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辛亥革命幕后英雄的孙眉
1912年5月22日,孙中山自香港抵澳门,调停王和顺、孙眉、关仁甫等人的分歧。王和顺、关仁甫是广东民军首领,因民军被迫解散而愤愤不平,孙中山前往安抚。孙眉曾在辛亥革命时期联系民军参加起义,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孙眉
作为孙中山的胞兄,孙眉尽其所能帮助志向远大的弟弟一步步实现其理想。在孙中山流亡辗转各国的时候,他一肩挑起家庭重担,使其无后顾之忧;当资财散尽已成赤贫之时,他没有怨天尤人,又下地耕种,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当老母亲去世,他更全身心投入革命,义无反顾。孙眉的坚韧和担当值得人们铭记,他一直是辛亥革命的幕后英雄。
改弦易辙 共赴国难
孙眉早年在檀香山时,夏威夷政府鼓励农牧,孙眉如鱼得水,大兴开垦之利,经营成效卓着,成为令人瞩目的“茂宜王”。此时的他反对改变,趋于保守。然而当殖民主义的鞭子敲落下来,孙眉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彼时,不仅中国国内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民族危机深重,在夏威夷也出现了美国的殖民压迫。殖民主义者残酷奴役土着民族,排挤华侨工商农牧业者,强占岛上最肥美的土地。1893年,美国又派出舰队在檀香山登陆,颠覆了夏威夷政权,成立殖民政府。包括孙眉在内的广大华侨,政治和经济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他们与檀香山土着人民一起掀起了反对殖民侵略和压迫的风潮。在这一风暴中,孙眉的观念悄然发生改变,当孙中山来到檀香山宣传革命时,他已成为拥护革命的最先之人。
革命之始 大力相助
每当孙中山孤立无援时,他就会前往檀香山,大哥孙眉像山一样存在,接纳包容相信他。1894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孙眉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经济上划拨财产相助,同时还以其声望,召集亲友故旧,募集捐款数万元。
1895年,国内同志催促孙中山回国发动起义,但起义资金难以筹集,孙眉急兄弟之所急,以每头六、七元的价格贱卖其所养之牛,将资金捐助出来,以解燃眉之急。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受长兄孙眉资助颇多。 坚定信念 不容动摇
1903年,孙中山又一次来到檀香山。但孙中山的母亲心疼儿子东奔西走,时刻有生命危险,劝说孙中山放弃革命,她说:革命的目的在于救人,行医也能救人,何必冒险闹革命呢?孙眉接话说:行医只能救少数人,而革命能救多数人。既然发动革命就应该贯彻始终,绝不能轻易变更,以致前功尽弃。他的一席话给了许多摇摆不定的人以革命的意志,同时也如中流砥石般给孙中山以力量。
及时建议 扭转颓局
早在1898年,梁启超等保皇派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在檀香山华侨中宣传他们的政见,导致 原在兴中会的会员改投保皇派的麾下。不仅如此,保皇派还诬蔑革命党及孙中山本人。孙中山非常气愤。此时,孙眉站了出来。他建议孙中山加入“致公堂”以增强影响力。孙眉的建议对组织和宣传广大华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孙中山在华侨中的讲演往往听者逾二、三千人,击溃了保皇党在檀香山的势力,兴中会组织空前扩大。 倾尽家财 未求彰显孙眉对于辛亥革命的显着功劳主要是他不惜倾家荡产,以助革命之资,但他不事张扬,以致革命同志并不领情。1907年,章太炎、陶成章闹分裂,攻击孙中山“假革命之名,攫取私利”,孙中山愤然回击,他在给吴稚晖的信中说:“从事革命十余年以来所费资财,多我兄弟二人任之”,到急用资金时“皆赖家兄之接济”,“浮钱已尽,则以恒产作抵借贷。到期无偿,为债主拍卖”,直到所存家产荡然无存。孙中山所言可谓字字泣血。他们兄弟二人四处筹措,倾己所有,还引来革命同志责难,最后只好将实情托出,以告同仁。革命之路辛苦备尝,孙中山与孙眉兄弟二人未被击倒,继续前行。
母亲病亡 替弟尽孝
此时,美国在夏威夷实施排华政策,孙眉只好携家带眷回到香港九龙,“自己修了草房子在那里耕种”,以养活包括孙中山家属在内的家人,从檀香富商到赤贫状态,孙眉以其坚毅扛起家庭重任,成为老母亲及家人最坚实的依靠。1910年7月19日,孙母不幸病逝,赤贫的孙眉连母亲的安葬费都难以支付。孙中山为革命奔走,也常不名一文,接到噩耗的他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策划黄花岗起义。他四处奔走,向南洋华侨同盟会员等筹得1000港币汇给孙眉,料理母亲后事。香港当局不准孙中山登岸,孙眉独自承担起孝道,把杨太夫人安葬在香港。
孙眉及家人合影
矢志不改 奔波革命
母亲病逝后,孙眉不忘初衷,投身到革命的宣传和筹备中。他到星加坡华侨中发动群众,与保皇党斗争到底,争取更多的革命力量。他还在广州赤坎设立革命机关,以联络雷州各地会党。经孙眉等努力,使投入革命营垒的会党“从者日众”,为广州的光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贪仕途 功成身退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在南京建立,广州党人、军人和社团公举孙眉为广东都督。南京政府相继收到广州军民请求委任孙眉的电文“前后凡百数十通”。孙中山劝其勿任,专任安置民军、办理实业。孙眉不贪仕途,功成身退。后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讨袁军又失败,孙中山亡命日本。孙眉因之“惓惓国事,郁郁不乐”,于1915年2月病逝于澳门。
参考文献:
马东玉:《孙眉与辛亥革命》《辽宁师院学报》 1981年05期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