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朝廷终必改,西山寇盗莫相欺:南方政府争取列强承認的艱辛過程

编辑:章文君|2016-05-24 16:16:55|来源:海峡飞虹

1923年5月24日,中国国民党致电各国驻华公使,希望各国立即撤销对北京政府的承认,“希望各友邦对于北京政府之承认,立予撤销,并予中国人民以另行建设一全国公认之政府之机会。”

 

在20年代的中国,其实还有一个广州政府作为北京政府的对立面存在。从1923年底,孙中山完成国民党改组准备工作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为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作出了种种努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合影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合影

 

在国际法上,对一国政府的承认,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中央政府的惟一性与合法性的承认,以表明承认该政府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代表其国家的正式资格,并与其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一个主权国家承认另一国家,但不一定同时承认该国的某一政府;而如果承认了某国的政府,则同时承认了该国家。

 

广州国民政府在首脑孙中山领导下,在国际上奔走呼喊。南方政府抨击北京政府的非法性及其修约外交,争取民众支持,给列强以压力。1921年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列举北京政府的非法性,说明南方政府为合法政府。认为“自1917年6月,非法解散国会,北京已无合法政府存在。虽有新选举法,制造新国会之成立,均无法律之根据。”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南下护法抵广州后留影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南下护法抵广州后留影

 

在向各国说明北京政府非法性的同时,孙中山又强调自身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及权威性。“1913年,国会组织之民国政府,曾经友邦之承认”。

 

但当时的英、日、美,一边敷衍北京政府,一边试探国民政府。北京媒体曾报导说,各国眼下都要看南方军队发展的速度。各国怕承认之后,广东政府对一切不平等条约及关税法权是否能够做到不当即宣告失效或收回表示怀疑。认为此事与各国关系巨大,很难迅速决断。同时,他们又担心南北两方以后有复合的可能,既然会有这样的可能,那就更无需多此一举。

 

在近代中国这一特殊的国情下,如果没有取得列强的承认,那么,无论是政党还是政府,都难以理想地完成自己政治角色的转变。

 

对美,孙中山自南下护法以来就将美国作为理想的外交对象,对美国援助中国革命的期望值甚高,认为美国对于中国的权利索取的最少,因此从 1917 年到 1923 年孙中山不断的写信给美国的历届总统及向美国国民做宣传,希望美国上下能认清中国的局势,认识到中国的北京政府实为一军阀政府已失去民国政府的实质,而广州政府才是中国真正合法的民主政府。然而,孙中山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漠视。“当美国政府拒绝广东政府代表团作为正式官方代表出席会议时,孙中山博士宣称,会议上做出的任何有关中国的决定都将被视为无效”。尽管如此,孙中山似乎还未失去对美国的信心,还寄希望美能有助于中国的和平统一。

 

对日,在孙从事革命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停止对日本的联络,在内心深处一直对日本留有一份良好的印象,认为中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利益相关理应相互帮助。事实表明,孙中山对日本的一切良好愿望可谓是“一厢情愿”,日本由明治维新以来所制定的侵华的大陆政策是不会改变的。经历长久的失望和挫折,孙中山也逐渐认清了此点,在批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图谋时也是强而有力的,认为日本的意图大概就是想要在中国扩充势力,当年怎么对付高丽国的手段又施加于我国人,将中国改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对德,德国在一战中成为战败国,暂时终止了其外侵的势头,之后与中国签订了较为平等的条约,这让孙中山看到了希望,他希望通过向德国提供在华南的经济特权来换取德国的军事援助及承认广州政府的合法性。“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则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以国际地位言之,其与吾国利害相同,毫无侵略顾忌,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尽管孙中山不断的派遣使者赴德考察、游说,但德国处于战败国地位,此时国力也尚待恢复,如果与英美等国不承认的广州政府建立联系,德国政府便不得不有所顾忌。因此当孙中山与派往德国的使者朱和中的信件在《香港电讯》上披露后,德国外交部立即公开否认与孙中山所领导广州政府的任何联系。

 

事实上,无论是民国以前以革命领袖的身份争取外国的资金支持还是民国以后以政府首脑的身份与西方各国的政要及商界领袖进行的政府形式的外交,孙中山对于寻求各国的财政支持、获得各国的政治承认一直孜孜以求,期望甚高。

 

直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他领导的南方政府也未得到列强的正式承认。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台阶上前排左起:二为许崇智(军事部长),三为汪精卫,四为胡汉民(外交部长),五为孙科,六为廖仲恺(财政部长)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台阶上前排左起:二为许崇智(军事部长),三为汪精卫,四为胡汉民(外交部长),五为孙科,六为廖仲恺(财政部长)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次年7月开始北伐。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经过观望中国政局,列强开始接近国民政府并最终予以承认。

 

1928年7月24日,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关于修约问题致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照会,声明:我不得不确信中国经过多年的内部战争之后,一个统一的新中国正要出现了,美国人民当然对此抱有希望。我们相信在中国成立这样一种负责的权力机构,足以能够指挥并代表全国人民。1928年7月25日,中美两国签订新的关税条约,表明美国正式承认国民政府。1月3日,日本正式承认南京国民政府。德国亦于8月17日承认国民政府。挪威、比利时、义大利、丹麦、荷兰、葡萄牙、瑞典、西班牙等相继承认国民政府。英国于12月20日,法国于12月22日承认了南京国民政府。随之,国民政府在国联也取得合法地位。

 

1928年12月29日,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参考资料:
1.李斌:《废约运动与民国政治(1919-1931)》,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程道德:《孙中山呼吁列强承认南方政府的对外宣言》,《中华民国外交史料选编1919-1931》。
3.李斌:《关于国民政府“国际承认”问题的探讨》,《求索》,2009年09期。
4.李乐曾:《孙中山的南方政府与德国》,《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6期。
5.[日]川岛真:《民国广东政府的外交——从外交来看之广东政府论》,《“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6年。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