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友谊大桥:跨越印度洋的友谊之桥

编辑:母曼晔|2017-04-17 15:06:55|来源:海峡飞虹

海峡飞虹(驻新德里记者杨天舒):马尔代夫是不少人心驰神往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纯净的白沙、碧绿的海水与深蓝色的天空相映成趣,别具风情的珊瑚礁在鱼群环绕下显得生机盎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马尔代夫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这个印度洋小国一跃成为了南亚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但同样受制于马尔代夫岛礁环绕的地形原因,千百年的船舶摆渡生活让岛屿和岛屿之间的互联互通始终处于一种闭塞或不畅的状态,极大了制约了国家的进一步的发展。但随着中方援建的中马友谊大桥的完工,这一现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2014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尔代夫,在与马尔代夫总统亚明会谈时,中方表示,将积极支持马方提出的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项目。双方领导人共同商定,由中国援建一座连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岛至机场岛间的跨海大桥,并将大桥命名为“中马友谊大桥”。中国驻马尔代夫使馆临时代办杨寅表示,大桥项目对于马尔代夫未来发展非常重要:“马尔代夫是南亚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一直积极响应。现在中马之间的务实合作主要由大型项目所引领,最主要的大型项目之一就是友谊大桥项目。此外还有机场建设项目、住房项目等。大桥项目对于整个马尔代夫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图片默认标题

中马友谊大桥施工现场

 

中马友谊大桥是“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示范工程。大桥的建设对推动中马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落实国家领导人承诺,彰显中国援助形象和水平,促进中马两国友好关系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图片默认标题

马尔代夫住建部部长穆罕默德·穆伊兹接受本台记者专访

 

马尔代夫住建部部长穆罕默德·穆伊兹也表示,大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马累岛居住和交通拥挤状况,为大马累环礁的经济发展打通交通大动脉,且为马尔代夫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经济腾飞奠定重要基础。“由于地理原因,马尔代夫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地形都不同。我们的人民居住在小岛上,对于他们来说不同的岛之间的交通问题非常严峻。也正由于交通带来的不便,我们的发展速度还不尽如人意。大桥打开了我们发展的大门。有了大桥我们就可以用陆路方式在两个岛之前往返,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可以往来两个岛上工作、生活,基本上来说,这是一座经济发展的大桥,也是一座社会发展的大桥。”他说。

 

图片默认标题

施工技术组组长林树奎介绍施工情况

 

友谊大桥将给马尔代夫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活、旅游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是工程实施面临的难度也非常大。作为世界首座在珊瑚礁上建设的大桥,中马友谊大桥工程项目在许多方面都是全新领域。工程实施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探索过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全新的,并没有经验可循,也毫无预见性。作为中马友谊大桥的EPC总承包单位,中国交建旗下主力子公司中交二航局在施工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该公司施工技术组组长林树奎介绍说,“高温、高辐射、高湿度、高盐等等条件限制下,这里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常年温度在32度左右,这里每年雨季还有登革热疫情,今年还爆发了H1N1猪流感,给我们在施工的技术、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深水条件、长波周期、珊瑚礁地质、物资匮乏、环保要求、航空限高等现实条件限制下,同时工程面临着“高温、高辐射、高湿度、高盐、高难度、高风险”等六高问题。在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穿戴着全套安全设备,常常是汗流浃背,每日饮水量多达5公斤,劳动强度和艰辛程度超乎寻常。同时由于工程项目为跨海大桥,海洋高盐环境对桥梁临时结构以及材料影响很大,空气湿度加上高盐成分,使得施工栈桥等极容易收到腐蚀,对大桥施工的安全带来很大挑战。

 

图片默认标题

中国商务部驻中马友谊大桥项目专职代表刘岭在项目现场办公室

 

尽管中马友谊大桥建设面临着种种困难,中交二航局技术组通过桥梁设计方案的优化,奠定了降低施工风险的前提条件。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技术组强化设计方案研究,提出并促成了多项设计方案优化。项目团队在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鉴的情况下展开了多次试桩及技术方案讨论,钻研、探索出了珊瑚礁上施工的新路子,攻破了令不少国际工程单位望而却步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国商务部驻中马友谊大桥项目专职代表刘岭表示,工程项目推进顺利,符合预期计划:“马代这个地方,虽然被称为旅游的天堂,但也被称为施工的地狱。不过总体上来说,工程实施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预想到的一些困难都得到了克服。基本是按照我们既定的施工方案在顺利实施。从我们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到质量上的要求,目前为止都符合政府对项目预期的要求。我们参加项目的中国建设者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良好形象。”

 

4月6日下午,中马友谊大桥主桥最后一根桩基混凝土浇注结束,主桥35根大直径桩基全部施工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24天。对于马尔代夫当地民众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条件和天气限制,大桥施工进展如此迅速,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和好奇。为了方便民众们观看大桥的修建过程,马尔代夫住建部甚至在当地修建了配备望远镜的观景平台,大桥的修建过程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景观。

 

图片默认标题

友谊大桥项目部外籍员工阿米拉接受记者采访

 

在当地,一提起友谊大桥,民众们都会纷纷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好”“谢谢”,当地也有不少民众向往进入中国企业工作。阿米拉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生自马尔代夫的她从小习惯了在小岛上生活,中国与马尔代夫日益密切的友好关系使她萌生了学习中文、进入中资企业工作的想法。目前阿米拉已经在友谊大桥项目部工作了,她说:“我选择(学习)中文,因为我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非常强大的国家,汉语会越来越普及,马尔代夫也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有许多新的机遇,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来到这里,我认为这非常好,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图片默认标题

中马友谊大桥施工现场

 

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交建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生动实践。大桥不仅是连接中国与马尔代夫人民间的友谊之桥,还是承载整个马尔代夫未来的世纪之桥,这是一个国家的世纪工程,几乎全部马尔代夫人都时刻关注着大桥项目的进展。正如马尔代夫总统亚明在开工仪式上的表述:“得知中方同意承建大桥项目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这座大桥是马尔代夫人民世代的夙愿,也是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 我希望将这座大桥命名为中马友谊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