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同忆”琦君 共话“乡愁”线上交流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

编辑:左妍冰|2021-08-24 16:24:3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两岸“同忆”琦君 共话“乡愁”线上交流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温州市台办)

 

8月22日上午,由温州市瓯海区琦君文化研究会主办,瓯海区琦君文学馆承办的第十一届琦君文化节——两岸“同忆”琦君 共话“乡愁”线上交流活动在琦君文学馆举行。来自台北温州同乡会的乡亲、“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的台湾青年学生以及在台湾就读的瓯海陆生共60余人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出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1949年5月赴台湾地区。琦君的创作以怀乡散文见长,有《桂花雨》《春酒》《下雨天,真好》等10多篇文章入选大陆、港澳台地区语文课本,中篇小说《橘子红了》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播出后轰动海峡两岸。琦君作品内含深切的乡愁之感,牵动了许多台湾同胞思乡恋乡之心,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炎黄子孙拳拳爱国爱乡之心。

 

活动现场,通过屏幕,所有人的视线跟随着琦君文学馆讲解员潘理花的脚步,参观了《一花一木耐温存》、《万水千山师友情》等五大篇章的介绍,了解了琦君的成长、成名之路。随后在线讲述了琦君的一些故事,并播放了琦君2001年10月返乡的纪录片,为大家还原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琦君。

 

“琦君思乡恋土的家园情怀,非常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台北温州同乡会理事长陈继国在线表示:“藉由这次交流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琦君,包括琦君在散文著作中很多过往她童年时期在家乡的一些的记忆事情, 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唤起一些对过往的记忆及追溯,让我们这些来自温州的乡亲们非常有共鸣。”

 

“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总会长、温州大学台籍讲师许晋铭说:“琦君文化象征着两岸民间这种斩不断,彼此连结、凝聚的历史情怀。每一个台湾青年都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螺丝钉,两岸的融合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青年的共同目标。”

 

在线的两岸青年学子们也纷纷发言,讨论心目中的琦君和琦君的文学著作,谈琦君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对自己的影响,也有一些学子结合自己赴陆赴台求学的经历谈起了对乡愁的理解。四川大学的台生林同学介绍自己的父亲是台湾嘉义人,母亲是东北人,小时候经常在两岸之间往返,他谈到:“小时候在台湾地区念书,念到课本上琦君的文章《桂花雨》,常常让自己想起妈妈做的韭菜盒子,就会很想妈妈。”陆生苏同学现就读于台湾成功大学,她说因为疫情原因,自己已经1年没有回家了,今天参加这个在线直播活动,听到了熟悉的乡音,内心十分地感动。她表示,这种情绪可能就是琦君当时在台湾地区创作这些充满“乡愁”味道的作品时的心境吧。

 

琦君文学馆负责人黄信坚表示:“这场两岸‘同忆’琦君 共话‘乡愁’线上交流活动,是瓯海区第十一届琦君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今年是琦君文学馆成立20周年,也是琦君故居老宅建成100周年。今天在这里举办这场线上的盛会,同时也是为了纪念琦君,感谢琦君为故乡后人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化瑰宝。琦君文化是咱们瓯海的家乡文化,我们一直致力于将它发扬光大。”

 

据悉,琦君文学馆是由琦君故居“养心寄庐”改建而来,2001年10月,84岁高龄的琦君先生一路风尘,到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亲自参加了琦君文学馆的开馆剪彩仪式。2010年11月,琦君文学馆成为浙江省首批涉台教育基地。(中国台湾网、温州市台办联合报道)中国台湾网8月24日讯 

标签:两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