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蔡英文执政加剧台湾人才流失
台湾《中国时报》16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高端技术人才外流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高学历青年也开始流向“海外”。蔡英文在就职演讲中,曾承诺要“帮年轻人加薪”,但上台近1年来的所作所为、所提出的各项政策,都反而让人才外流压力更大,如果蔡当局不能反省,台湾的“人才流失危机”恐怕更无反转之日。
评论摘编如下:
近10年台湾高端技术人才外流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高学历青年也开始流向海外,台湾《中国时报》4月3日曾发表社论《人才持续外流,台湾将走向崩坏》,就在提醒台当局要慎谋对策。适巧台当局“行政院”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日前召开“便当会”,讨论 “国发会”草拟“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聘雇法”,拟“松绑”限制,放宽签证、居留、保险、租税、退休等规定,来吸引外籍白领人才来台,营造对外籍人才更友善的工作环境,甚至考虑是否要给予外籍白领租税减半的优惠。
台湾“中研院”6年前已提出“人才宣言”报告,指“台当局正面临空前的人才失衡危机”,台湾“已然成为高阶人力的净输出地区”。所谓的人才流失,一是台湾本身人才外移,另一是无法吸引外籍高阶白领来台。但6年多以来,人才流失危机持续恶化,毫无改善迹象。
台当局“行政院”终于要对外籍白领来台松绑,我们不但支持,而且认为松绑幅度越高越好,应该尽快通过进行。但也必须强调,蔡当局“反中”思维很可能让此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因为政策虽然把“港澳人士”纳入,但排除大陆白领。以企业界的需求而言,此“排除法”势必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则是台湾本地人才的外流,台湾“海外”就业人口一直缺少可信的官方调查资料,不过,日前台当局“行政院”主计总处公布一份“台湾民众赴‘海外’工作人数统计”,统计显示,2015年台湾民众赴“海外”工作的人数为72.4万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数字是“低估”了,台湾 “海外”就业人数至少在百万以上,甚至单单是在上海就号称有百万台湾民众居住。
即使只是一个低估的数字,相较10年前2005年的34万人,台湾“海外”工作人数已然倍增。更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海外”就业者的年龄以30岁以上为主要族群,但现在则是25到29岁者比例最高,至于工作地点,不必猜测,当然是大陆,占近6成。这份资料显示了许多讯息,值得当局好好解读与正视。早期赴“海外”就业者多是专业与技术高、或已有相当资望者,如许多大专院校名师被挖到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来台寻找医疗专业人员;产业界则是从记忆体到LCD、IC设计再到半导体等专业人才,一批批地被挖到大陆。但现在则变成以年轻人赴“海外”就业为最大族群,原因是台湾的薪资低、机会少、就业长期展望不佳,许多年轻人宁可赴“海外”,且主要是大陆,寻找新机会。
更值得警惕的是,“海外”就业者学历有超过7成是大专以上,这个数字远高于全体劳工的平均值。这代表的是台湾人才的流失确实是以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为主,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其根源在台湾的民间投资不足,未开创新且有关联性高的产业,即使是原有产业的重大投资,也时常因卡在各种“非经济因素”,包括环保抗争、行政效率低落等而难进行。如果台湾有够多的民间投资,不断创造出就业机会,年轻人赴“海外”就业的压力就小;投资多让企业必须在劳动市场抢人,薪资也有拉高的机会。但因为投资不足,让台湾薪资低落难增加,增加的就业机会也少,终而让“海外”就业持续增长。
蔡当局在就职演讲中,曾承诺要“帮年轻人加薪”,但上台近1年来的所作所为、所提出的各项政策,都反而让人才外流压力更大。两岸关系僵局、陆客观光大减、一例一休等政策,让相关产业受挫,从南到北到处是要出售的观光旅馆;能源政策导致的供电风险、挺环保劳工却不挺企业的作法、各种抗争加剧的趋势,则让企业对投资迟疑观望。这两大因素都让就业机会增加少、甚至会减少,台湾人才外流趋势恐怕因此将更形严重。
如果蔡当局不能反省,不愿检讨现有错误的政策,包括两岸政策、能源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环保与劳工政策,即使祭出外籍白领的松绑政策,也难吸引外籍白领来台工作;而岛内人才的外流则可能进一步恶化。台湾是一个“人才净流出地区”的情况恐怕更无反转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