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拔萝卜”——台青大陆创投攻略篇
“现在是最好的时期,台湾年轻人,快来!”----虞慧芳(厦门市场台商协会副会长、台青创客家总经理);
“咱们中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高莉蓁(中国国际金融理财师、台湾国际认证理财规划师,富鸿理财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认清自己,大步向前,美好的未来等着大家”----许炜昕(厦门掘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
“台湾创业家来大陆一定要细致入微、体贴入心,要在这边学习拥抱变化”----郭宏鸿(淘宝大学讲师、国家级青创基地宁波市鄞州红番薯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巾帼不让须眉,为了梦想我们永无止境”----法卓(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草帽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冬日鹭岛,风和日丽,海阔天空。12月5日刚刚闭幕的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中小企业合作及青年创业推动小组分论坛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两岸青年企业家及创业者们围绕“创新、融合、新梦想”主题,就如何更好地交流合作展开热议。两岸青创代表指出,中小企业和青年正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主力”。近几年大陆各地陆续出台针对台湾青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台青来大陆创业就业,不少台青已在大陆取得了亮眼成绩。
12月3日至5日,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在美丽的厦门召开。(摄影 :何婧 )
对于事业已有起色的青年台商来说,今后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思考如何深耕专业领域,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来突破创业瓶颈。而对于刚刚来大陆或者正准备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来说,这些前辈的创业经验和他们走过的路就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创业应具备的心态
对于初到大陆的台青创业者,几位创业前辈都普通谈到了一个“稳”字。
法卓:《航海王》这部动漫剧伴随着我十几年的成长,一群年轻人为了梦想而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对我们青年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你自己心目中的海贼王,成为互联网大航海时代的赢家。创新就是面对现在而去改变未来的态度。你一定要去充分发挥你自己的长板,不要盲目地去追风,要深度地思考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然后做好布局和规划。
天津草帽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卓在专题论坛现场向青年们传授经验。(摄影 :母曼晔)
虞慧芳: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40年,很多台商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人。“九合一”选举以后,非常多的台湾企业现在要过来大陆“卡位”,因为以后台湾和大陆的经贸往来会更密切。对青年创业者来讲,现在应该是更好的时期。在座的青年我们一起发大财。我给创业者的意见是务实、不好高骛远。我建议在读大学的同学可以勇敢一点,无非就是实习,过来试一试,不管你以后在哪里工作,实习的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是刚刚大学毕业,我建议你先来大陆工作,然后想好了再开始。我们不建议大学毕业拿着父母亲的钱就来创业。不要说大陆各地现在都有补助我就来了,靠补助的企业是撑不住的。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营利模式。
8月7日至8月13日,25位台湾学生聚首福州,“第二届极限60小时微电影PK赛”打响。两岸青年学子一起分工合作,以“好福趣”为主题,规定在60小时内写脚本、拍摄,并制作出一部5分钟的微电影。透过两岸青年不同视野,深入了解福州传统工艺之美。(据资料图)
许炜昕:马步蹲得深才能跳得高。创业没有捷径。大陆市场大、机会多、优惠的政策非常地好,但创业初期稳扎稳打往目标迈进才是真正的捷径。我对于台青创业者的建议是多看多听多思考。许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其实要先确认自己能做什么以及什么做不到。大陆市场是台湾的60倍以上,各行各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且各领域分工非常详细。放眼世界,大陆对于青年创业的初始环境真的是给予非常多的政策补助,但是自己的基本功要够硬,对于市场的调整应变以及专注的程度要足够。创业者要先了解自己创业项目的优劣势,不要对市场过于乐观。
高莉蓁:创业是艰难的,所有的困难都是磨炼,要有在冰里长出一朵花来的精神。当这个心态对了以后,企业家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挺得过去。企业家都有个特质:专注,因为只专注做一件事,所以他能从小做到大。
12月5日举行的小组青创交流座谈会主题为“携手开创两岸青年在大陆的发展新契机”。这是座谈会现场,台青创客分享创业经验和建议。(摄影 :母曼晔)
学会融合接地气
谈到融合,接地气是几乎所有青创家们提到最多的词语。
郭宏鸿:大陆人和台湾人在讲话方式、思维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文化造成双方的差异。我来宁波的时候朋友跟我说,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接地气。接地气是什么?是把鞋子脱了站在草地上吗?其实不是。我会建议刚到大陆创业的台青搭着公车去吃全城的小吃,逛当地的菜市场,实际使用微信、支付宝,去接触到民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感受,分析市场,你才有办法去决定你下一步要怎么样。许多台湾青年凭着在台湾的经验到大陆施展,“阵亡”的非常多。其实你花半年一年的时间来看市场、调整、站稳脚跟再去做,对企业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帮助。另外,我会建议,一是过来的商品要符合大陆这边的需求;二是从小地方做起,目标客户群更准确,做小而美,不要一开头就是全国市场,深耕好以后再往外扩展。
虞慧芳:放弃小确幸、融入大舞台。我们基地是两岸的团队在服务两地的青年,成就了好几对两岸的婚姻。我以为,对于来大陆的台湾青年,融入和接地气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融合是取长补短多合作。台湾的文创更加有底蕴、台湾的服务更加有温度、台湾的人才更加有活力。在资金方面,大陆政府在天使资金方面比台湾做得要好,我所在的厦门和上海各级政府都有天使资金在帮助新创企业。全国有76个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如果台青来创业可以优先选择基地,这些基地有便利的办公环境、完善的服务、成熟的运营模式,每年都会办创新创业大赛,还有配套的扶持基金。政府的营商环境更加法制化,服务也更加人性化。
12月5日上午,台青创客、“台青创客家”总经理虞慧芳讲述大陆创业历程,分享经验和建议。(摄影:新华网 肖和勇)
许炜昕:创业之初,资源是有限的,要把所有火力集中在自己能掌控的事务上面。我公司在初期对大陆的税法不了解,以至于多交了好多税。新创公司接到业务固然开心,但我要提醒的是,税、账、法是非常重要、马虎不得的,我建议台湾青创者都要进入到两岸青创园区,园区对于政策、财务、税务、法务都会给予企业相当大的扶持以及及时解决问题。
关于团队
法卓:创业过程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团队每个人的思想是否能够达成共识,是否能够寻觅到三观一致、志同道合的人快速连接到一起组建团队,形成思想上的共融,达到共同高度的认知是关键。
高莉蓁:创业就像拔萝卜。一只小兔子从一个小萝卜开始,慢慢慢慢拔出大萝卜。当他拔大萝卜的时候发现,糟糕,人不够了,怎么办?没关系,找人来,所以开始有了团队的概念。团队需要融合。我在大陆十年,我认为融合就像夫妻相处一样,有的一辈子相亲相爱,有的一辈子吵吵闹闹。在创业之前应该先要交朋友。重点考量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团队,我认识的这批人适合不适合我往下走?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脚步是一致的,中间怎么吵吵闹闹都没有关系,就像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吧,总有一天会走到河的彼岸。
富鸿理财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莉蓁认为,团队的融合需要大家互相的理解和包容(摄影:母曼晔)
许炜昕:创业初期我们要找战友。大陆的小伙伴一般比较有狼性,敢冲敢闯;台湾的创业团队没有那么冲,但是想得比较多、比较务实一点,一步一个脚印规划得更好一点。一个团队如果有大陆伙伴又有台湾伙伴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融合体现在一个团队中就是互补,由大陆的伙伴先开头,由台湾的伙伴在后续的执行上作支持。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今年适逢大陆改革开放40周年,而大陆致力于为台商提供良好服务的政策取向一以贯之,对台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各项政策和服务只会越来越好。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台湾青年们,come on,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