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中课纲减文言文 媒体呼吁“救救孩子”
台湾《联合报》23日发表文章指出,台湾“教育部”课纲审查会欲将高中语文课的文言文降为10篇,平均一学期只需念1至2篇,文言文仅有陶渊明《桃花源记》、苏轼《赤壁赋》、司马迁《鸿门宴》、范仲淹《岳阳楼记》四篇入选,其余均为台湾古诗文,其中《七星墩山蹈雪记》是湾生(日据时代在台湾出生的日本人)写的文言文。两相比较,直可让有识之士毛骨悚然,在此拜托“教育部”高官三思。
台湾《中国时报》23日也报道说,台湾原本已经底定的“12年公共教育语文领纲”,因为2016年政党轮替后,课纲重审,于是有关高中余文教学数个重要元素:文白比例、共同核心选文、文化教材范围,因为有学生代表提议,进入全面重新审议。近日“12年语文领纲”的审议之所以引发争议,关键出在几个核心的因素:
一、文白比例:台湾的2006年、2010年、2012年课纲,高中3年文言文比例是45%、55%、65%,逐年递增,此次修订,将大幅腰斩到30%以下。
二、核心选文:为因应“一纲多本”的要求,核心选文有助于教科书编辑上,能有聚焦的选文。“12年语文领纲”原定案40篇选文,降到10篇,甚至有提案废除核心选文。
三、文化教材:删除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建议授课年段及选材范围,且删除每册应选一课文化经典的选文规定。
四、课审会权限争议:课纲修订由各领域专家组成“课纲委员会”,历经会议、公听与反复会议提出,但课审会议之“普通高中分组”不接受,由生物、地理、自然等各科委员与学生代表,提出选文内容,还进行网络投票,决定出10篇选文。
原本学生共同学习的40篇选文中,一夕之间,只剩下4篇,原本教科书中优美的经典台湾古典文学作品,郁永河的《裨海纪游》选,郑用锡的《劝和论》,以及连横的《台湾通史序》,就一夕退出教科书。
这次《12年语文领纲》的审查与讨论,已经严重伤害了台湾未来文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程序的不正义与黑箱更令人匪夷所思。至少产生几个显而易见的弊端: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比例一旦下降到30%,将低于目前初中三年级的35%,并不符合12年公共教育循序渐进的学生能力要求。二、相较于中国大陆、香港与马来西亚高中语文教材,重视文言文与世界文学,台湾的变革缺乏方向,势必导致高中学生语文能力、识读经典文化的能力,将远低于国际中文学习标准。三、文学经典的确认,要仰赖学养深厚的学者专家,无论是台湾或中国大陆的古典文学,台湾都有浸淫深厚的学者可供咨询,课审会径自决议,并不妥当。四、中华文化教材是否应当教?教哪些内容?已经无人闻问。五、语文教育长期不重视世界文学、小说、戏剧、应用文、演讲、辩论等类型与议题,也乏人讨论。
文学与语文的教育,看似无用,实有大用,看似不合时宜,其实经世治国,还请各界多关心此一大问题,救救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