国原则?民进党当局迄今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而且倚美谋“独”,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导致两岸双方无法就台湾地区加入地区经济组织事宜进行协商。大陆的态度很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地区加入任何官方性质的协议和组织。
岛内舆论痛批,正是民进党当局推行“联美抗中”政策,导致台湾地区无法加入RCEP。对此民进党当局心知肚明,却一边跳票一边硬拗,甚至倒打一耙。但无论怎么狡辩,都无法否认,正是其不当政策让台湾在全球经贸活动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进一步遭到边缘化。
唯一正道
岛内各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ECFA,也就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2022年继续执行。对照RCEP上路却置身其外的尴尬,台湾企业十分庆幸有ECFA的存在。这几天,台湾输入大陆的石斑鱼被检出了含孔雀石绿等有毒物质,台湾养鱼业者笑脸眨眼就变哭脸。为啥?就怕因为一时之失,影响到ECFA后续的变化。
从ECFA到RCEP,大陆始终如一,希望把大陆的发展机遇与台湾同胞一起分享。大陆作为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是岛内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对此,台湾业界和民众都很清楚。而民进党当局却不领情,反而常用“仇中”言语对台湾民众进行“情绪勒索”,阻碍两岸人民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同时又坐视ECFA优势逐渐流失,让台湾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进退维谷。
有香港媒体明确指出,如果台湾未处理好两岸关系,未来要加入RCEP、CPTPP等几乎是不可能的。
改善两岸关系,乃民进党当局唯一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