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热议港股“同股不同权”:调整姿态拥抱新经济

“当前不少投行机构把原来不接的单子,又重新翻出来看了”、“有些排队的项目考虑撤回申请,转战香港市场”。随着香港交易所新订的《上市规则》条文生效,上市机制改革靴子落地。有业内人士表示,香港市场正在调整姿态拥抱新经济,港股迎来了新的时代。

 

香港交易所在《上市规则》新增三个章节并对现行条文进行修订,包括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为寻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上市渠道等。

 

新的上市制度4月30日正式生效,随后小米等“同股不同权”公司开始赴港上市……

 

谈及改革对市场的影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尊嘉证券COO周腾感触颇深。在他看来,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改革不断深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并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特别是推出新的上市制度,迎接创新及生物科技产业公司,这是“不容易的决定”,市场将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富有活力。

 

根据尊嘉证券统计,目前香港市场按照港交所行业划分,金融及地产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占总市值的50.8%,代表新经济的TMT行业上市公司仅占13.3%。过去10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仅占总市值的3%,而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分别是60%、47%及14%。

 

在周腾看来,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有所失衡、市场氛围暮气沉沉,引进新生态是此次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产业的空心化,让金融服务业和地产行业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占了很大比重,其余的传统制造业、航运等行业相对零碎。而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生物医药、TMT(科技、媒体、电信)等产业,在香港市场的占比很低。”

 

从当初拒绝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到如今把“同股不同权”写入上市制度,可谓打破“藩篱”,四年磨一剑。

 

香港交易所网站用“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新的时代”,来表述对新上市制度的态度。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直言,“今天不做什么时候做,我们不做谁做,不在香港做在哪里做?身处伟大的时代要敢于梦想,才有伟大的目光。”

 

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港交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凝聚市场共识、以理服人。对规则的改变需要极其严肃,值得多花些时间,坚持程序正义、市场公平和投资者保护原则,要经得起时间考验。“GDP仅有2万多亿港元的香港,拥有一个近35万亿港元总市值的资本市场,保障市场的高效稳定运行,意味着要不断调整支点”。

 

记者梳理发现,随着腾讯、美图等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在香港市场逐渐出现了“互联网保险第一股”众安在线、“网络文学第一股”阅文集团、“汽车新零售第一股”易鑫集团等多个“第一”,不断刷新着市场对新经济的认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市场动向最敏感的是从业机构。周腾表示,从2017年提案之初,市场就进入了密集的新股发行期。自去年到现在,经过网上预披露还没上市的公司,有40余家;改革意见一经提出,香港交易所(00388)的股票价格有了明显涨幅,业界对其行情仍有预期;投行团队也把原来不接的单子,又重新翻出来看了;更有一些公司考虑从排队待审批的项目中撤回材料,考虑赴港上市。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同股不同权’能够保护创业者的权益,提高其在公司经营过程的话语权。但也要注重对普通投资者权益的保障,这就需要充分信息披露,让投资者通过市场行为自主选择。”针对企业如何选择上市区域,周腾认为,除了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考量外,还与投资机构有关。如果投资方中有较大比例海外机构,则会更多考量海外市场的金融服务支持。(人民网北京电 记者李彤)