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岸关系回顾

编辑:马晓叶|2018-01-19 17:31:22|来源:海峡飞虹专稿

2017年两岸关系在不断升级的冷对抗中结束。台湾当局继续其对两岸关系的错误判断,执迷不悟地在“去中国化”和纵容“台独”势力发展,大陆方面则严守一个中国底线,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统一的历史任务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统一的进程。

 

一、官方关系:冷对抗不断升级

 

2016年12月3日蔡英文与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事件,就注定了2017年的两岸关系绝对不会平静,决定了两岸关系将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中演进。而蔡英文当局依然拒绝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根本性质问题上做出明确答复,进而在“柔性台独”方面断然推进的措施也注定了两岸官方继续停摆,两岸冷对抗的升级是2017年的必然。

 

 

2017年“5·20”之前,蔡英文通过《联合报》采访提出“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向大陆试水。在她看来,“新情势”就是民进党上台和特朗普当选给台湾当局带来新的亚太局势和新的机会;“新问卷”就是企图找到有别于“两岸一中”的两岸交流政治新基础;新模式就是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新方式。但是,大陆不可能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底限问题上存在任何让步的可能。台湾当局从此以后拉高调门,在两岸关系冷对抗升级问题上越走越远。

 

由于两岸双方在两岸关系性质问题上的认知南辕北辙,台湾当局的所谓“邦交国”圣多美与普林西比,巴拿马借机与台湾当局断交,与中央人民政府建交。之后,尼日利亚等五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台湾驻当地办事机构更名,去除“中华民国”或“台湾”字样。另外,国际民航组织也将“台湾台北”(Taipei, TW)改为“中国台北”(Taipei, CN),而2017年台湾代表均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大会(WHA)和国际劳工大会(ILC)参会邀请。蔡英文当局持续以“四不”对抗,其中,“不在压力下屈服”成为蔡英文当局凝聚岛内“台独”势力的动员口号。

 

两岸关系冷对抗的逐步升级使得两岸双方在政治、军事领域的互疑进一步提升,相关国际组织在台湾当局参与相关活动问题上照章办事,台湾当局的对外关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台湾当局在某些领域的活动和曝光度受到限缩。

 

但是,2017年冷对抗的升级总体可控,两岸关系中大陆对台惩而得戒,斗而不破。台湾问题上的相对稳定,对维护大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保障中共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民间关系:交流不断降温

 

总体上看,台湾当局依然顽固坚持从世界走向中国大陆的政策,继续推行“新南向政策”,并将其作为台湾重点突围的“亚洲区域战略”。除此之外,蔡英文当局提出希望发展“两岸交往新模式”,尽管她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内容,但这个新模式无疑是在不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的前提下收割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这在两岸博弈中绝无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蔡英文当局不断采取限缩两岸交流的措施,不断拉升两岸冷对抗的调门,2017年的两岸民间交往在不断降温,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大幅度下降。2017年底“新党三杰案”被舆论界普遍认为是台湾当局妄图在岛内封杀统一言论和限制统派人士言行自由的新开端。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新党

2017年12月19日,新党在台北召开临时记者会。就王炳忠等4名青年党工当天上午遭一以安全理由搜索、带走调查一事,该党副主席李胜峰质疑,除公开反“独”、谈统促统,他们犯了什么法?(图片来源:中新社)

即便在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7年的两岸民间交流依然有可圈可点的亮点。总体上看,两岸经贸依然在两岸民间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1-9月份,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依然高达782.2亿美元。同时,台湾同胞赴大陆求学、就业的情绪高涨,对在陆台胞的同等待遇及相关措施的逐步改善使得大陆成为台湾青年发展的新梦想地。中共十九大之后,大陆加强了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扶持力度,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有明显的进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36351916146353735186

2017年7月8日上午,2017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成功之路”大家谈活动,两岸嘉宾与台湾青年学生面对面,探讨创业就业的问题。

此外,双城论坛顺利召开,说明只要在同属一个中国的两岸关系根本性质问题上往前走,两岸就有突破交流僵局的办法。此次双城论坛,台北市长柯文哲明确提出包括“两岸一家亲”、“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等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论述。在论坛期间,沪台签署四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城市交流的新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上海台北双城论坛

以“健康城市”为主题的“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7月2日在沪举行。

三、涉台外部因素:日益明目张胆

从2016年底“川蔡通话门”事件后,台湾当局与美国方面、日本方面的来往逐渐从半遮半掩到明目张胆。2017年底,蔡英文当局更是在认准了这条道路,信心满满地提出两岸关系新论调,即“两岸关系不会暴走、不会僵住,也不会走回在过去国民党威权时代,不相往来的老路。”未来,台湾方面要“不卑不亢,稳住两岸,走向国际。

在年底的所谓“国防白皮书”中,台湾当局首次公布了美台军售流程,并提出了“战力防护、滨海决战、滩岸歼敌”的军事新思维。首先,台军的这些调整可能都与美军的建议有密切关联。蔡英文上台后,对马英九执政时期的台军战略有所调整。2016年,蔡英文将台军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2017年“汉光演习”后又提出“滨海决胜、滩岸歼敌”的建军指导原则。在美军的持续建议下,台军朝向发展“不对称”战力方向发展。这些,都与美军的指导密切相关。其次,提出“决胜滩岸”意味着美国对台军售的武器可能朝向这个方向调整。因为,针对假象登陆的大陆武器装备,就需要提升台军的“防卫预算”,拉抬对台军售的预算数额和武器层次。这对于美国对台军售而言,就有了更加堂而皇之的理由。第三,今年台湾当局对大陆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尤其是,我解放军军机绕台常态化之后,台湾当局更有了借口去提高对美的军购。并且在提高对台军售的额度之后,在美国的支持或纵容下,无论从语言还是行动上,不断拉抬两岸冷对抗的层级。第四,今年的台湾当局国防报告书首次公布了美台军售流程,将美台军售进一步公开化。这一方面是向世人表明美国是它的后台,一方面向向美国输诚,表明了它跟美国捆绑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也向台湾民意代表部门和反对党表明美国是他们的东家,以此威吓岛内反对美台军售的力量,起到为美台军售保驾护航的作用。总之,台湾当局国防报告书中的新变化是台湾当局进一步倒向美国的表现,其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其可能动向值得我们进一步警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W020170705346608737656

全国台联2017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在北京开营。(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回顾2017,展望2018,台湾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主调不会改变,岛内“柔性台独”的脚步不可能停止,打擦边球的“公投”可能会不停地给两岸关系添乱。但是,有十九大定下的对台方略,大陆进一步加强了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的实力、定力和信心,未来的两岸关系翻不起大波澜,两岸关系会向着国家完全统一的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作者:朱松岭 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国台办: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两岸关系继续克难前行

2018-01-17 17:02:13
展开全文

台媒:两岸形势新变化促越来越多台湾民众“用脚投票”

2018-01-16 10:13:52
展开全文

台媒:民进党刚愎自用 民众还能忍多久

2018-01-16 16:47:52
展开全文

挣人民币成为台湾年轻人的向往

2018-01-11 16:42:07
展开全文

许胜雄:蔡英文当局应摒弃两岸对抗旧思维

2017-07-24 10:36:50
展开全文

台媒:慎防两岸关系的潜在风险

2018-01-19 16:20:00
展开全文

严语:2018年两岸关系的冷与热

2018-01-18 15:39:28
展开全文

两岸民间社团交流开大门、走大路

2018-01-17 16:00:20
展开全文

专家:失去“九二共识” 蔡当局便不可能“维持现状”

2018-01-12 10:33:47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