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水牛将军”小记

编辑:章文君|2016-05-23 13:47:22|来源:海峡飞虹

1903 年冬,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冬天。自1902年起代理湖广总督的端方收到了一条来自武昌文普通中学堂教员的密告,有一名学生竟然在考卷上 “鼓吹革命”。端方闻此大怒,责令从严惩办。

 

消息传出,文普通中学堂的学校监督纪巨维因赏识这名学生的才华,出手相助“讽令其适避祸”。这名同学随即赴日求学,逐渐走上革命道路。这名“倒霉”的学生有个同窗好友叫宋教仁。190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文普通中学堂,他与宋教仁都在此学校读书。

 

到达日本后,他与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章太炎、胡汉民等人一起走向了民主革命道路。他们成立革命团体,宣传主张,推动革命运动,为此时革命党人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上述任务开展活动。他因为提出用水牛与敌军作战,一度被友人戏称为 “水牛将军”。

 

他就是田桐,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

 

田桐

田桐

 

田桐,1879年生于湖北蕲春,字梓琴,笔名恨海,号玄玄居士,晚年号江介散人,一生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

 

《二十世纪之支那》

《二十世纪之支那》

 

到达日本后,为鼓吹民族主义同时也为成立同盟会作舆论上的准备,田桐与刘仲文、白逾桓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同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组织筹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在田桐的号召下,杂志社有一百多名会员最终入会。8月上旬,田桐为张罗开会欢迎孙中山做准备,此事还被宋教仁写进了日记。在田桐等人的努力下,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于8月13日成功召开。20日,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田桐被举为评议部议员,后来担任书记部书记。

 

中兴时报

中兴时报

 

1907年5月,孙中山在香港谋划潮州黄冈起义。田桐闻讯后于6月抵达香港,可惜黄冈之役已经宣告失败。无奈之下,他与何克夫、谭人凤等携革命军债券欲投身镇南关 ( 今友谊关) 起义,却不料被法国官吏逮捕,年底竟然被逐出境。不久田桐受孙中山指令,到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相关事宜,与当地保皇党机关报《南洋总汇新报》开展论战。《中兴日报》一度成为南洋革命党人的主要舆论阵地。

 

田桐曾创办《泗滨日报》,后来因翻译日本大越英三郎的《南国记》,披露荷兰殖民者虐待华侨的罪行,被勒令离境。

 

武昌起义爆发后,田桐随黄兴赶赴武昌。11月3日,被湖北军政府任为司令部秘书处秘书长。在保卫汉阳的战斗中,田桐亲临前线,临危不惧,献策 “尽取汉阳兵工厂钢板置濠堑间,以御铳弹”,汉阳战役因之坚持至 11月底。黄兴事后曾言: “吾始以梓琴为文士,今乃知其智计亦大过人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田桐曾任内务部参事、临时参议院议员等职。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他到北京续办《国光新闻》,抨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6 月,共和党机关报《国民公报》诬称南京临时政府为“假政府”,田桐忿然不平,与白逾桓、仇亮等将该馆砸毁,轰动一时。1913年,田桐当选众议院议员。宋教仁遇刺后,田桐赶赴上海敦请孙中山兴师讨袁,旋持黄兴手书到武汉,促成湖北改进团成立。后与张汇滔赴安徽举兵,失利后走避日本。

 

田桐主笔或参与主办 《民报》、《复报》、《中兴日报》、《泗水日报》、《国光新闻》、《民国》等,著编《亡国惨记》、《南国记》、《英雄模范》、《革命之首领》、 《亡国泪》等,为宣传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田桐革命立场坚定,始终如一。由于误信传言,1909 年前后,田桐也曾一度参与“倒孙风潮”。误会解除后,田桐更加维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在中华革命党时期,田桐顾全大局,努力协调孙中山与黄兴等人的意见分歧,为中华革命党的创办立下了功劳。

 

田桐公墓

田桐墓

 

1930年 7月2日,田桐因患胃癌在上海中西疗养院病逝,年仅五十三岁。11月2日,国民政府首先在上海英租界枯岭路崇法禅寺为田桐举行了公祭仪式。

 

参考文献:

1.张金超:《田桐与辛亥革命》,《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2.张伟:《田桐与走向终结的南社》,《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月第28卷第4期。

3.图片来源于网络。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