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张作霖的合作与决裂
1924年 9月17日,北京政府下令讨伐奉系张作霖。
1924年9月17日,掌控北京政府的直系军阀头子曹锟发布讨伐张作霖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而两天前,张作霖曾致信孙中山,称奉军编成六路大军,共十七万人进击直系,“盼先生早日出兵赣、鄂夹击直系”。孙中山显然接受了这个主张,9月18日,他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明令出师北伐,与天下共讨曹吴。当天,孙中山在韶关大本营接见日本记者,称“此次广东出兵北伐……张、段、卢与余今已协议妥当……此时,中国统一之时机至矣!”
1924年9月20日,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与张作霖的奉军南北夹击直系军阀。
孙中山和张作霖,一个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一个是土匪出身的军阀首领,草莽枭雄。一个在奉天,一个在广东,天南地北,相距近万里之遥。两人的政治立场一度水火不容,孙中山不只一次的把张作霖和陆荣延并称为捣乱中国南北的两个“草包”,“推倒此两人,则可达统一之目的”。
张作霖
然而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城头变幻大王旗”,政局动荡令人眼花缭乱。经过1920年的直皖战争,皖系遭到失败;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落败,直系控制了中央政权,掌握军事大权的吴佩孚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极力推行武装统一的政策。孙中山的南方政府和败退关外的张作霖都是直系讨伐的目标。于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直系军阀,孙中山与张作霖联盟,双方都清楚这只是策略性的权宜之计。
1920年,两家开始了接触。当时,孙中山蛰居上海,他派东北籍革命党人宁武去做张的工作。1920年夏,宁武同张作霖在天津首次见面,向他试探了合作反直系的意向。那时,直、奉两派刚推倒皖系段祺瑞的统治,共掌北京政权,但是张作霖对直系多占地盘很不满。孙中山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德高望重,张作霖感到如能跟他拉上关系,定可大大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因此表示“可以试试看”,便派了少将副官张亚东带问候信去见孙中山。孙中山夸赞张作霖在东北治理的很好,称“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并写了一封短信请张带回。张作霖听了汇报后表示:“孙先生看得起我,我很高兴”。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失败,不久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再次避居上海。两人的合作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张作霖把宁武找去,说:“我要在患难中交朋友。我不写信,信也难写,你就代表我去探候孙先生,请他到东北来住。”孙中山婉言谢绝了张的邀请,却要宁武向他商借一笔款子,用来收复广东。张作霖很爽快地答应了,说:“患难中交朋友。好!我送孙先生10万元作他的生活费用。回粤平乱问题请他派代表来详细面商。”孙派遣汪精卫前往谈判,张作霖一次就同意资助回粤军费50万元,后又陆续补助几十万元。
这里有个插曲:事后不久,张作霖得知他的将领韩麟春只送给孙中山本人3万元,便把韩找来痛骂一顿,说:“凭张某人只送孙先生这点钱?不成话,赶快再补7万!”此后,孙中山与张作霖之间,信使往返不绝于途,友好合作关系到达高峰。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双方通力合作,联合讨直。据张学铭回忆,孙中山北上前,张作霖从水路运了一批枪弹饷银去广州,有枪3万支,子弹300万发,饷银20万。这批枪弹后来在北伐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曹锟,赶跑了吴佩孚,几次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30日,张作霖也来电相邀。孙中山乃决定北上,动身时致电张作霖说:“大军合围,元恶授首,为期不远,至佩伟划……”
然而,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注定了孙、张不可能长期合作。直系刚一打倒,张作霖就改变了对孙中山的态度。
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刚到天津,便由汪精卫、邵元冲、孙科、李烈钧四人陪同,去曹家花园拜访张作霖。张作霖在园中布满军警,气象森严。见面后,张的态度十分傲慢。李烈钧回忆说:“下车入客室,久之始见一短小而体瘦弱者出,踞上座,意气傲岸,坐既定,宾主默默无一言。因总理未先接谈,同行诸人皆不便启齿也。总理乃曰:‘抵阜承派军警迎接,盛意可感,特来申谢’,又云‘此次直奉之战,赖贵军之力,击破吴佩孚,实可为奉军贺。’作霖答曰:‘自家人打自家人,何足为异。’”真是话不投机。
曹家花园,即曹锟的私家花园,位于天津河北区黄纬路北端东北侧,现今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五四医院院内。1924年12月4日,孙中山在这里与张作霖第一次见面。
第二天,张作霖到张园回拜了孙中山,孙中山在病榻上接待了他,二人关起门来密谈。张作霖劝孙不要反对外国人,并愿代孙疏通与外国人的感情,并负责地说:“这件事情包在我张作霖一个人身上,一定可以成功”。孙中山听了又好气,又好笑。
张作霖不赞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更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北上时宣布的两项主张,即对外取消不平等条约,对内召开国民会议,张作霖都不赞成,而支持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两人之间的联盟不复存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遗体暂膺在西山碧云寺。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张作霖自封为安国军总司令,后任军政府大元帅,成为国民革命的主要对象。1927年9月,狗肉将军张宗昌来北京开会,以“孙中山停灵柩的地方风水太好,是以南军屡次告捷”为由,建议张作霖焚烧孙中山的遗体,“以绝后患”。迷信风水的张作霖表示同意,因杨宇霆力加劝阻,并暗中通知守灵处,将遗体暂时转移,孙中山的遗体才免遭焚毁。
(作者:黄德强)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孙中山与张作霖的联合与决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陈锡褀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年版。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