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问卷、新挑战 ——2017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

编辑:马晓叶|2018-01-12 15:44:41|来源:海峡飞虹专稿

2017年正值两岸恢复民间交流30周年及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华民族站在开启民族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但蔡当局“柔性台独”执政路线导致两岸逐渐从“冷僵局”走向“冷对抗”,各种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持续增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冲击。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京召开

一、中共十九大开启两岸关系新时代

 

2017年10月18日的中共十九大为两岸关系定位、定向,全方位而权威地回应了各界关切,引领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

 

第一,从战略高度把握对台工作的历史方位与发展进程。十九大报告在“两个一百年”的宏大叙事中,论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国家统一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大框架中,为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湾问题解决赋予新定位。

 

第二,报告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首纳“六个任何”。这是巩固两岸关系行稳致远基础,为各种形式的“台独”、“挺独”划出清晰红线。

 

第三,提出“两岸一家亲”的具体实现路径,让“共圆中国梦”落地。包括尊重台湾现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厚植共同利益,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以文化内聚力实现心灵契合。对台政策论述转向台湾民心,合乎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于2017年3月在湖北武汉召开

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于2017年3月在湖北武汉召开,主题为“两岸关系:新态势与新模式”

 

二、大陆遏制“台独”同时,加速推动两岸社会融合

 

一年来,大陆对台政策“遏制台独更硬、争取民心更软”,在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进程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寻找持续动能。

 

一是强化遏制和反对“台独”。大陆正从必要的战略模糊走向必然的战略清晰,以消除不确定性,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其一,明示遏制“台独”的意志和能力。例如,针对“美台军舰互泊”炒作,画出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红线示警;大陆海空军“绕岛巡航”常态化,极大震慑“台独”势力。其二,在国际上巩固一中框架。“台巴断交”后,台湾未获邀参加WHA、ICAO和Interpol的活动,“台独”“国际活动空间”被大幅压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7年中国军机绕飞台湾岛

2017年7月中国军机绕台湾岛飞行

二是两岸融合发展带动岛内民意正向转变。十九大后,“卢丽安现象”、“许历农挺共”以及岛内频频升起的五星红旗不断展现岛内民众国家认同的新气象。年末,《联合报》、《天下》杂志等权威媒体民调均显示,岛内认同明显“统”涨“独”消,民众乐见大陆崛起并愿意来陆发展,其中青年群体意愿最高。此外,台北市长柯文哲坚持“两岸命运共同体”等主张,成功登陆延续沪台“双城论坛”,其个人声望也触底反弹。可见,大陆发展模式和成果的“晕染效应”预示着两岸融合发展的深度与趋势,即大陆可引领台湾人民用脚投票、重新选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五星红旗

元旦,金门最著名的老街“模范街”旗海飘扬

 

三、蔡当局终究难以完成“两岸答卷”

不过,在十九大为两岸关系提出新发展方向时,蔡当局仍无视形势变化,固守二元对立的对抗思维,不但消极回绝“两岸答卷”,更寻求对等博弈、谋求由守转攻、争夺历史功绩、叫嚣拒统对抗。

 

一是蔡英文两岸论述本质不变而姿态百变,僵化保守且愈加强硬。蔡全年两岸政策谈话百变不离其“独”宗。其一,顽拒“九二共识”。其“新情势、新问卷、新模式”论述本质是否认“九二共识”而欲概括接纳两岸交流成果,寻求“无共识的互动”。其二,制造“维持现状”假象。年终记者会上,蔡放话“不会暴走、不会僵住、不走回不相往来老路”,一厢情愿、画饼充饥地否认两岸僵局现状。其三,升级对抗姿态,宣示“以武拒统”。“三新”是弃守转攻,争夺“两岸对等博弈”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年末,蔡更将两岸政策裹挟到防务政策,“恐吓”大陆台湾外有“靠山”、内有战备。这说明,蔡对大陆的政治意志、战略能力和当前形势存在严重误判,两岸政策是为“柔性台独”护航、为“法理台独”蓄力。

 

二是蔡当局持续推动“柔性台独”路线,培植分离主义土壤。其一,为“台独公投”打开方便之门。12月,蔡当局大幅降低“公投”门槛,开启“法理台独”的“潘多拉魔盒”。其二,肢解“宪法一中”及其行政架构。蔡当局游走于“法理台独”边缘,布局消解“一中”在台湾的“宪法”地位。例如,废除“蒙藏会”、研拟裁撤“侨委会”等。其三,“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并重。蔡当局多管齐下、既破且立地构建“台湾国族认同”,包括强推“台独课纲工程”、语言平权、宫庙灭香等,“柔性台独”走上“最后一里路”。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台湾民众抗议蔡英文当局修改课纲

台湾民众抗议蔡英文当局修改课纲

三是制造“绿色恐怖”,封堵两岸交流之门。其一,“立法”和行政多管齐下,将对两岸民间交往的阻挠由个体限制扩张为规模管控。如通过修改“两岸条例”和利用“机密保护法”,限制退休军政人员赴陆活动。其二,借对泛蓝人士系统地政治打压、司法追杀和人身迫害,削弱岛内“反独促统”力量,制造“寒蝉效应”。特别是悍然搜捕新党青年军,释放“正面对抗大陆”的恶劣信号。

 

四、两岸关系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

新旧更替之际,台海并不平静。内外交困的蔡当局在两岸关系上冒险投机、“正面冲撞”的倾向有所上升,两岸擦枪走火、对抗升级的可能性在增大。

 

一是外部势力介入和蔡当局“挟洋自重”风险大幅上升。其一,美台防务合作呈现“突进”态势。美“军工复合体”推动实现了特朗普任内首次对台军售,推出多个“挺台”法案,制造美台“军舰互泊”、“联合演训”等虚实议题。其二,美台逐步建构台湾在美“印太战略”新角色,并加速与台湾“事实一体化”。蔡当局见猎心喜、积极投机,或将引发两岸对立、冲突。

 

二是多形态“台独”为两岸关系增加变数。其一,民进党内“急独”将持续牵扯蔡两岸政策。蔡英文政治能量骤减,其“维持现状”也在党内遭遇“基本教义派”更多牵扯与反噬,或导致蔡频繁“踩红线”。其二,“公投绑大选”效应或导致“黑天鹅事件”。“独派”有机会借民粹谋求“入联公投”,或寻求“修法”纳入“宪法”相关议题,两岸恐难有宁日。其三,“多独合流”态势明显。2017年,在蔡当局的护航、策动下,岛内“独派”与其他分离主义势力等暗通款曲、互壮声势,其合流、共谋态势愈发明显。

 

不过,新时代的两岸关系同样充满希望与机遇。大陆对台政策“反独”与“促统”并重,担当历史使命,回应民心期盼,稳步掌控台海局势主动权、主导权,对台政策选项也超越了“和统”或“武统”的二元逻辑。大陆更强调以统筹两个大局来理解台湾问题,也为与岛内各界的交往留下机会之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和平发展道路能否行稳致远,端看民进党在正道与私利间的进退取舍。(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刘匡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专家谈“台湾旅行法”:兹事体大,美国需谨慎

2018-01-12 14:48:56
展开全文

专家:失去“九二共识” 蔡当局便不可能“维持现状”

2018-01-12 10:33:47
展开全文

专家:美众议院通过有关法案破坏两岸关系 台当局勿误判形势

2018-01-12 10:06:36
展开全文

港媒:荒唐“修法”是民进党荒唐施政的缩影

2018-01-11 17:05:36
展开全文

在台陆企代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两岸经济融合

2017-05-12 10:04:46
展开全文

新时代“两岸一家亲”理念之体现

2018-01-03 15:06:03
展开全文

大陆对台研究迎来大格局时代

2017-11-29 11:09:51
展开全文

新时代对台工作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7-11-08 16:32:56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