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建筑唤醒城市记忆
图为行人从雷生春大楼旁经过。这座有80年历史的建筑,历经4年“活化”,于2012年成为保持原有风貌的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雷生春堂。新华社记者 李鹏摄
在香港,有近1500座历史建筑隐匿在摩天高楼间,记录着城市的香江风云,也承载着一段段曲折离奇的过往。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留住历史建筑与世代回忆,成为城市后代与规划者永恒不变的话题。正如此,香港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应运而生,而伫立在湾仔街头近百年的蓝屋,以相同的历史空间,迎来其焕然一新的对新世代的馈赠。
留屋留人 保存生活文化
建筑是城市的肌理,青砖灰瓦各有故事。今年9月,活化完毕的蓝屋完成招租,满载回忆的老房子即将涌入新的故事。
超过80年历史的蓝屋建筑群位于湾仔石水渠街,由蓝屋、黄屋、橙屋及毗邻空地组成,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蓝屋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为现时香港仅存有阳台的唐楼,它的外墙、木楼梯和铁栏露台已成为湾仔的标记。
这样一座饱含战争洗礼和历史风霜的建筑,在飞速发展的城市生活中面临被拆除、重建的命运。不过,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提出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为蓝屋的留存与城市的建设找到平衡点,也令蓝屋成为该计划中唯一一座“留屋留人”的活化建筑。
作为唐楼文化的展示馆,蓝屋建筑群的活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唐楼的建筑结构和原居民的生活状态。参与蓝屋建筑群活化保育计划的建筑师黄耀介绍,昔日蓝屋不设独立厨卫,居民要晚晚“倒夜香”;复修后所有单位加设独立厨厕,方便居民生活。不过,对于划有“倒夜香”印记的木梯级就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单独的展示单位为公众重现昔日的唐楼生活。除此之外,建筑群增设了升降机,并仿造公屋走廊的功效,架设连接桥,连结各建筑群内的居民,以营造唐楼和睦共融的邻里氛围。
蓝屋从2009年被特区发展局列为第二批活化的历史建筑物名单,于2012年获香港特区立法会拨款7540万港元以活化有关项目,并将项目命名为“WE哗蓝屋”。2013年,时任特区政务司司长的林郑月娥启动了最终活化工程。历时7年,一个保有历史样貌与时代气息的多元社区,开始了它新的故事。
民间倡导 传递生活价值
在迄今特区政府推出的四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蓝屋建筑群算是活化历史建筑中的异数。若是来到蓝屋建筑群,人们会发现这里一面居所一面故事馆,有家长里短的生活气息也有赞叹连连的观光赏玩。当中自然少不了民间机构的努力。
据发展局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伙伴团体“We哗蓝屋”介绍,之前四期计划中,有的活化项目改建为人均千元消费的餐厅,有的活化为小型精品酒店,有的则是青年旅馆或文化馆,只有蓝屋是将原来的居民留了下来,并配有故事馆与文化馆为公众导赏蓝屋建筑,重温唐楼文化。目前,蓝屋建筑群内共有32个单位,除了预留一两间功能性办公室之外,部分单位作为糖水铺、素食店、香港故事馆等社会企业面向公众,剩下20个单位则供原居民继续居住及对外招租。
“‘We’代表我们参与,‘哗’是喜乐与创意的表达方式。” “We哗蓝屋”的发起机构之一——圣雅各布福群会湾仔文化保育及活动计划主任周希旋说,作为一项社会创新项目,“We哗蓝屋”未来将以社会企业及非牟利方式运营,整个计划共有五个主要项目,包括香港故事馆、好邻居计划、原居民参与、社会企业项目以及小区经济互助公所。“我们希望能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保育多元生活模式,将历史建筑和生活价值传递给下一代。”
唐楼情怀,特别是邻里中的信任文化,成就了今日的香港。周希旋认为,蓝屋建筑群的价值并不仅只在建筑这一载体,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小区历史及民间回忆,而其对多元用途的包容性,亦是港式唐楼的典范,多年来承载着草根阶层的生活文化。尤其是它散发的旧小区的邻里互助精神,更是唐楼生活的活写照。
政府发力 体现人文关怀
近半个世纪前,香港的《古物及古迹条例》生效,这座城市中的历史建筑第一次受到系统性保护;十年前,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2007年到2008年)宣布一系列加强文物保护的措施,包括“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如今,“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已启动第五期项目,香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历史建筑评级系统,按照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稀有性、保存状况、群组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因素,对每一处文物古迹评级分类。
截至2017年8月底,香港共赢得17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
香港特区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林筱鲁介绍,他亲身体会着香港社会在古建保育上的不断进步,看到越来越多“懂保育、懂运营、懂历史”的社会团体参与到古建保育的工作中。“特区政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1881、雷春生、饶宗颐文化馆,这些以往完成的活化项目受到批评也好,受到称赞也罢,都让我们反思如何做得更好。”
五十年的时光,香港在古建保育方面的工作渐渐加足马力:从2007年至今,特区政府先后预留24亿港元用作历史建筑保护,其中包括对活化历史建筑项目的资助。政府不仅承担古建筑的部分维修费用、象征性收取租金、拨款资助运营开支,还会关注活化后的建筑是否能将历史价值充分展现,在人文关怀上更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