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悠久三湘历史文明——湖南省博物馆参观记

编辑: 母曼晔|时间: 2018-11-02 16:43:08|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湖南省博物馆。(母曼晔 摄)
    湖南省博物馆。(母曼晔 摄)
  •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馆的古代哺乳动物化石。(母曼晔 摄)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馆的古代哺乳动物化石。(母曼晔 摄)
  • 商代时期古青铜器。(母曼晔 摄)
    商代时期古青铜器。(母曼晔 摄)
  • 南朝时期的蛙纹铜鼓。蛙纹铜鼓体型较高大,分为胸、腰、足三个部分。六朝时期,湖南境内各族群文化特质进一步强化,铜鼓是中国西南地区部分族群的青铜重器。(母曼晔 摄)
    南朝时期的蛙纹铜鼓。蛙纹铜鼓体型较高大,分为胸、腰、足三个部分。六朝时期,湖南境内各族群文化特质进一步强化,铜鼓是中国西南地区部分族群的青铜重器。(母曼晔 摄)
  • 先秦时期古青铜生产工具。(母曼晔 摄)
    先秦时期古青铜生产工具。(母曼晔 摄)
  • 铜猪尊,这是商代的古酒器。猪作站立状,两眼圆睁,两耳招风,长嘴上翘,犬齿尖长,是一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其四肢刚健,腰背有一椭圆形孔,有盖,上有一立鸟作捉手,里面可以盛满酒水。(母曼晔 摄)
    铜猪尊,这是商代的古酒器。猪作站立状,两眼圆睁,两耳招风,长嘴上翘,犬齿尖长,是一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其四肢刚健,腰背有一椭圆形孔,有盖,上有一立鸟作捉手,里面可以盛满酒水。(母曼晔 摄)
  • “皿而全”铜方罍,这是商周时期的酒器代表。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被誉为“方罍之王”,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完罍归湘。(母曼晔 摄)
    “皿而全”铜方罍,这是商周时期的酒器代表。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庄重高峻,被誉为“方罍之王”,是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器于1919年出土于桃源,器身曾流失海外近百年,2014年洽购回国入藏湖南省博物馆,得以盖身合一,完罍归湘。(母曼晔 摄)
  • 人面纹铜方鼎。鼎是中国古代礼器的核心,其数量多少代表使用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此鼎长方形,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这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以人面为饰的铜鼎。腹内有“大禾”二字的铭文是商代青铜器的族徽。(母曼晔 摄)
    人面纹铜方鼎。鼎是中国古代礼器的核心,其数量多少代表使用者不同的身份地位。此鼎长方形,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这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以人面为饰的铜鼎。腹内有“大禾”二字的铭文是商代青铜器的族徽。(母曼晔 摄)
  • 铜铙和铜镈。这是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大铙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固定,植甬而立,甬部朝下,口朝上,这也是其与其他合瓦状青铜打击乐器的不同之处。镈的基本形态为平口,腔体呈扁椭圆形,两侧有扉棱,顶部有用以悬挂的纽。(母曼晔 摄)
    铜铙和铜镈。这是商周时期的打击乐器,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大铙在实际使用中必须固定,植甬而立,甬部朝下,口朝上,这也是其与其他合瓦状青铜打击乐器的不同之处。镈的基本形态为平口,腔体呈扁椭圆形,两侧有扉棱,顶部有用以悬挂的纽。(母曼晔 摄)
  • 西晋出行仪仗俑。西晋俑仍以陶质为主。湖南长沙西晋墓,除陶俑外还有青瓷俑,有数量较多的出行仪仗俑,包括盛大的骑马鼓吹乐队、甲骑具装、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还有持盾或背有箭菔的士兵,以及鞍马、骆驼、驴、牛车等模型。(母曼晔 摄)
    西晋出行仪仗俑。西晋俑仍以陶质为主。湖南长沙西晋墓,除陶俑外还有青瓷俑,有数量较多的出行仪仗俑,包括盛大的骑马鼓吹乐队、甲骑具装、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还有持盾或背有箭菔的士兵,以及鞍马、骆驼、驴、牛车等模型。(母曼晔 摄)
  • “马王堆汉墓”陈列馆一角。(母曼晔 摄)
    “马王堆汉墓”陈列馆一角。(母曼晔 摄)
  • 彩绘奏乐木俑和彩绘着衣歌舞木俑。辛追墓出土。应为轪侯夫人的贴身婢女,着衣已残。因其地位较高,在制作和包装上都很讲究。木俑身着纹锦镶边的绣花长袍,墨绘眉目,朱绘双唇,面目清丽姣好,神态娴静,身材修长,比例匀称,雕刻工致。(母曼晔 摄)
    彩绘奏乐木俑和彩绘着衣歌舞木俑。辛追墓出土。应为轪侯夫人的贴身婢女,着衣已残。因其地位较高,在制作和包装上都很讲究。木俑身着纹锦镶边的绣花长袍,墨绘眉目,朱绘双唇,面目清丽姣好,神态娴静,身材修长,比例匀称,雕刻工致。(母曼晔 摄)
  • 彩绘漆案。马王堆出土。黑漆地上用红、灰绿二色漆绘云纹或几何云纹,外底黑漆地上用朱漆书“轪侯家”三字。光亮如新的漆器,器型大小兼备,装饰推陈出新,纹饰清秀华美,代表了西汉前期髹漆工艺的最高水平。(母曼晔 摄)
    彩绘漆案。马王堆出土。黑漆地上用红、灰绿二色漆绘云纹或几何云纹,外底黑漆地上用朱漆书“轪侯家”三字。光亮如新的漆器,器型大小兼备,装饰推陈出新,纹饰清秀华美,代表了西汉前期髹漆工艺的最高水平。(母曼晔 摄)
  • 素纱单衣。辛追墓出土。右衽(rèn,衣襟)、直裾(jū,衣服的前襟),重49克。汉代人描述其薄如蝉翼,“轻若云雾”。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穿在锦绣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产生朦胧美感;也有学者认为其当时是作为内衣穿着。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母曼晔 摄)
    素纱单衣。辛追墓出土。右衽(rèn,衣襟)、直裾(jū,衣服的前襟),重49克。汉代人描述其薄如蝉翼,“轻若云雾”。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穿在锦绣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产生朦胧美感;也有学者认为其当时是作为内衣穿着。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之作,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母曼晔 摄)
  • 湖南省博物馆首次以1:1的比例复原了辛追墓,近17米深的“墓坑”从三楼一直深入底层。(母曼晔 摄)
    湖南省博物馆首次以1:1的比例复原了辛追墓,近17米深的“墓坑”从三楼一直深入底层。(母曼晔 摄)
  • 辛追墓外椁。原置于墓坑底部的三根方形枕木上,有盖板两层、顶板一层和底板两层,模仿生前居室的椁室,由棺室与四个边厢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棺室内有四层套棺。整椁由杉木斫成,采用扣接、套榫与栓钉结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母曼晔 摄)
    辛追墓外椁。原置于墓坑底部的三根方形枕木上,有盖板两层、顶板一层和底板两层,模仿生前居室的椁室,由棺室与四个边厢组成,形状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棺室内有四层套棺。整椁由杉木斫成,采用扣接、套榫与栓钉结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母曼晔 摄)

中央广电总台海峡飞虹报道(记者 母曼晔 何婧)近日,第十四届湘台会举办期间,两岸与会嘉宾和记者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是湖南省最大的、主要反映湖南区域文明的大型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此馆现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湖南省博物馆设立了“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等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