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陆军少将郑旗生:弘扬孙中山思想,共创民族复兴大业
110年前的10月10日夜,随着武昌城内传出一阵枪声,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由于历史等因素,辛亥革命110年后的今天,中国尚未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
而近年来,一些外部势力为了遏制和延缓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们企图以台湾问题来牵制和打乱中国的发展和民族复兴,加上民进党当局一心“谋独”,勾结外部势力,甘当他们遏华、反华的马前卒和棋子,台海局势变得日益严峻复杂。
从李登辉开始,经陈水扁,到蔡英文,他们在历史文化方面大搞“去中国化”运动,企图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以及台湾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然而,无论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之流如何逆行倒施,却无法改变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且在台湾岛内,有一群孙中山先生思想的追随者,他们在做着和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相反的事——想方设法让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深植台胞的心里,让中华文化在岛内延续根脉。而《台湾的抉择——从孙中山谈起》出版者之一,台湾两岸统合学会执行长、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理事郑旗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日前,本报记者就两岸有关问题采访了正在大陆参加活动的郑旗生先生。
郑旗生说,纪念辛亥革命,绕不开孙中山先生和他的伟大思想。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他的“振兴中华”口号和他的“天下为公”伟大思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都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弘扬孙中山思想,共创民族复兴大业
郑旗生,1950年出生于台湾,祖籍福建建瓯,前台湾地区陆军少将。曾任台陆军总司令、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蒋仲苓的办公室主任。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因反对李登辉“台独”路线,郑旗生愤然退役。
对于在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近百年,两岸关系也已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在岛内重提弘扬孙中山思想?郑旗生的回答是,“因为孙中山对两岸而言,有着特殊的历史连接,孙中山思想也同样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财富。”
郑旗生说,虽然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等“台独”势力在岛内极力搞“去中国化”,还曾一度大搞“去孙中山”运动,但没有人可以忽视或抹杀孙中山对当下台湾的影响。
首先,台湾岛内目前至少有着数十万由孙中山一手缔造的中国国民党党员;其次,台湾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孙中山信众、敬仰者和路线支持者;再次,即便是民进党籍人士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其交接仪式时,也要面向办公室墙上的孙中山画像宣誓。而且在台湾的行政机关和民意机构、学校,也都挂着孙中山的画像。台湾还有很多以“中山”命名的道路、纪念馆和公园……孙中山对于台湾而言,可以说无处不在。
郑旗生说,在大陆,孙中山巨幅画像在重大节日时矗立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足以说明孙中山先生在大陆人民心中的历史地位之高。中国共产党更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郑旗生认为,两岸曾因内战导致几十年完全隔绝,在“台独”势力大搞“去中国化”运动下,“反共”意识和“反中”意识交织,导致岛内民众的中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受到严重影响,而孙中山和他的伟大思想,恰恰为当前两岸间提供了重要的连接,也是非常重要的交集。
郑旗生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也是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孙中山先生一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
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们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斗争过程中,孙中山先生始终关注台湾、关心台湾民众。孙中山先生曾先后三次赴台湾考察,在其一生的著作和言论中,直接涉及台湾和台湾光复问题的有35处之多。
据郑旗生介绍,就在甲午战争之后,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了“恢复台湾,巩固中华”。而光复台湾一直是中山先生的革命政策之一。当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重病垂危的时候,仍念念不忘台湾同胞,关心台湾同胞的革命事业。
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去台湾,都在日据时期,他的每一次到来都给了日本铁蹄下的台湾同胞以巨大的希望和鼓舞,在爱国的台湾同胞与革命志士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更使台湾志士们受到不可言喻的精神感召。台湾抗日志士罗福星、林祖密等台湾同胞,正是在孙中山先生的鼓舞下,回到祖国大陆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又回台湾领导抗日运动。在台湾,主流民意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台湾的历史地位不会动摇。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因此,在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弘扬孙中山精神在两岸同胞中有很大交集,容易引起共鸣。
郑旗生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同为中华儿女。那么,孙中山先生的“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宏愿,理应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
孙中山《建国方略》等宏大构想和遗愿在大陆实现,台湾呢?
从1949年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到后来的蒋经国执政,台湾当局都自视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正统”,多年间在国际社会与大陆争“正统”地位。
然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于1917年到1919年写出的,当时被外国记者认为是孙中山先生的一种空想且不可能实现的《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修建铁路、公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还有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等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在大陆早已实现。而且70多年来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去年大陆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在14亿人口规模的国家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创举。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郑旗生感叹,过去看到大陆纪念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台湾方面总会说,“我们才是孙中山先生的真正继承者”。“既然如此,那台湾为实现孙中山先生遗愿做了什么?什么也没做,而今这些在大陆都实现了。”郑旗生说,“实践证明,和台湾比,中国共产党人才算得上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真正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此外,郑旗生还从孙中山先生主张“五族共和、以建中华民族主义”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56个民族大团结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孙中山针对中国当时尚未工业化开出的《实业计划》处方,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等方面,进一步说明中国共产党才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
“平实地说,孙中山既是一个西化主义者,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主张建立一个主权完整的现代化国家,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郑旗生说,这一点,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应善加继承,为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复兴作出更多的贡献。
警惕民进党将台湾国族认同推向“新加坡化”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究其原因,一是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勾结外部势力,充当他们遏华“马前卒”。三是加快包括“去中国化”在内的“渐进台独”步伐。
在谈到民进党在岛内各领域大搞“去中国化”运动,和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破坏力时,郑旗生表示,民进党已先后执政两次,陈水扁和蔡英文共13年多,但再加上李登辉执政后期,前后已逾二十余年,“去中国化”“反中”运动,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可谓又深又远,至少台湾两个世代年轻人受到了影响。他们在蔡英文的认知里就是“天然独”,是民进党“票源”。
民进党搞“去中国化”,自然引起了两岸有识之士的忧虑。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无论民进党如何搞“去中国化”都是徒劳。其理由是,“民进党人说的是中国话,写的是汉字,中国化如何去得掉?”因此,他们便推出这样一个结论——民进党“去中国化”是伪命题。
不过,郑旗生对这种论调并不认可。他说,“去中国化”绝非伪命题,“去中国化”加“反中”,就为了形塑台湾人只知台湾,而不知大陆,把中国当作“外国”;从心理认知到行动认知都排除国家统一,只剩台湾“独立”,长此以往,届时两岸只能兵戎相见,宁不悲哉?!
在郑旗生看来,只要民进党继续在台湾执政,“去中”“反中”必不停歇。而“去中国化”对两岸关系造成的伤害,至少有下列几个表现:
一是,民进党将在台湾史方面,借着历史、文化教育,改变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后中国认同即自然消失;
二是,当台湾人民对中国的认同消失,只剩台湾认同,民进党即可顺水推舟将台湾推向“新加坡化”。届时台湾人均称自己是“华人”,而不是中国人,即使用中文但与中国无关。这一点岛内已经出现苗头;
三是,“去中国化”最大的破坏是使两岸人民敌对意识升高,双方友善和平关系不复存在。结果是和统机会变小,但一旦出现兵戎相见,又将是中华民族最大创伤。
面对民进党“去中国化”,郑旗生和一群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志同道合者,近年来也开始了反制行动。
他们在岛内成立了一支坚强的宣扬中华历史、文化的团队,成员包括知名大学教授、高中老师等,工作范围广及台湾全岛北、中、南各区。郑旗生本人则自2012年起在台北成立史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克毅文化出版公司,先后出版高中学生中国历史教科书,供高中学校选用。
据了解,当时正逢马英九执政,民进党在地方仅掌握六个县市,然而可惜的是,当时的马英九当局和国民党执政县市并未大力协助推动高中中国历史教育。
“我和同仁们努力说服国民党执政的地方县市,如三个人口最多的县市,台北、台中和新北市长,但高中学校选书仍很有限,各校教师及校长甚是忌惮民进党反对。”郑旗生说,后来他和同仁们又出版了两岸关系著作,如:《台湾的抉择——从孙中山谈起》《台湾的抉择2——孙中山思想与新古典社会主义》《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等重要书籍。并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东海大学、台湾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嘉义大学等十余所台湾知名高校举办专书论坛,吸引年轻学子重视中华文化、历史及两岸关系发展,成效显著。
此外,还由出版公司组成师生访问研习团赴大陆参访并座谈,经费全由郑旗生支应,以减轻学生负担。
“这项活动效力极为成功,必须持续办理,才足以积少成多。”郑旗生说,2012年至今,他和全体同仁坚持不懈,不达目标、绝不停止向前。
对于未来,郑旗生表示,他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呼吁台湾民众觉醒,切断台湾依附美、日殖民关系。二是持续办理全台大学生有关中华文化、历史和两岸关系的论坛,强化“反独促统”论述。三是导正台湾极端资本主义色彩,融合社会主义元素,完成均衡社资体制。四是,甄选优秀大学青年赴大陆研习并鼓励他们在校内筹组研习中华文化社团等相关活动,宣扬中华文化、历史认同。
不过,郑旗生也坦言,这些活动的开展也要视经济情况来定,毕竟全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维持很久,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和支持。
两岸亟须建构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记忆
历史观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民族深入心灵的共同记忆,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大一统的基础。但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凸显没有中国史的“台独”史观。由此造成了岛内一些青年“今夕不知何夕”,以及“人不知史”的怪诞景象。
郑旗生认为,如何重新建构两岸同胞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共同记忆,无论对于统一前,还是未来统一后的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都十分重要。作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两岸社会的最大交集,是跨越心灵海峡,达成心灵契合的最佳使者。
大陆应当发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灯塔”功能,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不断用各种传播媒体传达给台湾地区的青年。通过多种形式的两岸交流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人加强对中华文化、历史、民族的认同。
台湾青年人统“独”立场出现积极变化
不可讳言,“台独”势力在岛内当前占据一定优势,支持统一者势弱,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台湾民意对于统一的态度,尤其是台湾青年人对统一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最近岛内一家亲绿民调机构针对台湾青年人做了一个统“独”支持率的民调。民调显示,在台湾青年人中,支持统一的人数达到15%,而同样内容的民调,在4年前,台湾的青年人支持者统一的人数却只有8%左右。
对此,郑旗生表示,不论8%或15%,呈现台湾青年人对“统一命题”还比较弱,缺乏中国认同,值得警惕。微幅上扬则说明台湾青年朋友逐步识破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看清民进党高举“台独”骗选票,实际上“台独”根本就是死胡同,“独降统升”也就自然显现。
“从最近阿富汗变天的情况来看,西方外部势力对阿富汗的干预反而加速并促进了阿富汗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国家认同,如今美日等外国势力对台湾的渗透与干预,还未普遍被台湾同胞所认识;就此而言,两岸同胞实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共同努力。”郑旗生说。
国民党应站在民族大义一边促进两岸统一
对于中国国民党主席换届改选,郑旗生表示,希望中国国民党能找回孙中山先生的创党精神,为国家统一努力,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对“台独”一边,而不是整天盘算着为了那么点选票,就跟在民进党后面不敢说出国家统一。
郑旗生说,中国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曾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几年国民党却出现了路线摇摆,希望新的国民党中央能在国共两党共同政治基础之上,与大陆保持良性互动,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为台海谋和平,为同胞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