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综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海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金句及其所体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93岁高龄的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深表赞同。
柯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谋发展,需要长远地考虑全体人民的未来与福祉,而非一时之利,而这正是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这也正是我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等具体的污染治理目标。国外专家表示,以中国过去5年治理污染的成效看,实现这些目标有相当把握。
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迈克尔·格林斯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过去5年间,中国在空气治理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可吸入颗粒物水平显著降低,让人们生活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中。
格林斯通说,中国将在保证经济健康增长的同时,继续降低空气污染。目前各省已开展了一些行动,未来还应继续增加排放者的污染成本,相信中国可以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今年3月,该研究所曾发表报告说,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空气中细颗粒物水平平均下降32%。短短4年间,中国治理空气污染取得的进步“不管从哪种标准说都相当卓越”,而美国完成同样的任务用了数十年。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王勤学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与水污染有了明显改善,洋垃圾的进口也得到了有效遏制。
德国富尔达应用科学大学垃圾与环境企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海因茨-格奥尔格·鲍姆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的环保举措一方面反映出自身清晰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倒逼欧洲等地的环保行业研发新技术,使塑料垃圾等能够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这引起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的共鸣。
“在过去5年时间里,中国的生态环境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这一转变让人惊叹,其发生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索尔海姆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是非常惊人的成绩,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很好的探索,如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等,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
他说,中国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应该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可以通过投资把太阳能等环境友好产业带向沿线国家,助力相关国家的经济朝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前进。
柯布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寄予厚望:“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新华社电 执笔记者:郭洋;参与记者:王小鹏、金正、周舟、张毅荣、高山、朱莉亚·皮尔庞特、华义、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