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图片展走进欧洲议会 展示中国和平发展传统
海峡飞虹消息(记者 郑治)当地时间1月15日,为期一周的“郑和下西洋”图片展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总部拉开帷幕。该展览旨在展示中国航海家郑和600多年前七下西洋的历史,帮助欧洲政治家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郑和下西洋”图片展开幕式上致辞
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向中外来宾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他指出,和平合作、开放融通的“郑和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说:“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尽管中国曾经是一个超级大国,在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郑和率领舰队七下西洋,但没有掠夺任何资源,他所做的是带去中国的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中国人民仍然继承了我们祖先的基因,这就是爱好和平、寻求合作,我想这点会给欧洲人们、欧洲议员留下深刻印象。”
张明强调,中欧双方都热爱和平、崇尚开放。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保护主义思潮抬头,中国愿同欧盟一道,继续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做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德瓦议员接受记者采访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德瓦议员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曾是世界第一大强国,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充分说明,即便在中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明代,中国从未侵占或殖民过任何国家。该图片展将让欧洲议员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传统,从而增进对当今中国和平崛起的认识。德瓦议员说:“我希望中国和欧盟携手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一种和平合作的发展模式,成为典范,希望今天的图片展正是在此过程中所迈出的小小的一步。”
欧洲议会议员奥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历来爱好和平,中国航海历史、对外交往的历史丰富悠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以史为鉴,对当今的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奥登说:“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就,永远不要感到吃惊。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非常小,我们必须增强国际合作,和平相处。”
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告诉记者,在展览期间,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会每天向全体欧盟官员群发邮件,介绍郑和七下西洋史实、对文艺复兴、文明传播的影响等学术研究内容,目前已获得非常积极的反馈。盖琳说:“比如有两位葡萄牙议员,当我们发第一封邮件时,对比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和哥伦布的船队,葡萄牙议员就说,你们的活动搞得很好,但是当你们对比的时候,能否也跟我们葡萄牙的达伽马做一个相应的比较。也就是说,议员们希望看到我们更多的文章,还有议员会主动给我们回邮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一名欧洲议员观看图片展
“郑和下西洋”图片展是由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共同举办,参展的60余张图片再现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路线以及船队规模、到访地区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