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设编辑部 宋代广州也有“报纸”粉丝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4805cf3f2367d8_size200_w400_h484

 

官员宴饮的时候,经常会聊一聊朝报上的消息。网络资料图

 

人声鼎沸的茶楼,人们一边享受着“一盅两件”的美味,一边慢悠悠地看着报纸,度过一个闲适的早晨,是让无数报人心存温暖的城市记忆。不过,若我告诉你,早在近一千年前的广州城里,街上已有卖报的档口,坊间也出现了忠实的“报粉”,你是不是会有几许惊讶?

 

官 办 报 纸

 

皇宫内设编辑部 千里驿送到岭南

 

看到这个标题,读者也许会惊讶地问:“宋代广州就已经有了报纸?那可是近一千年前的事哎,你不是在夸大其词吧?”其实,近一千年的广州城,既有官办报纸,也有民办小报,这是许多报业史学家的共识,并非我的一家之言,更没有夸张的意思。

 

驿站兵丁 火速传送

 

先讲宋代的官办报纸,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其“编辑部”不在别的地方,恰恰在皇宫内,这待遇够高吧?官办报纸的“编辑”个个都是官员,那时叫做进奏官,负责向地方各州通报朝廷的各种动态。其实,宋代初年,进奏官是由各州派驻京城的,各自有办公地点,进奏官负责向皇帝进呈地方大员的奏章,又把皇帝的批复以及朝廷的各种动态定时编写成文,通过驿站送回地方,按官员级别发行传阅。这份文件被称作“进奏院朝报”,也称为“朝报”或“邸报”,被一些新闻史学家称为现代报纸的古代祖先。

 

后来,宋太宗觉得一百多个进奏官,分散在京城各处,不好管理,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在皇宫大内一侧为他们提供办公地点,称为“都进奏院”。进奏官们在皇宫内辛勤办公,定期编辑“朝报”,通过驿站邮寄发行。谁升了官,谁被罢免了,皇帝接见了谁,出席了什么庆典,下了什么诏书,边疆军情如何,哪里发生了水灾、旱灾或瘟疫……种种牵动人心的,都能在朝报上看到。广州地处南疆,是历任士大夫眼里的蛮荒之地,消息相对闭塞,一份份通过驿站“飞”送过来的朝报,是地方大员翘首盼望的珍贵信息来源。每一期朝报从开封府“启程”,通过驿站传送,按照朝廷关于普通文书最慢每天也要100多公里的规定,大概不到20天就到了,然后再按照官员级别发行传阅。

 

按照一些地方笔记的记载,只要朝报一到,各级地方大员哪怕正在吃饭,也会急急拿过报纸,从头到尾,细细阅读;看到好消息,喜不自胜,看到坏消息,则长吁短叹,甚至痛心疾首,伏案痛哭乃至痛骂不已的。一份份定期从京城远道而来的朝报,就这样影响着知府、知县以及其他大小官员的心情。

 

远道而来 一纸千金

 

一份定期发行的朝报,动辄牵动地方大员的心。那它具体是如何编辑的呢?咱们举个例子来说明。1052年(宋仁宗皇佑四年)中,叛军首领侬智高兵临广州,地方官的一份份文报通过驿站兵丁“飞”到京城,这些文报先送给主管奏报广州府事务的进奏官,然后由进奏官通过一定的程序奏报门下省,门下省的官员再呈报给皇帝,皇帝批阅、给出意见后,下发给门下省,门下省根据皇帝的批复写出定稿,下发给进奏官。进奏官细心抄写后,再通过驿站兵丁,一站站递送到广州。

 

如此看来,这一份在皇宫内编辑,并发行各地的朝报,其实质是一份“中央政府公报”,但它已经形成了编辑、审稿、发布、抄写、下发的完整链条,故而报业史学家把它称为现代报纸的祖先,也绝非空穴来风;而在偏远的广州,它就更加弥足珍贵,说是“一纸千金”也不为过。

 

街 头 报 纸

 

线人打探消息 雕版印刷发行

 

宋朝的广州府,官办报纸只有一份朝报,别无分店,且朝报只限于有资格的官员传阅,普通老百姓压根就看不到。可是,一来朝报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不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消息的及时发布,要知道,地方官员都伸着脖子等着看各种动态呢;二来,宋代广州是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都会,官员固然要了解时事动态,中外商人也特别需要了解各种信息。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商人,计划北上扬州或杭州贩卖一批珍贵的香料,临行前是不是想知道那里时局稳不稳,有没有发生水灾、旱灾?如果两眼一抹黑,到了那里才发现当地正乱得一塌糊涂,产品根本没销路,那就哭都来不及啦。

 

商业发达 信息值钱

 

所谓有需要就有市场,越是商业发达的地方,信息就越值钱。宋代的广州城商业发达,朝廷动态、官员变更、皇帝诏书、灾情兵变……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拿来卖钱。只要是能赚钱的事,就有人去做。于是,宋代小报就在广州城里粉墨登场了。

 

宋代小报的第一个催生婆就是各地派驻京城的进奏官。前文说了,官方发行的中央政府公报是要经过层层审核把关的,新闻时效性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广州城里的地方大员如果着急,就会托进奏官私下打探消息,当然,托人办事,总要“意思意思”。不过,那时别说没有互联网,连邮局都没有,进奏官受托打探到消息后,路迢迢,水长长,怎么传递回来呢?

 

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那时,普通老百姓要想给外出经商或“打工”的家人写信,只能打听一下街坊四邻有没有人也去往同样的地方,托他顺便捎上,此外没有别的办法,但官员的待遇就不同了,朝廷顾念官员在外不易,允许他们的家信可以通过驿站传递,于是,进奏官就把私下写成的“消息稿”伪装成书信的形式,通过驿站兵丁的传递,一程程送到岭南。到了南宋时期,这样的做法成了“公开的秘密”,很多时候,官方的报纸还没上路呢,重要的消息早就在地方传开了。

 

地方大员想早一点了解时事动态,可以私下请托进奏官;商人想了解时事动态,又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找“线人”呀。咱们以前说过,宋代的商人做生意,没人能离开行会,行会的首脑又与大大小小的官员有许多交道,找几个“线人”打探一下,不是什么难事。官员私下知道的消息,打探起来相对困难,但官方报纸上的消息,要打探就容易多了,当然,“意思意思”的代价,就要视打探的难度而定了。

 

打探消息要支付代价,打探来的消息,不仅对自己有用,也对别人有用,凡是有用的东西就值钱,那干吗不用它赚点钱,把打探的成本收回来呢?再说,线人也有自己的圈子,圈子里的人想挣点钱,于是,现代“报人”的先驱就应运而生了,他们把打探来的消息集合在一起,套用“朝报”的形式,直接编成了一张张报纸,这些报纸从采访(打探消息)、编写到发行,全都是由民间力量完成的,故而被历史学界认为是民间报纸的先驱。不过,“小报”二字是后人的称呼,当时,它就挂着“朝报”这个响亮的名头,只不过是“山寨版”的而已。虽说有一点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作为一种销售策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吧?

 

雕版印刷 批量发行

 

一开始,由于流传范围有限,广州城里流传的小报还会手抄的,后来,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手抄已经不能跟上形势了,宋代的“报业先驱”们进行了一场技术革新——采用雕版印刷技术,批量印刷发行。

 

如果我们穿越回南宋时期的广州城,在街上遇见热情的报贩,或者边喝茶边看报的人,一点也不要惊讶。这种现象虽然还不算主流,但也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报业传统如此悠远,这一点,足以令我们这些新闻人自豪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注:本文参考了《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