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6.4% 中国经济积极信号更强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17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达213433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持平。同期发布的就业、物价、收入等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也普遍好于预期。这表明:中国经济今年实现了平稳开局,这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为全年经济增长实现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来看,一季度中国经济的运行呈现三个鲜明特点:
首先,稳中有进的趋势更明显。一季度6.4%的增速,处于中国政府设定的6%至6.5%预期增长目标范围之内,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6.3%的最新增速预期。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跑赢GDP;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1.8%,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小幅上涨0.4%……这些衡量一国经济的主要指标走势表明,中国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抵住了下行压力,正在企稳回升。
其次,经济结构更优化了。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是结构优化的程度,也就是能否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7.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7.8%和6.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1%,成为最大的贡献力量;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增速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业、需求、区域三个层面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进一步成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是市场信心更强了。对资本与市场而言,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一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年四季度提升3.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3.7%、新增人民币贷款5.81万亿元同比增长9526亿元、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景气区间……这些都表明,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投资兴业的信心明显增强。
在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开年取得上述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它反映出:中国经济扛住了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抗压性,这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奠定了基本盘。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政府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如期落地的效应释放,增强了世界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和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而为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创造了有利环境。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对世界无疑是个利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调低了今年全球增长预期,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独调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速,这一分析判断说明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
这份不俗的开年经济成绩单释放出诸多利好信号。接下来,中国要继续抵住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等各种考验,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障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