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中国的年味浓了

编辑: 母曼晔|时间: 2017-02-03 10:50:02|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从“小年”开始,灿烂的“中国红”、多样的春节元素便已经开始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商场里的大红灯笼、使领馆里的欢声笑语、舞台上勾起人乡情的节目、餐桌上令人食指大动的家乡美食……这一切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中国年到啦!

 

在海外,年味浓了。曾经,身在海外的华人需要认真地向住在国的邻居朋友同事讲解中国的农历纪年,讲述春节象征春的开始,讲述春节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的属相,兴高采烈地穿梭在挂满红灯笼的街道,津津有味地品尝除夕夜的饺子。

 

“中国年”。在海外,很多人开始习惯这样称呼我们的春节。

 

在国内,越来越多人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穿新衣、放鞭炮、看节目、享美食……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经的对“年”的盼望越来越微弱。渐渐地,回家过年似乎成了一场无奈之下不得不赶赴的宴会。

 

这与海外越来越浓郁的年味形成了一种有意思的对比。

 

在海外,“过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继承。更重要的,它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的符号。国侨办、中国侨联等“娘家人”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送上祖(籍)国的惦念,轻轻拨响海外游子心底深处的眷恋之弦。张灯结彩的使领馆迎来一拨一拨的客人,用真切的温暖拥抱这些在外打拼的同胞。平时少有往来的华侨华人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频繁聚会,彼此间的联系在一次次把酒言欢中悄然加强。

 

在一次次仪式感极强的活动中,大家会清楚地感受到有一种叫做“根”的东西深深联系着彼此。有了根,才确信自己不是轻飘飘的浮萍;有了根,才可能枝繁叶茂;有了根,才打心底觉得踏实。

 

而且,随着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存在感不断加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把春节定为公共假期,“过年”这个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的习俗登上了世界大舞台。

 

正如每年12月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家中会摆上圣诞树、挂上槲寄生,每年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家中开始出现“中国红”和饺子的身影。

 

其实,这本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星球上。金发碧眼和黑发黑眼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圣诞节也好、春节也好,背后都是灿烂的人类文明。

 

春节,让世界多了一个庆祝的理由。多美好!(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