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观点:台湾已陷全面低薪的人才危机

编辑:王瑞颖|2018-06-15 15:21:52|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国时报”13日发表评论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上个月公布2018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台湾的排名大幅下降3名,变成第17名,是近9年来最差。台湾首度被大陆超越,在亚洲退到第4名,也低于香港和新加坡。

 

评论说,岛内有人以台湾还在前20名内沾沾自喜,官员也出面信心喊话,说未来几年排名有机会好转。不过观察世界竞争力报告的四大项目:经济表现、当局效能、企业效能及基础建设,台湾今年排名全数下滑。其中企业效能下滑最多,主要是劳动市场细项指标已经掉到后段班,从去年的26名大幅滑落到第38名。

 

这是一个严重警讯。台湾的环境难以吸引高阶人才、人才外流、企业对吸引及留住人才的重视程度落后,高阶经理人国际经验不足,以及报酬不具竞争力等,都是IMD调查中拉低台湾竞争力的主因。这印证了不少有识之士的看法:台湾人才不足,严重影响了国际竞争力。

 

不可讳言,近几年来大陆改革开放,经济起飞,挟着庞大市场与成长机会,吸引国际企业进驻,不仅国际人才来台减少,台湾年轻世代也纷纷西进淘金。

 

东南亚国家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国际专业人才顾问机构指出,台湾高阶主管薪资低于大陆和香港,甚至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超越。台湾从基层员工到高阶主管,已经陷入全面低薪,难怪30岁以下年轻世代宁可离开台湾舒适圈,到东南亚寻找仅存的机会,开餐厅、开咖啡店、投身游戏电玩产业,7年间赴东南亚就业的人数增加了1倍。

 

人才外流,是台湾不得不面对的外在拉力,但台湾内部近来种种作为却等于把人才往外推,让情况雪上加霜,更是令人忧心。最明显的是台湾有不少人被意识形态所困,把人才的流动和忠诚度画上等号,甚至对杰出企业家、国际级学者也动辄污名化,冠以图利、肥猫等种种负面称号,要求不合理的齐头式平等。

 

长此以往,不但高阶专业人才却步,台湾仅有的国际级的人才也心灰意冷,大叹不如归去,台湾更难以延揽、留住顶尖优秀人才。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曾发布全球人才报告,警告台湾人才外流将在2021年达到世界第一,果真如此,台湾加速陷入脑力空洞化(Brain Drain),更难在世界竞争的舞台上,享有一席之地。

 

人才的养成需要时间与金钱大量投入。美国的竞争力排名长年以来领先全球,原因在于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聘请最好的师资、用最好的教学研究资源与设备,提升教学术与研究水准,并和企业密切合作,培育人才。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在全球排名突飞猛进、香港、新加坡也一直拥有领先的教育与学术环境,吸引全世界一流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要永续长青,更必须延揽、栽培专业人才,倚赖其全球运筹管理能力、灵活思考应变能力、数位商务实力,以及关系深化力等软硬体关键实力,才能持续升级,维持领先。

 

回顾上世纪,台湾曾经凭优质的高等教育提供企业充沛的高阶人才,也曾排除万难,提供优渥条件争取海外专业人士,造就了全球瞩目的经济奇迹。如今情势一百八十度逆转,台湾人为争取更好的出路、更大的发挥空间而竞相出走,往往一去不回,实力也将因此流失殆尽。

 

要如何力挽狂澜,留住人才?这是各方都要努力的功课。一来台当局要带头创造尊重人才的环境,制订延揽人才的政策;再者,学校要走出象牙塔,和企业密切合作,培养产业所需的人才;而企业也要以发展人才为己任,发掘并培育优秀人才。当然,台湾的年轻世代要有追求卓越的旺盛企图心,积极接受挑战,提升格局和视野,证明自己值得栽培,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唯有如此,在未来全球竞争力的战场上,我们才有机会再创佳绩。(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