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业:伍朝枢与民国外交

编辑:章文君|2016-05-11 15:51:26|来源:海峡飞虹

1924年5月11日,孙中山病情稍为好转,召见外交部长伍朝枢谈论外交问题。

 

在民国外交史上,伍廷芳、伍朝枢是著名的「父子档」外交部长。父子同朝,子佐父政,父亲去世,子承父业。尽管伍朝枢未能如他80高龄的父亲那样历经晚清民国两期,年仅47岁即英年早逝,但仍在民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外交生涯的起步

伍朝枢被誉为“民国时期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典范,是“革命外交”论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其政治生涯长达20余年,经历颇丰,在民国高层屡居要职。无论在朝在野,多与外交相牵绊,先后身膺南方革命政府(军政府、大元帅府、广州国民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之职,参与乃至主导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交涉事务,见证了民国前期中外关系的风云变幻。

 

伍朝枢

伍朝枢

 

伍朝枢,字梯云,1887年6月14日生于天津,祖籍广东新会,是晚清民国政治、外交双料强人伍廷芳的独子,由其名字即见其父母寄寓儿子将来做朝廷中枢,前途一帆风顺的心愿。来自外交世家的他,11岁即随父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秘鲁等国,并在美国接受中学教育。21岁,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1910年12月,与张继、王宠惠等人在巴黎访晤孙中山。因先后留学美英,伍朝枢的英文相当流利。这成为他日后从事外交的必要前提和优长。据传,孙中山尝对人说,中国有三个精通英文者,一为辜鸿铭,一为伍朝枢,一为陈友仁。另外,他还兼通法文,并以此与英文交互补充,方便对外的沟通联络。1912年5月,25岁的伍朝枢学成归国,踏入外交门槛,出任湖北军政府交涉司司长,半年后被调赴北京襄办外交。

 

从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到南京国府的首任外长

1917年11月随父南下广州追随孙中山,次年8月被任广州军政府内务厅厅长、外交部次长。1919年1月,被广州军政府委任出席巴黎和会的南方代表。1921年5月,与父亲伍廷芳一起被非常大总统孙中山任命为外交部正、次长,父子同朝,子佐父政。1923年5月,被任为任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外交部长。期间他还作为孙中山的私人代表赴东北奔走联奉,并积极参与关余追收、省港大罢工、沙基惨案、撤销美国领事裁判权等事件的交涉和处理。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后因卷入派系之争,一度告假息影,暂别政坛。

 

1930年伍朝枢著作——英文版《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进程》

1930年伍朝枢著作——英文版《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进程》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4月27日,被任命为新政府的外交部长。5月9日,出席国民党中政会,提出外交三方针:决不采暴动手段;于相当时期提议废止不平等条约;打倒帝国主义非排外之性质。次日,宣誓就职,并再次强调上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方针。在接下来的对宣言中,他具体解释了南京政府的具体对外政策是采取正当手续,达到取消不平等条约的目的。上任伊始,他面对的第一件事即奉蒋之命着手“宁案”的谈判和处理事宜,并提出六条交涉意见。同时,对日本出兵山东提出强烈抗议。12月29日,在各方矛盾冲突下,伍朝枢请辞本兼各职。

 

胡汉民、伍朝枢、孙科在轮船上

胡汉民、伍朝枢、孙科在轮船上

 

同时,作为国民党内地位逐渐上升的大员,伍朝枢可以算是“粤系”的一员健将。其外交生涯的起伏多受制于宁粤关系的变化。1928年1月,蒋介石重掌实权,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伍朝枢与粤籍胡汉民、孙科等下野出洋。在远游途中,他依然演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在美期间,还特于纽约《外交杂志》发表《中国的外交政策》一文。1929年以后,分别被任为驻美公使、出席国际联盟会议代表等。1931年,在宁粤对抗中他力挺后者,先后被任为粤省主席,且被推为外长、司法院长、琼崖特区长官等,但这时的他仅对琼崖乡村建设感兴趣,只可惜左右掣肘,步履维艰,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期,而其转型是“以外交体制的演进为先导,以追求国家主权平等、废除列强在华特权、树立国家外交新形象为路径,以融入国际大家庭为旨归”。揆诸伍氏在民国外交上的主要贡献:参与制定对外方针政策、健全外交部内制、力主废除不平等条约、抵抗外侮、保护华侨、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等方面。”他不愧为近代中国外交界的典范。1934年1月2日下午一时,伍朝枢在香港突发脑贫血急症病逝于兴汉道私邸,时年47岁。他病殁之时,正值中国多事之秋,他本可运用自己的学识才华,在挽救国难的努力中大显身手,但他的生命却过早地画上了句号。邹鲁在挽伍词中说:“廿年历中外,遍尝险阻,折冲樽俎济时心。”

 

参考文献:

1.张金超:《伍朝枢与民国外交》(附录:伍朝枢生平大事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

2.《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544页。

3.朱绍杰:《民国外交家伍朝枢》,《小康》2015年1月11日。

 

栏目简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海峡飞虹中文网携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特别策划推出《声音档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我们梳理中山先生亲历的历史事件,为您讲述民国的史事与人物,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