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Observe

寒冬里的一丝暖风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以下简称“双城论坛”)12月1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经济、新发展”。上海市与台北市分别就“建筑可阅读”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为题,分享经验和互动交流,并通过“云端”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寒冬里的一丝暖风

在当前两岸关系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两岸民间交流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双城论坛”如同冬日里的一丝暖风,吹淡了笼罩在台海上空的雾霾。岛内有关人士表示,“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的举办,仿佛是吹向严冬的一丝暖风,虽不能消冰化雪,却让人心生对春暖花开的向往。

 

亲情暖风在不变中更加温馨。两岸同胞的天然亲情,无法改变和割断。城市交流如同两岸同胞的亲情纽带,让同胞之心与家人之情紧紧连接在一起。上海市长龚正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血脉相连、骨肉天亲。”两岸都是中国人,上海—台北一家亲。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双城论坛”每年一次,堪称两岸城市交流的典范。“双城论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提升了两个城市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亲情的延续和强化不会惧怕任何抹黑抹红和阻挡阻拦。亲情暖风不变的初心,一直温暖着两岸同胞。

 

善意暖风在持续中更加重要。台北市长柯文哲在致辞中认为,“双城论坛”是两岸最大城市之间的交流平台,也是维持两岸关系的重要通道。两岸“交流比断流好,对话比对抗好,友善比仇恨好”。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保障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变本加厉勾结外部势力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导致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致使两岸交流往来困难重重。但是,两岸求和平、要交流依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双城论坛”就是善意的暖风,化解隔阂疑虑,降低误解误判,累积善意亲情。上海市借鉴台北市健康城市、1999市民当家热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快速补办身份证件等有益做法,提升了民生、环保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台北市也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获得启发,筹建了台北大数据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暖风在风雨中更加坚定。“双城论坛”自2010年开始举办以来,深入探讨和交流城市发展经验,巩固和拓展各个领域的合作,成为重要的机制化交流平台,累计签订了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涵盖经贸、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经济、民生、市政建设、青少年交流等诸多领域,在提升两地民众获得感、增进两地民众福祉的同时,也让“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植于民众心中。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就曾强调,我们乐见两岸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表示一向赞成两岸交流,期待不只是台北跟上海,岛内其它各个城市也应该赶快恢复与大陆城市的交流,多一些对话少一些冲突,多一些正向少一些恶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认为,此届“双城论坛”的举行给两岸融合发展增添了一线曙光。

 

两岸之间和平稳定、交流合作、繁荣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真心祝愿“双城论坛”吹起的这一丝暖风在促进两岸城市共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作者:贾永辉)

 

 

总台海峡时评丨增进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方

2021-12-02

以“新经济、新发展”为主题的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12月1日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在目前台海局势日益紧张严峻的情况下,沪台“双城论坛”依然举办,充分反映求和平、共发展仍是两岸社会主流民意,而增进交流合作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方。

 

总台海峡时评丨增进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方

 

被誉为“两岸城市交流典范”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始于2010年,之前已连续举办11年。多年来,上海与台北两市通过城市论坛深入探讨和交流城市发展经验,巩固和拓展各个领域的合作,迄今已签订36项交流合作备忘录,涉及教育、文化、体育、经济民生、市政建设诸多领域。上海借鉴台北市民当家热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快速补办身份证件等有益做法,提升了民生、环保等方面管理水平;台北从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获得启发,筹建了台北大数据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对话交流能够为两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切实增进两岸民众福祉。

 

今年的“双城论坛”尤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为当前冰封的两岸关系带来了一份向好的善意,犹如寒冬里的一股暖流,虽不能立即打破民进党当局挑起的两岸对立局面,但为缓和两岸关系提供了正能量。近段时间,民进党当局为一己政治私利,在岛内不断操弄“反中”“仇中”民粹,大肆阻断两岸交流交往,加剧了两岸紧张局势。上海、台北在这一不利背景下,坚持把论坛办下去,体现了两个城市的担当,为探索未来两岸交流的形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给支持和平、期待稳定的两岸老百姓带来更大希望。

 

大陆一如既往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创造有利条件,支持推动两岸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近日强调的,“我们乐见两岸进一步深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希望两岸同胞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扩大交流、减少误解,释放善意、化解敌意,共同增强两岸同胞的亲情福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

 

总台海峡时评丨增进交流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方

展开全文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举行

2021-12-02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1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陈通、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作主题演讲。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举行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12月1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两市通过“云端”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主办方提供)

 

龚正说,“双城论坛”是两岸城市交流的响亮品牌,以“新经济 新发展”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寄托了两市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台北有许多值得上海学习借鉴的先进理念,我们期待与台北分享经验、加强合作。“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血脉相连、骨肉天亲。”我们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台胞台企在沪发展,为台胞在上海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为台企来沪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环境。期待两地携手努力,共谱双城合作新篇章,同创美好生活新未来。

 

柯文哲说,“双城论坛”是两岸最大城市之间的交流平台,也是维持两岸关系的重要通道。通过“双城论坛”,两市彼此学习、互相借鉴,两岸持续交流、积累善意、促进互信。两岸经济往来密切,两岸关系“交流比断流好,对话比对抗好,友善比仇恨好”。希望基于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推动两岸交流。展望未来,希望继续为两岸人民和平相处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而努力,共同促成两岸有意义的对话,共同稳定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

 

上海市与台北市分别就“建筑可阅读”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经验进行分享和交流互动,并通过“云端”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论坛开幕前,两市领导还通过视频进行了交流,共同表示期待在疫情之后增进交往,开展面对面交流。

 

自2010年以来,“双城论坛”由两市轮流举办,已成为重要的机制化交流平台,累计已签订39项交流合作备忘录。新华社上海12月1日电(记者潘清、王婧媛)

展开全文

谋“独”挑衅损害台湾民众利益福祉

2021-12-02

近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其有关言论和行为,给台湾民众造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这种负担的表现,首先是安全感的缺失。蔡英文破坏两岸关系,不断勾连外部势力,使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张,台湾民众的安全感越来越缺乏,焦虑感越来越强烈。

 

安全感缺失不仅影响岛内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台湾经济的长远发展。近期,国际媒体对两岸关系的关注明显升温,在谈到台海局势时,经常会使用“紧张”“危险”等词。岛外工商界人士看到这样的报道,谁还敢到台湾投资?根据台湾经济部门统计,今年1至9月,台湾接收到的岛外投资大幅减少。衰退的重要原因,就是民进党当局不断破坏两岸关系,使得台海局势复杂严峻。投资减少直接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岛内青年人找工作越来越难。蔡英文在选举中口口声声要“点亮台湾”,现实情况却是,台湾年轻人对未来发展的希望没有被点亮,反而变得越来越暗淡。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已经成了台湾年轻人成长和发展的严重障碍。

 

民进党当局还热衷与外国反华政客勾搭唱和,进行谋“独”挑衅。民进党当局利用这些反华政客发表的荒谬言论,通过绿色媒体大肆进行炒作。然而,民进党当局不敢告诉台湾民众的是,这些反华政客在他们的国家并不受欢迎。今年以来,日本防卫副大臣中山泰秀多次发表涉台错误言论,随后在2021年10月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遭到惨败。2014年当选的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贾德纳,在其任内提出臭名昭著的“台北法案”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并在2017年至2019年间三次窜访台湾与蔡英文会面。贾德纳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向“台独”分子发出了错误信号。在2020年11月的美国参议院选举中,贾德纳也遭到惨败。

 

2021年的台湾,缺水、缺电让民众生活受到了巨大影响。民进党当局在“莱猪”进口、疫情防控、疫苗采购上种种荒腔走板的行为,让岛内民众苦不堪言。不少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意度在持续攀升。有评论认为,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企图转移台湾社会矛盾焦点。

 

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希望广大台湾同胞深切体会到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利益福祉系于民族复兴,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在推进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增进自身利益福祉。(作者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于 强

展开全文

“台胞台企在祖国大陆热土上大有可为”——第24届京台科技论坛聚焦发展新机遇

2021-12-01

“台胞台企在祖国大陆热土上大有可为”——第24届京台科技论坛聚焦发展新机遇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我们密不可分,休戚与共,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京台合作必将取得更多的成果,为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24届京台科技论坛峰会近日在北京、台北两地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开幕式上的致辞赢得两岸嘉宾阵阵掌声。

 

本届论坛以“合作推动新发展、携手构建新格局”为主题,聚焦两岸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两岸相关部门、产业协会、知名企业代表和科技界人士深入交流、共话发展。

 

大陆发展有目共睹

 

“祖国大陆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进展,创新指数持续提升,大循环、双循环更加畅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指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形势,大陆方面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张平代表理事长郭金龙致辞表示,当前,大陆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更加稳固,大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实现了更高层次、更大领域的开放。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认为,大陆近年来注重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他期待两岸企业家能够积极探讨,挖掘新商机,共创新机遇。

 

京台合作硕果累累

 

北京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近日已开市。京台经济、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硕果累累,前景广阔。

 

陈吉宁表示,京台科技论坛是两岸企业界共同培育和打造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是海峡两岸深化合作、促进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品牌活动。20多年来,两岸企业界把握机遇、开拓前行,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注册台资企业超过3200家,在京投资总额超过70亿元,同时一批北京科技企业赴台投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京台两地远隔千里,但根属同源、血脉相亲。2019年京台科技论坛期间,京台产业园揭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30多亿元,投资强度超过每公顷2亿元,在谈台企近30余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在专题演讲中说,下一步,京台产业园将着力打造生态科创区,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台湾企业家朋友们和高端创业人才来经开区创业发展。

 

两岸携手共赢未来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两岸贸易额2663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台胞来大陆投资持续增长,在大陆台企健康成长,更多台胞来大陆学习实习、工作生活。与会的两岸嘉宾表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共赢未来。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名誉理事长萧万长表示,近年来大陆提出很多因应新时代环境的新发展战略,有关两岸可以进行合作的新议题也随之不断涌现。“希望论坛未来可以扩大探讨发展数字产业、扩大内需市场、加强节能减碳等议题,引导两岸产业合作新方向,增添产业融合新动能。”

 

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理事长、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认为,大陆“十四五”规划纲要蕴含了消费、科技、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升级商机,这些升级商机都有台商参与的空间。“两岸企业在经营策略上,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内销渠道。台商应该进行产业转型与重新定位,重视商业模式的改革,用好区块链、5G、AI技术等科技成果,提升竞争力。”

 

刘结一表示,近年来,大陆不断完善惠及台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将继续协助解决台企遇到的实际困难。这些都为台胞台企来大陆更好发展、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提供了巨大新机遇、新空间,广大台胞台企在祖国大陆热土上大有可为。

 

记者 柴逸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