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艺术的遇合与重生

编辑:张旭|2020-03-04 10:01:42|来源:中国时报

中国刺绣艺术的遇合与重生

 

姚惠芬、姚惠琴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苏绣作品《骷髅幻戏图》

 

中国刺绣艺术的遇合与重生

 

纳苏品牌以彝族刺绣开发的记事本

 

中国刺绣艺术的遇合与重生

 

鲍殊易创新运用刺绣元素做成的服装《袍衣山河》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当时,会议室的主席台变成了展览台,会议室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类带刺绣的服装和饰品,大家研讨的主题正是“中国传统刺绣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主办方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中国刺绣艺术是中国手工艺传统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源远流长,苗绣、藏绣、侗绣、满绣等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精彩纷呈。数千年来,一代代遍布城乡大地的绣娘和绣女们,通过刺绣表达了最为深挚的情感和希望,也沉淀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在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21世纪,中国民间刺绣如何在现代化的多元社会文化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承载和表达那些对于中国民众来说不可替代的情感和意义,如何把中国民间刺绣这个文化瑰宝发扬光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它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正是此次论坛聚焦的问题。

 

不仅仅是手工艺

 

而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纤维加工量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但是,“我们不能光是制造能力领先,制造水平领先,我们的纺织业还需要有文化,尤其需要有传统文化,所以要振兴传统工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说。刺绣正是传统手工艺中影响深远的一大门类。

 

刺绣在中国有4000多年的历史。刺绣上常讲的“大小五福”的价值观来源于周代。《尚书·洪范》中记载,周武王向大臣箕子请教治国理政的韬略,箕子提供的九畴中的第九畴是“飨用五福,威用六极”,就是礼仪和刑罚恩威并用,来维护社会秩序。这里的五福是“寿、富、康宁、好德、善终”。这正是刺绣五福思想的来源。另一个说明刺绣文化源头的证据是服饰的“十二章纹”,就是中国封建时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等12种纹饰,表示不同的官阶和身份。这些纹饰主要借助刺绣得以实现。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袁世凯时期,即使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政府委托时任教育部官员的鲁迅、许寿裳等设计国徽,鲁迅使用的构图要素,依然是“十二章纹”的内容。

 

在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看来,包括刺绣在内的中国手工艺正经历着一场复兴。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基因是男耕女织,就是农耕和手工艺,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这种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和震荡。但是越来越发达的工业生产却逐渐掏空和扭曲了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人们需要回到手工艺的情感和价值模式中,体验一种人文的存在。另一方面,智能时代的来临,也使得人可以余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手工劳动。因此,在手工艺复兴大潮涌动的背后,“像西方曾经经历过的一样,中国也在经历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从艺术作品出现的,这次文艺复兴则是文化自觉,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革命。

 

传承的好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保护传统刺绣艺术成为广泛共识。无论是侧重于静态物质保护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侧重于活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国家推动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从舆论到措施,刺绣艺术正获得空前有力的保护和传承。

 

湘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爱云从2007年起,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聘为兼职教授,其间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刘爱云大师工作室”。刘爱云亲自带徒授艺,融师徒相授于现代学院教育,利用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90后”“00后”刺绣传承人。“湘绣的发展需要有文化、有素养的新一代青年来传承,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她说。

 

杨德全是蜀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来一直坚持蜀绣的保护与传承,历经曲折。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杨德全越来越觉得赶上了好时代。如今她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四川(黄汉)绣庄有限责任公司,还发起建立了成都蜀绣博物馆。杨德全常说:“蜀绣不只芙蓉、鲤鱼和熊猫。”研讨会上,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她的创新绣品在法国巴黎十二街区的展览。“巴黎是世界文化的高地,成都是天府文化的圣地。几千年的巴蜀文化和刺绣文化在欧洲展示,唤醒了人们对历史记忆的尊崇和热爱,同时让时代的经典元素焕发出东方美学的魅力。”

 

姚惠芬是苏绣大师沈寿的第四代传人。1998年,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苏州高新区镇湖镇创办了当地第一个绣庄“琴芬绣庄”,“琴芬”与“勤奋”谐音。她们的创业、创新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姚惠芬无怨无悔。进入新世纪,姚惠芬的创作进入全盛期,对外交流也进入广阔的天地。她的苏绣作品先后几十次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及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其中一些作品还被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美术馆、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

 

谈及粤绣,一个数据反映了其产业化的面貌:全国婚纱晚礼服70%都生产于粤绣重镇潮州。这为粤绣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粤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的刺绣艺术工作室和创意中心业务十分繁忙,但是她仍然孜孜不倦地专注于艺术创作。她的作品一路展到联合国大厦。康惠芳感慨:“当我站在联合国展厅的时候,我的感受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一个绣花女的荣耀地位!”

 

分享这个时代机遇的不只是四大名绣。2013年,武汉纺织大学与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武汉汉绣产学研发展中心”,并组建“汉绣发展公司”。据悉,这是武汉市首个具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能力的汉绣产业链发展平台。2019年,武汉纺织大学获批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绣基地。来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张春海是湘西红苗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支持下,他成立了湘西春海挑花传习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和免费授徒,成立两年来培训的学员已有200多人次,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轻人。

 

在创新中浴火重生

 

何谓创新?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东西,改变。实际上我们所谓的任何一种传统,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的。正如台湾锡雕工艺大师陈万能所说,“传统就是昨天的创新,创新就是明天的传统”。

 

姚惠芬所代表的苏绣工艺就是代代创新的典范。沈寿创立了“仿真绣”,第一次把苏绣带到了“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并拿回了一等奖;第二代杨守玉在上世纪30年代发明了“乱针绣”,真正做到了以针代笔;第三代牟志红是参与第一幅双面三异绣作品《鹦鹉仕女图》的绣娘;而到了第四代姚惠芬这里,则将传统刺绣的针法技艺与西方素描技法相融合,发明了“简针绣”。2017年,姚惠芬的34幅苏绣作品第一次进入威尼斯双年展,以宋朝名画为刺绣蓝本的《骷髅幻戏图》,运用了50多种针法来表现,是苏绣工艺的一次大胆创新。

 

需要创新的不仅仅是技艺。湖南师范大学湘绣研究中心主任孙舜尧,从事湘绣的创新和开发已有8年,如今成为湘绣传承的标志性人物。他用力的方向是如何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运营让湘绣恢复活力。2019年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所用的外交礼品《芙蓉国里》就出自他的团队。这个产品一方便携带,二摔不烂,三方便摆放,四能长久保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中心执行主任孙冬宁则着重在刺绣工艺与时尚结合上开拓空间。2018年开始,恭王府举办了包含大量刺绣艺术在内的非遗服饰的时装秀,产生了良好反响。今年这一活动有了很多的扩容和提高,并走出了恭王府,在景山公园所在的北京中轴线上点亮中轴。

 

青海省在刺绣方面所做的更鼓舞人心。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颜宗成介绍说,青海省六大主体民族都有绣品,全省有30万个绣娘,目前,他们正在把青绣作为拉面、唐卡之后的另外一个区域文化品牌在重点打造。打造青绣品牌列入了起草中的青海省“十四五”发展规划,青绣大赛正在举办,青绣协会业已成立。青海省上上下下对打造青绣品牌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也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青绣,是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日本手工艺大师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说:“因为有了工艺之道,美之国度才能实现。”“在一代代刺绣人的共同努力下,古老的中国刺绣艺术正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会议召集人、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宏复在会议总结发言时说。(记者 杨晓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