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逛老北京地坛庙会
海峡飞虹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莫斯科记者孙娟):从15日开始,在俄罗斯莫斯科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中央区革命广场上,精彩纷呈的北京地坛庙会拉开序幕,众多极具特色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手工艺项目集体亮相,为当地民众献上了一份珍贵的文化大礼。
北京地坛庙会被称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是最具中国特色、最受百姓欢迎的传统节日盛会。今年,地坛庙会来到莫斯科。活动承办单位之一的北京东方妙汇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明昭介绍说,40个中国传统文化项目亮相此次“地坛庙会全球行 2017莫斯科之旅”活动,其中包括5家中华老字号、1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5家传统民俗手工艺和5家当代文化创新项目,此外庙会上还推出了文艺演出、北京特色旅游推介、非遗项目教学课堂等众多精彩内容。闫明昭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向莫斯科的民众推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很多项目在中国已经传承数千年,直到今天还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非遗民俗互动展”是本次活动重点版块之一,展示了剪纸、面人、内画、风筝、绢花、料器、景泰蓝、紫砂壶、金漆镶嵌等非遗民俗项目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精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庙会上,北京顶尖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坐镇,与参观者互动交流。北京东城区非遗项目“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阳说,此次庙会上传统工艺项目非常丰富,从皇家到民间的各种工艺都有涉及。而在展示工艺品的同时,艺术家们更希望可以借此机会与外国民众交流,帮助他们读懂这些工艺品背后的深刻含义。他说:“中国的文化讲究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我们希望借作品向外国朋友传达的内容,向他们介绍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庙会现场,记者遇到了7岁的小女孩玛莎。这一次跟妈妈来逛庙会,最吸引她的是书法家陈国华创作的书法作品,“我喜欢中国,半年前我开始和一个中国老师学习(汉语)。”
看到在自己展位前久久不愿离开的这位金发碧眼、漂亮可爱的俄罗斯小姑娘,陈国华干脆把她请到自己身边,亲手教她用毛笔来写下“我爱中国”四个汉字。陈国华告诉记者:“我发现这里有很多书法爱好者,他们也很喜欢我的作品。这次来莫斯科参加莫斯参加庙会,来之前我也特意书写了很多反映中俄友好的书法作品。”
庙会这种既有意义又接地气的文化推广活动为莫斯科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非遗传承和民俗文化的绝好机会。活动首日正逢周末,参观者络绎不绝。几位正在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在对记者说,他们非常喜欢庙会这种形式。女大学生阿纳斯塔西娅说:“我去年在中国学习,这次来到庙会,感觉又回到了那里。我们很喜欢中国文化,也买了很多工艺品带回家。”另一位男大学生亚历山大说:“在庙会上,我们还有幸听到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介绍手工艺作品的制作,了解其中的奥秘所在。我自己还亲自尝试了做糖画,这是我用糖浆做的牛,我觉得它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一头牛。”
近年来,地坛庙会成功走出国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在德国、泰国、俄罗斯、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十多个城市落地,带动了包括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文艺演出、旅游推介等上百个项目“走出去”,成为一种 “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的人文交流新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人彭”创立人工艺美术家彭小平说,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作品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充分说明“越有民族特色,就越具国际性”。中国庙会走出国门将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给外国受众,进而加深彼此了解、推动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